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海南后的旅行(六)

何立明

<p class="ql-block">  2016年4月24日,告别了太原这座历史悠久,曾经出过皇帝的古老城市,前往大同,开始了我离开海南后的最后一站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  山西北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主要地区,大同位居内外长城之间,是汉民族与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活动交往的重要场所。公元1世纪末,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原居内蒙古额尔古纳河畔、大兴安岭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自东向西南迁徙并日渐强大。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建立了 北魏王朝的道武帝拓跋珪将国都自内蒙古盛乐(今和林格尔境内)迁到平城(今大同)。</p><p class="ql-block"> 由于拓跋王朝经济文 化十分落后,他们入主平城之后,为了解决日趋紧张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鲜卑人不得不从汉族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库中寻找出路。北魏王朝共有148年的历史,在大同定都将近100 年。在这近百年的历史当中有6位皇帝和1位南安王主政。为了统治的需要,这6位皇帝大多信奉佛教,致使佛教传入东土之后,在北魏达到隆盛期。这是云冈石窟开凿的政治背景和重要条件。</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p> <p class="ql-block">  到云岗石窟首先是要经过礼佛大道。礼佛大道由东向西有十三对千佛列柱依次列于两侧。神柱高8.73米,系黄沙岩雕刻,由下而上依次为须弥座、力士、白象等。其原型是云岗石窟第9、10窟,第12窟,第14窟的大象、狮子等神物驮承。呈现出平城时期北魏皇宫的恢弘模样。柱体的完美组合,造型高耸、精致亘绝,在两侧浓密的松林掩映下,矗立的神柱气势雄伟、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p> <p class="ql-block">  昙曜,北魏高僧。公元453年,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东巡,路遇由中山(现河北保定境内)赴京的高僧昙曜,虽然并不相识。但御马见之,张嘴衔住其衣角而不前行。帝感其佛法高深,遂命之为“沙门统”,主持全国佛教管理,并主持开凿云冈石窟。高僧昙曜就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昙曜主持开凿于公元460—465年的云冈石窟的一期工程,被后人称昙曜五窟的第16—20窟。这一时期石窟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像大窟”,它是指一座石窟以一尊大佛为主体,突出它的重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大佛象征着北魏的帝王,使人们在参拜大佛的同时,也感到了皇权的威严。在艺术上,主要沿习了古印度的犍陀罗、笈多以及我国凉州石窟等风格。由于五窟结构布局严整、造像气度非凡而成为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  昙曜五窟第十六窟呈椭圆形,顶为穹窿形( 或称草庐形) 窟内主像立于莲花座之上的大立像,高13.5 公尺。高大雄伟、造型英俊,神情威严、身着厚重的毡披,胸前佩结带,大裙齐胸( 颇像今朝鲜族服装)右手上举胸前,左手下垂,拇指与中指相捏,呈说法手印。从造像上可看出一种游牧民族风格,且有一派英武气概。</p> <p class="ql-block">  十七窟主像是菩萨装的交脚弥勒,高15.6米,头戴宝冠,胸佩蛇饰及短璎珞,臂着钏,斜披络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肠长裙,狮子座,具有浓郁的异域情调。</p> <p class="ql-block">  西壁立佛面庞浑圆,造型古朴壮美。</p> <p class="ql-block">  东壁坐佛双肩齐挺,服饰线条流畅,刀法娴熟。</p> <p class="ql-block">  窟内四壁以千佛雕刻为主,雕像清简劲直,纯真朴质,反映了云冈早期造像的艺术特点。</p> <p class="ql-block">  第十八窟主尊佛像是一大立像,高15.5 公尺。造形奇特而优美。佛像昂首挺立,身躯雄壮,气势宏伟。</p> <p class="ql-block">  紧贴在本尊立佛两侧的胁侍是两尊菩萨,头戴莲花纹三珠冠。 整个洞窟的布局造形显得主题突出、层次有序、雕刻精美。从整体看,这一窟是昙耀五窟中最豪华、最讲究的一窟。</p> <p class="ql-block">  第十九窟的窟形是在椭圆平面之外又扩出两个侧耳洞,而耳洞的地平线又高出主窟约三公尺,它的主佛像是昙耀五窟中的第一大像,像高达16.8 公尺,为结砌跃坐像。