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工学院建校始未

代州六六

<p class="ql-block">东北工学院建校始末</p><p class="ql-block"> 东北工学院脱胎于前东北大学。1949年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筹建了沈阳工学院,1950年月,命名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是政务院首批核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虽然如今东工已经复名东大。但许多人仍改不过口,还在叫她前身那响震天下的大名:东工。毕竟,这个名字人们叫了43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伴跟着共和国长子的成长,东北工学院在规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发轫之初,始终作为神州工业、尤其是冶炼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人才的一个摇篮,感受着无上荣光。无论在神州工业史上,还是在辽宁教育史上,东工都有本身曾经光辉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43年里,东工为国度输送了近万名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成长、信息时代的来临,东工再次面临新的使命。1993年3月8日,国家教委核准东北工学院复名东北大学,并恢复文法学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等相关院系。从那一天起,东工作为历史被翻了过去,重新脱胎而成今日之东大,并起头为现代社会的周全成长培育人才。   从东大到东工,再到今天全新的东大,我们看到了社会成长的脚步。可是,无论怎样,东工都不该该被忘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东北工学院建校时,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   记者:1950年的那个夏天,东北工学院正式成立。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最初筹建、成立东工时的一些参与者多已作古,作为现在仅有的几个见证人之一,您给我们回忆一下当年国内的背景情况?   鲁风:当时的情况就是大家说的那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样儿,而且外面还有国际封锁。   组建东工时,新中国刚成立还不到一年,整个国家在长期的战争破坏之后,经济基础非常薄弱,那时,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工业建设。而重工业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基础,有了重工业,轻工业、商业才能发达,也才能有农业的机械化。   成立东工这样一个工科院校就是要培养大量建设人才,国家急用。</p> <p class="ql-block">记者:可是,为什么要选在沈阳建这样一所大学呢,都出于哪些考虑?   鲁风:众所周知,建国前东北的工业是中国最发达的。这个时期除东北工业区外,中国其他的工业城市主要以上海、天津、武汉和广州为代表。而东北工业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体系之完备、门类之丰富、发展水平之高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这当中,辽宁的钢铁、煤炭、木材、造船、机械、军工都非常有名。沈阳又是东北最大的城市,交通方便,工厂也最多。虽然,战争一打完,多数工厂都瘫痪了,可也比其他地区强———厂房、技术人员、设备还剩一些,只要投资就可以恢复生产。   同时,东北大学原址也在沈阳。   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决定以沈阳工学院为基础筹建东北工业大学,4个月后定名为东北工学院   记者:就是说,沈阳有建校的基础。   鲁风:1949年2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派阎沛霖、张立吾两位同志筹建一所高等工业学校,当时定的校名叫沈阳工学院。一个月后,沈阳工学院筹备处成立,阎沛霖是处长。筹备处下设教务、建设两个委员会。我就是在那个时候来的,在会计科当副科长。当时,会计科没有正科长,学校也没有正院长。我后来听说,会计科正科长得东北行政委员会下面的东北工业部批,正院长得国务院任命。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派人去动员被迁往北平的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回沈阳参加建设。工学院的师生们回来后,老师留在沈阳筹备复课,一部分学生在吉林集中进行政治学习。之后,合格的4年级毕业生被分配,低年级的回到沈阳进行建校劳动。   记者:筹备处和师生都有了,校址设在什么地方呢?   鲁风:学校设在沈阳铁西区原奉天工业大学旧址(现为沈阳工业大学北院及沈阳第一制药厂)。   其实,旧址那儿也没多少房子和设备,有一栋红楼,一个图书馆,那边还有几个实验室。筹建时,除了对原来的房子修复外,盖的第一个建筑是采矿楼。沈阳1948年才解放,哪儿都没开始建新房子呢,我们这个两层的采矿楼1949年4月就开始盖了,建完后当时在沈阳来说是第一个规模比较大的钢筋水泥建筑,挺壮观。之后,我们又盖了一个室内运动场。那会儿,我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隔几天到东北工业部跑一次———要钱。   