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发现了一款App,它可以根据机主设定的条件,统计分析机主在社交平台上互动的状况。我用这个App测试了我的微信,结果让人感触良多。</p><p class="ql-block"> 我在App里输入我的微信号后,显示有4个微信好友把我删除了,其中3个把我从通讯录好友里删除(一个大学同学,一个过去单位的同事,一个异性朋友),一个把我拉入了黑名单(过去关系非常要好,甚至要好到可以穿一条裤子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我自忖,我平时待人谦和有加,在哪里把人得罪得这么狠啊?竟然把我从微信好友里删除,甚至拉进黑名单里了。不过别人删我,自有删的道理,我不是人民币,人人都得喜欢我,删我也是别人的自由,这个我得认了(用这个App查后,实在忍不住,我还是打电话问了删我的那个大学同学,原来他把我从微信好友里删除另有隐情,我充分理解了)。</p><p class="ql-block"> 然后我分别设定了以下一些条件,这个App立即给出了回复。我一一罗列于后:</p><p class="ql-block"> 先来看看微信对话框的情况:我给微信好友发信息,对方未回复一次以上的4人,对方未回复两次以上的3人。</p><p class="ql-block"> 网上有这么一段话,形容人们之间的一种社交关系:一次不回我消息,我当你在忙;两次不回我消息,我当你没电;三次不回我消息,我当你不在;四次不回我消息,我当你消失了。而现实情况是,不是我当别人消失了,而是压根别人无视我的消息啊。这几个好友过去都跟我有很好的关系,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有些人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估计我已经不在对方的社交圈里了,对我的对话选择了无视。有来无往非礼也,既然别人已经“非礼”我了,所以当App弹出一个对话框:“是否将上述微信好友从通讯录里删除”的时候,我选择了删除!</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用App来扫描我的通讯录,我设定了几个时间节点来了解我与好友的互动情况,得到了如下的结果:自从加好友以来“从来没有对话”的48人,“一年以上没有对话”的几乎占了通讯录好友的四分之三,“两年以上没有对话”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108个人,</span>“三年以上没有对话”的74人。</p><p class="ql-block"> 我不敢再把对话时间往短处设定,如果设定半年或者三个月未互动的对象,估计一大片微信通讯录朋友得死翘翘了。</p><p class="ql-block"> 既然这个App声称帮人下决心“断舍离”,我把三年以上从未有过互动的人从微信好友里“一键删除”了。这些人中虽然有些人过去在工作或生活中有良好的互动关系,但三年以上都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说明这些人只是我人生道路上不同时期的匆匆过客——朋友是对的,不对的是时间。事过境迁,“断舍离”算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再来看看微信朋友圈的情况。App显示从来不发朋友圈的共有408人,把我设定为“只聊天的朋友”的15个人,显示“不让我看他的朋友圈”的14人,显示“不看我的朋友圈”的18人。</p><p class="ql-block"> 在朋友圈里一年以上无互动的占了通讯录的绝大多数,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微信好友一年内在朋友圈曾经有过互动。显示我的绝大多数微信好友不看我在朋友圈发的内容,或者虽然看我的朋友圈,但从来不点赞也不评论——每个人都很忙,不要指望别人会像自己关心自己那样关心你。每个人在别人心目中都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p><p class="ql-block"> 继续来看微信朋友圈的情况:在朋友圈两年以上无互动的大约占了五分之四;从来无互动的约占了四分之三;在朋友圈里虽然有互动,但只有我给别人点赞或评论,对方从不给我点赞或者评论的19人。</p><p class="ql-block"> 这个App还有一个很智能的功能,就是能判定是否在微信里说事。它断定“不说事就不说话,一说话就说事”的有10人。</p><p class="ql-block"> 下面来看下微信群。我设定“半年以上没有一个人说话的群”,显示有3个,这么长时间一个群里都没有任何人吱声,肯定是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的僵尸群,果断删除。</p><p class="ql-block"> 我用这个App扫描了我已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或“订阅号”,设定半年以上未打开过的显示有7个。说明当年我关注过,现在兴趣点转移了,也果断删除。</p><p class="ql-block"> 除微信外,这个App还能测试腾讯QQ的使用情况,但我觉得QQ就不用再测试了,如果测了,结果没有最惨,只有更惨,我估计就连QQ本身都得一并删除了。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