此像气势凝重,端庄严肃,是五大像中用心、用力最大的一个。对此窟的格局,普遍认为是“三世佛”的布置,以主窟大像为现在世的释迎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  在西壁上有着云冈最为暖心的一组雕刻,那就是“罗睺罗因缘·父子相见”。这是释迦牟尼和他的儿子罗睺罗,高大的释迦牟尼像,其头微微下俯,左手抚爱子罗睺罗尊者的头顶,散发着温馨的慈爱。</p> <p class="ql-block">  在洞外扩出的两耳洞内两佛则一为过去佛,一为未来世的弥勒佛,均为8公尺高的坐像。</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著名的露天大佛。正中主佛释迦坐像,立像是三大佛,高13.7米,胸部以上石质坚硬,保存完好,两肩宽厚,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背光的火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雄浑大气,是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品。推测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十窟坐佛充分反映了北魏佛教造像的宏伟气势,他不仅是云冈石刻中的杰作,即在全国来说,也是佛像艺术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云岗石窟中期阶段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p><p class="ql-block"> (471-494年),是北魏迁洛以前的孝文时期,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集中了全国大约四万优秀人才和能工巧匠,以其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迁都前,皇家经营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历时40余年。</p><p class="ql-block"> 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窟顶多有平棊藻井。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佛像面相丰圆适中,特别是褒衣博带式的佛像盛行,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p><p class="ql-block"> 中期石窟也是积极于改革创新的时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过程。这多种因素的综合,也就产生了所谓富丽堂皇的太和风格,主要特点是汉化趋势发展迅速,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起步并完成。</p> <p class="ql-block">  第1窟俗称“石鼓洞”,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中央方塔上下两层,仿木构屋顶塔檐。塔顶处蛟龙盘绕,须弥山逶迤。</p> <p class="ql-block">  北壁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p> <p class="ql-block"> 东壁下层浮雕“睒子本生”故事。</p> <p class="ql-block">  第二窟因地下有泉水涌出,则有“寒泉洞”的美称。窟内三级方塔居中,塔面上刻出瓦筒、檐椽、斗拱等仿木建筑构件,上层四角镂刻八角柱。</p> <p class="ql-block">  北壁主像为释迦坐佛,风化严重。</p> <p class="ql-block">  第五、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前四层木构楼阁为清初顺治八年(1651)宣大总督佟养量主持修建,因岩结构,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五窟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p> <p class="ql-block">  东西两壁各一立佛,西立佛鼻直眉弯,略显笑意,雍容秀典。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 后世包泥彩绘呈唐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  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p> <p class="ql-block">  第五窟洞口两侧壁画。</p> <p class="ql-block">  第六窟(释迦佛洞)为云岗石窟中心柱窟,被誉为“云冈第一伟观”,是世界雕刻艺术史上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中心塔柱呈四方形。