斯文·赫定生日

冯玉雷 玉华帛彩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斯文·赫定生日,特转发此文。斯氏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在中亚探险中度过。他说自己嫁给了中亚,因此,我在长篇小说《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中特意安排一场浪漫婚礼,把美女楼兰嫁作他的新娘。</p><p class="ql-block"> 斯文·赫定同左翼作家刘半农交往甚密。刘半农向斯文·赫定推荐鲁迅的作品。斯文·赫定觉得鲁迅的小说确有独到之处,很是喜欢。于是他让刘半农向鲁迅探询,是否愿意参加诺贝尔奖,他很乐意做鲁迅的提名人。这并非玩笑,斯文·赫定有相当的资格,他不仅是瑞典皇家学院的成员,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据刘半农回忆,鲁迅的回答很冷静和节制。鲁迅认为自己没资格参加诺奖,世界上比他写得好的作家多的是。鲁迅还举了个例子,说他正在观看的一本《小约翰》中译本,作者的水平就远高于自己。</p><p class="ql-block">斯文·赫定同林语堂,梁实秋等人也均有交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27日,当斯文·赫定率领的“西北科学考察团”部分成员结束新疆考察活动,乘坐“大道吉”,从西向东穿越河西走廊、翻越乌鞘岭前往兰州时,他选择了走水路:从西固区河口渡河到达兰州城。或许因为在寒冬中赶路,或许是归国心切,这位把青春献给中亚、新疆考察的老哥哥竟然在《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中对河口古镇只字不提。推想其因,大概是,从西边来,即将到兰州;从东边出来,刚刚离开兰州,都没有理由驻足。时过快一个世纪,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p><p class="ql-block">那天考察,河口古镇古韵悠悠,安静如同壮阔雄美却又不动声色涌动的黄河。中午用餐时,恰在河边的木楼上,远眺黄河出昆仑群山,从青石津滚滚滚而来,河面愈来愈愈宽;近观左公柳上的鹊巢兀自独立,如同张仃的焦墨速写,格调古远。这种情景,让人很容易放松,煮老茶,喝黑啤,有意无意闲聊,打盹,发呆,看佛经,听古曲,真是难得的亨受!</p><p class="ql-block">斯文·赫定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位探险家、作家,曾在他的文字中徜徉多年。虽然在1935年元月没有为河口留下只言片字,但根据我对他的理解,他一定驻足河边,凝望许久,沉思许久。说不定,他还抽了一锅地地道道的老旱烟呢。</p><p class="ql-block">早年,从河口镇咸水村到黄河中间夹滩岛的缆绳摆渡船,船上一根绳索套在河岸两边上空固定的缆绳上,船公只需掌舵,无需施力,渡船便借助河水的冲击力自然向河对岸驶去,村民们多年来凭它在岸边与河心岛间往返劳作,借此渡河很是有趣!</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在黄河边散步时,张老师感叹说,才十多年,城市很多记忆就在飞速发展中被抹去了。理科生开始关注人文,很好。我们搞人文研究、创作,就是努力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唤醒或留住人们心灵深处的美好记忆。河口是中原文化的最后一个驿站,前人认为,从这里过黄河后才真正逐渐进入文化风习迥异的“西部”,民俗博物馆已经陈列了很多文物和图片,非常丰富,以后再激活文物内涵和历史文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例如,在中外关系史中起到过举足轻重作用的斯文·赫定于1935年1月27日从河口渡口到兰州,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1927年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联合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进入收尾阶段,很多介绍斯氏及考察团的文章中都没谈到这点,因此,我们需要唤醒这种记忆,并且赋予新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在克里雅河边。斯氏曾顺流而下考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