记者:说到这儿,我们还没说到东工呢。那么,东工和沈阳工学院是什么关系?   鲁风:1949年6月,沈阳工学院确定学制为4年至5年,学科设置基本按原东北大学工学院的格局,有采矿学、化工学、机械学、电机学、冶金学、土木学、建筑学系,各系系主任很多都是原东北大学工学院的系主任或原来东大的老教授担任。9月17日,沈阳工学院举行开学典礼。当时学校有老师171人,学生937人。   1950年4月8日,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决定以沈阳工学院为基础筹建东北工业大学,包括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鞍山工专3所学校。派阎沛霖、汪之力、张立吾组成东北工业大学筹委会,校址设在长沼湖(现沈阳南湖)。   8月23日,东北人民政府又发布命令,将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鞍山工专3校合组为东北工学院。总院设在沈阳,抚顺、鞍山设分院,靳树梁为院长,汪之力为第一副院长,张立吾是第二副院长。学院由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   记者:也就是说,在东工成立前,它的前身沈阳工学院只有一年的校龄,而东北工业大学的历史就更为短暂,只存在了4个月不到,尚属筹备阶段。   鲁风: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汪之力院长给东工争取出今天这么大面积   记者:既然沈阳工学院已经有校舍,又盖了采矿楼、操场,也有相当的设备,为什么又将东工校址定到了长沼湖呢,是考虑到这里的基础设施还是有别的原因?   鲁风:关于选址长沼湖,有人不理解,认为要么回到老东北大学旧址(沈阳北陵校址);要么在沈阳工学院的基础上扩建。实际上,这两个方案都行不通。   首先,虽然东工是三所学校合并来的,可如果仅从师资和学生来讲,那都是老东北大学工学院的底子。东工最理想的校址确实是老东北大学的旧址,但因为东北大学在战乱中几次流亡北平、四川等地,时过境迁,再想迁回旧址已不可能。   再一个,筹建东工时,按东北人民政府和靳树梁、汪之力他们的想法,是想把东工建成一个万人大学,规模得向莫斯科大学看齐。而沈阳工学院规模太小,占地还不到后来东工的1/4,周围全是工厂,根本没有发展的余地。东工选址长沼湖正是因为那儿有地方。   记者:您给我们描绘一下东工筹建前长沼湖那一带的景色。   鲁风:长沼湖这个地方原来挺荒凉的,在国民党时期,是个法场。附近有王家庄、郎家岗子、广兴寺3个村子。我们建校时,这里除了菜地就是荒地,地上什么建筑都没有。只是在东工正门附近有一棵100多年的老槐树。后来不知怎么的,它自己死掉了。   记者:据我们了解,东工现在的校园是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公里多。   鲁风:当时,在沈阳很难找到这么大一块离城郊比较近的地方———南到今天的浑河边,北到南湖公园,东到沈阳音乐学院,西到辽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面积有181万平方米。   能给东工规划出今天这么大个面积,和汪之力有关。当初往东北工业部打报告筹建东工时,是他最早提出这个面积的。在今天看来,汪之力是有眼光的,可在当时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东工实在太大了。像东工这样一次规划成形,以致到今天还用的是几十年前的规划设计,在中国的大学里,直到现在都很少见。   东工建校规划方案拿出来后,东北教育部一位部长亲自坐镇东工搞整风,让大家提意见。我搞财务,我就首先提出说,占这么大面积,花这么多钱建东工,汪之力院长这叫好大喜功……   汪之力这个人好,对我没一点反感。我记得不是去年就是前年,他来学校参观,吃饭时,我跟他说,咱们学校能有这么大个地方,你立了大功了。汪之力说,你不批评我了?   建机电学馆只用了一百零八天   记者:在长沼湖这块新校址上,我们首先建了哪些建筑?   鲁风:东工的四大建筑———建筑学馆、冶金学馆、两栋学生宿舍、3处教师宿舍,这几个建筑在当时沈阳来说,是规模比较大的建筑群。四大建筑是同时进行的,一年多的工夫就全建完了,特别快。四大建筑完了以后,又开始建机电学馆和采矿学馆,机电学馆在东工所有建筑中建得最快的,1.4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只用了108天。   这一时期我的工作就是跑工业部要钱,要一次钱,几天就没有了,还得去要。虽然东工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工程项目,但要钱时也不是一下子都给你,国家穷啊。   记者:在全国高校中,能把教学楼称为馆的很少见,为什么东工的几个教学楼都称为“馆”呢?   鲁风:把几个教学楼叫什么什么馆,是东工第一任院长靳树梁的想法。   说到靳树梁这个人,我得先插一段儿。他来东工时,已经是全国最有名的四个钢铁专家之一,不但人品好、学术水平很高,而且还有很深的古文化功底。他在德国很多年,光在德国写的古诗词就这么厚(用手比划)一大本,我也爱写旧诗,他给我看过。举个例子,他的脚有毛病,走路比较困难,可星期天去街里改西服时,从来不用公家的车,他认为那是个人的私事儿。在东工,他拿的是一级教授的工资———350元,加上他当人大代表50元,学部委员100元,放一块就500多了。你想想那是50年代初啊!有一天,他找我商量,说他工资用不了,能不能以后少发点儿。我说这是国家规定的,不能不要。最后,我给他出主意,可以捐献。不久,就抗美援朝了,他捐了很多钱,但我不记得具体数了。   再说回来,开始建冶金学馆、建筑学馆、采矿学馆、机电学馆时,这些教学楼都没有名字,盖起来后,靳树梁统一给命了名,沿袭中国古代称呼开馆讲学场地为学馆的传统叫法,将东工的四个教学楼都叫成了学馆。多有特点!   记者:除了像靳树梁这样的先生来到了东工,作为一所万人大学,东工的师资来源是什么?   