高大的塔柱直通窟项,占据窟内大部分空间。塔高15 米,分上下两层,下层约高10 米,上层约高5 米,比例匀称,上下两层雕饰华丽,内容丰富,间不容隙。窟顶外围雕一周飞天,内设方格,雕三十三诸天仆乘。</p> <p class="ql-block">  中心塔柱四周雕火焰纹,内雕坐佛与飞天,精美华丽。佛直设计巧丽,雕琢精细,造型宏伟,气势辉煌,辉映的整个洞窟富丽堂皇,无与伦比。</p> <p class="ql-block">  这个洞窟是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所凿。这也是一个为鲜卑皇室各代母后祈福的洞窟。</p> <p class="ql-block">  第六窟洞口左侧壁画。</p> <p class="ql-block">  第六窟内右侧的壁画和佛像</p> <p class="ql-block">  第7、8 窟由于洞窟的形制及窟内造像的布局基本相同,所以这两个窟也称为双窟。形制为长方形平面,前后室。前室原依崖面架木构屋顶。前室外各雕塔柱。两窟前室置碑,碑下具龟。两窟前室后部凿有南道相通。</p> <p class="ql-block">  窟内布局;主像位于后室后壁的上下两层龛中,其他三壁分层布龛。</p> <p class="ql-block"> 后室左侧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 后室右侧佛像。</p> <p class="ql-block">  前室,7 窟左壁和8 窟右壁分层分栏浮雕长卷式画面,中有重层楼阁。</p> <p class="ql-block">  窟门西侧雕骑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五头六臂,颜若童子,蜷发喜笑,手中或托举日月、或执弓箭。左下手当胸持斑鸠。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  东侧骑神牛的摩旈首罗天,三头八臂,面型浑圆,两侧小头戴尖顶帽,主臂一手叉腰、一手持谷穗,其余支臂或托日月、或执弓箭,或提如意。多首多臂天神造像造像来源于古印度,原为婆罗门教神祗,该组雕像为云冈石窟所独有,反映了早期佛教杂密兼容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  当你从这30 多幅浮雕画走过时,释迦牟尼那不凡的一生便清晰地呈现在面前。 </p> <p class="ql-block">  第九至十三窟俗称“五华洞”,因后世敷泥施彩绘而异常绚丽。这组洞营造于北魏孝文时代,窟像汉风转浓,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第九窟为阿閦佛洞,开凿年代公元471-494年。分前后两室,后室北壁主像雕释迦,东西两壁各一胁侍菩萨。</p> <p class="ql-block">  前室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烈。窟内四壁分层布龛,造像题材多出自《法华经》。窟顶格状,格内雕团莲及飞天,八夜叉体魄健硕,力举万钧,单手承托横枋。</p> <p class="ql-block">  第十窟为毗卢佛洞,开凿于公元471-494年。后室主像为弥勒菩萨,东西两壁各一胁侍菩萨。</p> <p class="ql-block">  洞内四周雕满了各种佛像。</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一窟为“接引佛洞”,亦凿于公元471—494年。窟内中心塔柱上下两层,样式朴拙简约。正面立佛两侧胁侍菩萨,细颈瘦腰,神态温雅,为辽代补凿。</p> <p class="ql-block">  第十二窟是云冈石窟中著名的音乐窟,也叫佛籁洞,后室布局庄严肃穆而又隆重,前室则充满音乐活力。</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三窟为“文殊菩萨洞”,开凿于公元471—494年。</p><p class="ql-block"> “穹窿窟顶,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高13米,头戴宝冠,颈部戴悬铃项圈及璎珞,胸佩蛇饰,仰首衔珠。</p> <p class="ql-block">  第十四窟分前后室,历经渗水侵蚀,雕像风化剥蚀严重,南壁及部分窟顶旧已坍塌,仅东千佛柱残存。西壁下层方形龛内,左维摩,右文殊,正中一立菩萨右手托钵、左手执莲,表现的是《维摩诘经》中的故事内容。</p> <p class="ql-block">  第三窟则是云冈石窟规模最大的洞窟,史称灵岩寺。窟前立壁高25米,开窟面宽50米,原为大型塔庙窟设计,曾建有木构大阁,今仅存上方一排12个梁孔,说明当年的佛阁为面阔十一开间的巨制。</p> <p class="ql-block">  窟内北壁西部雕西方三圣,主佛阿弥陀佛高10米,倚坐,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p> <p class="ql-block">  两侧为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头戴宝冠,面相圆润,肌肉丰满,冠饰华丽,衣纹流畅,精美庄严。