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立春最后一天,家乡下起了雪。我们乘坐黑色小客车从海城到鞍山铁东湖营街3号——钢·美术馆参观。雪地里耸立的红砖楼房一下子打开我记忆的墙。明明没有来过,却不觉得陌生。艺术可以唤醒人沉睡的触角,使它勇于探索。</p> <p class="ql-block"> 钢美术馆首展为崔全顺作品。他的几十幅作品向人们展现钢都工业文化,还有北方乡村,生态环境和“鱼的梦”等主题。这些作品有一种力量,使观众伫立、凝望、沉思……似在寻味生命的本源,生存的土地,和生活的当下。</p> <p class="ql-block"> 家乡鞍山是建国初期担当工业复兴使命的城市,老一辈常把“鞍钢”和“钢都”挂在嘴上,我们也都知道。但在美术馆一楼看到的第一幅作品还是深深震撼了我。他提醒着我,生长在一座钢铁之城,骨子里是“钢性”的。</p><p class="ql-block"> 钢铁群山,钢铁长城。</p><p class="ql-block"> 画面下方那些奔向新生活的人有你,有我,有这个城市过去的人,和未来的人。</p> <p class="ql-block"> 任何一种思想和意志与钢有关,就有了活着的意思。虽然不能清楚准确地捕捉艺术家的意图,站在这些画作跟前,我还是可以感到小小的头颅有了一点分量。你爱这城市是红色系的热烈奔放,还是蓝色系的深沉果敢,你建设家乡在铁水奔流的工业园区,还是冰雪覆盖的荒野乡村……</p> <p class="ql-block"> 美术馆里参观的大人和孩子,情侣和独行侠,脸上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宁静而又向上的力量。这是人与艺术相生。</p> <p class="ql-block"> 顺着旋转的钢铁楼梯来到展馆二楼,第一幅画是与我衣着同色系的蓝。晨曦中苏醒的城市,透着钢铁之躯的坚韧和神秘。每一部机器,每一个零件,都有钢的灵魂,不容小觑。</p> <p class="ql-block"> 站在鞍钢工人群像前,莹姐絮絮低语:我爸就是老鞍钢工人,什么工种我说不上来……而我除了想到蓝色工作服和白色线手套,还想到了红通通的锅炉旁红彤彤的老工人的脸。</p> <p class="ql-block"> 北方的乡村在晚霞中静默,牛羊一动不动,和画一样。一个个爱美的女参观者利用灯光的明暗,把自己的身影和这画面融合在一起。背影是黑色的,却仿佛是草地上雪白的一只。</p> <p class="ql-block"> 真的,走在钢美术馆中,觉得画是画,墙壁是画,玻璃是画,人也是画。任意的一种组合、混搭都是画。</p> <p class="ql-block"> 此刻,外面下着雪,钢铁的城市和风雪的乡村,刚柔相济,春天就在不远处微笑,把雪花一朵一朵融化了。</p> <p class="ql-block"> 有一点恍惚,不知道自己在画里面,还是画在自己心里面,眼前画中的乡村,冬与春、暮与朝,都哗啦啦地流淌起来,是我生命的河。</p> <p class="ql-block"> 鱼的梦境里,有河流,有天空。鱼在水里飞翔,鱼在天空里飞翔,鱼在不灭的信念里永是飞翔。艺术家总是既浪漫又善解人意。</p> <p class="ql-block"> 走出钢美术馆之前,有一条画中的小鱼,趁我不注意,飞进了我的脑子里。</p><p class="ql-block"> 从此,我是脑子里有鱼的人。</p> <p class="ql-block"> 等你,一起飞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