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正是父母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再如,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根据几十年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作者指出,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的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这本书内容一般,都是司空见惯的老生常谈。却不知为何,在某一刻却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块地方。</p><p class="ql-block"> 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要接受三次“普通”。第一次是接受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小时候谁都认为自己的爸妈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物,能把我们高高举起,能解决世间一切难题,那双手能化所有腐朽为神奇。长大了才渐渐懂得,父母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普通人。</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 我们要接受自己是普通人。“年少轻狂不知愁,疏狂一醉梦清秋”,少年时的我们总想“天高凭鱼跃,仗剑走天涯”,奈何正向毛不易歌中所唱,“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接受普通要比前两次漫长且痛苦。从我们的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脑海中浮现出的都是孩子长大成人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史诗级人物。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上演无数次鸡飞狗跳的亲子大战之后,我们的梦想像七彩的肥皂泡不得不一一破灭。看着歪坐沙发上手机不离手的孩子,只能认命般接受孩子的普通。</p> <p class="ql-block"> 你我皆凡人,生于人世间。我也接受了这三次普通。除此之外,也接受了另一半的普通。小时候金庸看多了,梦想着有一天能有乔峰那般豪情万丈、侠肝义胆的盖世英雄护我一世周全。可惜“破锅还得破锅盖”,矮穷矬的我只能嫁给凡夫俗子。但正是普通的凡夫俗子,才充满人间烟火色,才能抚慰凡人心。</p> <p class="ql-block"> 接受孩子的普通是很痛苦的事儿,哪个父母不期盼孩子光宗耀祖、出人头地,成为镁光灯闪烁下的人物,可惜这世间只有一个“谷爱凌”。我的儿子永远成不了谷爱凌,但他身心健康、阳光开朗、积极乐观、善良本分,会给我讲许多奇闻乐事逗我开心,会给我找许多好看的电影娱乐生活。他不叛逆,不打架,不抽烟喝酒,有点儿小懒惰,有点儿小邋遢。相信每个父母都和我一样爱自己的孩子,不是因为他(她)有多优秀,只因为他(她)是我们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生活有很多种方式,我们也不过只体验了其中的一种,我们没有其他生活方式的经验可以推荐给孩子。孩子拥有他自己的人生,他自己知道他想要什么,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孩子的心灵,甚至行为本身,父母都是无法直接改变的。父母可以做到有心、用心,效果如何谁也不能保证。养育孩子,其实就是疗愈自己的过程,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开了,给自己和孩子美好的家庭和生活,做一个有爱的家长、有分寸的家长,做一个善于交流、坚持原则的家长和仁慈善良自由的家长吧。</p><p class="ql-block"> 与君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