</p> <p class="ql-block">  晚期石窟: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 </p> <p class="ql-block">  这些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第4窟,为塔庙窟,一门两窗。由于工程没有全部完成,洞窟内外地面凹凸不平,石窟整体显得有些零乱。</p><p class="ql-block"> 洞窟平面呈方形,中央雕中心塔柱。窟门上方左右各开一个明窗,拱门和明窗呈倒“品”字型结构。中心塔柱四面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窟内四壁风化严重,南壁有正光年间(520-525)“为亡夫侍中造像记”题铭,约100余字,是云冈石窟目前最晚的北魏造像铭记,现已风化不清。</p> <p class="ql-block">  第15 窟是云冈又一特殊形制的洞窟。它与一般洞窟不同的是,该洞窟规模小而无大像,此窟最大特点是四壁雕满排列有序的干佛。是云冈石窟最为典型的千佛像窟。据1958 年统计:此窟大小造像8900 尊。所以也俗称万佛洞。</p> <p class="ql-block">  第39窟是西部窟区规模最大的洞窟,俗称“塔庙窟”。窟内中央雕刻了一座云冈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阁楼式五层中心塔柱。塔身高6米,宽2.77米,分五层,上雕瓦垅,檐下为一斗三升人字栱,四面每层开五龛,龛内或一佛或二佛并坐或为交脚菩萨像,各龛间雕出有收分的方柱,柱上雕枋。东、西、北三壁满雕千佛,窟顶雕有平棊藻井,内雕阿修罗、飞天、团莲和蛟龙。初步统计,第39窟现存各类佛教人物造像1920余尊。</p><p class="ql-block"> 第39窟属于西部洞窟里的“绝唱”之作,其主题思想紧紧围绕中国化的中心塔柱,从印度阿旃陀原始的覆钵形式佛塔到中国化平面方形的层塔;从兼容中外的式样第1、2窟佛塔到云冈中期洞窟壁面中的一至九级浮雕塔;最后发展到第39窟作为支撑窟顶中央阁楼屋檐式方形塔,完成了塔庙窟的中国化进程。</p> <p class="ql-block">  云岗石窟是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距大同市65公里。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该寺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p> <p class="ql-block">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悬空寺发展了中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p> <p class="ql-block">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4公里处,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中华五岳。自古即为中国北方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和重要的道教发祥地之一,是中华锦绣山河的杰出代表,国家地理重要标志,承载着中化文明符号,孕育出深浓的地域文化和民俗,具有国山地位。</p> <p class="ql-block">  恒山山脉,祖于阴山,发脉于管涔山,东西绵延五百里,锦绣一百零八峰,呈东北走向,叠嶂拔峙,横亘塞上。</p> <p class="ql-block">  恒山是诰封之地,历代 帝 王 祭祀恒山均需在真武庙停步,在大殿里恭敬设供焚香,道人下山在此等候接旨。</p> <p class="ql-block">  2016年4月28日 ,满载着离开海南后,途径四省八市二十个景点,正好20旅行的喜悦和收获 ,离开山西大同,回到了家乡辽宁阜新。</p><p class="ql-block"> 我是2013年4月份正式退休离开工作岗位的 。2017年3月份开始学作美编,到目前为止正好上网发布了60集。其中;国内旅游20集、伦敦印象8集、北京名胜古迹16集、家庭9集、同学聚会5集、战友情缘2集。</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些年来我学作美编的体会有三:</p><p class="ql-block"> 第一、增强记忆力、重新回味所旅游的景点和每一件有趣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第二、对上传美编的图片、视频作品是一个整理、精选、综述的过程,也是提高对自己的作品欣赏和编撰能力的过程,培养兴趣,不断提升作品的美誉度。</p><p class="ql-block"> 第三、唤醒那沉睡的老照片,讲述那曾经开心的故事。这些年,我多数时间在北京看孙子,加之疫情,很少外出旅游。这次回阜新,翻看过去的老照片,勾起了我对当年所去过的地方和照片的美好回忆。索性作成美编,边编、边回忆、边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其乐无穷。</p><p class="ql-block"> 老了,但老了有老了的乐,老了有老了的爱好,老了有老了的情趣,挺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