鲁风:东工实际上完全是在老东北大学工学院和部分理学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是东工跟老东北大学在渊源上的联系,也是东工第一批师资来源。   在筹建东工的同时,我们院里就派出了一个招聘团,到北京、上海等校招聘专家、教授来东工任教和兼课。白季眉、侯毓汾、关实之、陶蔚荪、张清涟,以及清华的霍秉权、北大的申又枨等都是那时来的。此外,我们还从生产单位请来一些学者来院任教,如马龙翔(马叙伦之子)、邱竹贤等。   记者:那么,1923年就成立的老东北大学除工学院这部分保留在了东工,其他学科都去哪儿了?   鲁风:按专业性质分送到了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的相关高校。   彭达烈士是东北工学院三年级的学生   记者:东工建校到什么时候有了基本规模?它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的地位是怎么样的?   鲁风:从1950年10月东工破土动工,到1952年9月几个学馆、宿舍等7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基本竣工,我们从沈阳工学院那边搬过来,东工的筹建工作告一段落了。1960年,东工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   记者:第一次走在全新的东工校园时,它内部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和它毗邻的外部环境是什么样的?你当时的心情还记得吗?   鲁风:记得,很激动。和东工挨着的,周围还都是郊区,没什么建筑,这么大一个东工站在那儿,很显眼。一进东工院,四个教学馆,围着一个大操场,每个教学馆之间的距离都在200米以上,特别宽敞。走一圈得好大一会儿工夫。   刚开始,院里栽的树,杨树居多,因为它便宜。可一到春天,就掉毛,一弄一身。之后,东工慢慢将校园里的树都换成了松树和柏树,常青啊!1982年离休以前,每天不管工作有多忙,我都要顺着院里走上一圈,走到哪儿都能想起一点过去的事儿。像正门两边那60棵塔柏,就是我领着人到辉山一棵一棵用锹挖出来的,那都是10年生的柏树,当年一棵就卖到100元,为这,“文革”时期,我还挨批了呢。   记者:走在留下了自己汗水的校园里,每一步都是记忆。   鲁风:有一个学生是我们东工乃至今天的东大人都不该忘记的,他叫彭达。还在筹建东工时,我们在沈阳工学院那边办公,还没搬到这边,一次,我们的一位女出纳去银行取钱,走在路上,被一个人跟上了。快走到沈工时,歹徒拿出了刀,这位女出纳死死抱住钱袋子,没给他。那个歹徒在她的胸上砍了一刀。这个场面正好被彭达撞见了,他冲了上去,拼死跟歹徒搏斗,最后牺牲了。   彭达是我们学校三年级的一个学生,后来被追认为烈士,东大校园里仅有的一座塑像就是他的。</p><p class="ql-block"> 人物档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鲁风,1918年生,祖籍山东文登。1945年参加革命。东北工学院建校时任会计科副科长,后任总务处副处长、处长。1982年离休。离休后开始学艺,既未进过美校,也未拜过名师,纯属自学,全靠对书画的特殊迷恋,特别对梅、兰、竹、菊情有独钟。鲁老今年已经93岁高龄,但是依然情满书画,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展赛,并屡获等级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本文资料参考《东北大学校报》网络版)</p> <p class="ql-block">介绍</p><p class="ql-block">东北大学四大学馆均由当时东北工学院教师设计,呈仿苏仿欧建筑样式。</p><p class="ql-block">现状</p><p class="ql-block">东北大学建筑系最终早由梁思成创办。1928年梁思成、林徽因留美回国,接受东北大学工学院院长高惜冰的聘请到东大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担当起创办我国第一个本科学制建筑系的重任,东大又聘请童寯、陈植、蔡方荫等组成了高水平的教师阵容。东北沦陷后,东大第一届毕业生于1932年在上海结业,已经离任的梁思成特意发来3000字的书信表示祝贺并称,"建筑这东西,并不如其他艺术,可以空谈玄理解决的。它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处处与实用并行,不能相离脱。"信中他深情地说:这些毕业生将是"国产"建筑师的"始祖",他们责任重大,前程无量。</p><p class="ql-block">东北工学院成立后,部分建筑系老毕业生回到沈阳任教,并参与了学校建筑的设计工作。冶金学馆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由老东大生刘鸿典教授设计。冶金学馆坐北朝南从高处看整体呈"工"字形,建筑高四层,中间塔楼有五层高,外墙上的浮雕上的花纹现在依然清晰可见。建筑学馆位于冶金学馆西侧,采用不对称布局,造型优美,是传统中国建筑神韵与新式建筑风格的有机结合。机电学馆与采矿学馆东西相对,外观造型均采用西式体形、中式细节处理。</p><p class="ql-block">天天在东北大学晨练的一位长者,是1956年考入东北工学院的,他说,自己就读的是化学专业,在建筑学馆上课。"建筑学馆只是一个名字,我入校的时候都是理科生在那上课,里面已经没有建筑系的学生了。"也是巧合,东北工学院四大老建筑的最后一栋--采矿学馆建成后,东工建筑系在1956年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整体调入西安,只剩下建筑系师生心血凝聚成的四大学馆留存校园之中。直至2000年,东北大学设立城市规划系,2007年更名为东北大学建筑系,时隔半个世纪,建筑学馆又重新找回自己真正的主人。</p><p class="ql-block">建筑学馆</p><p class="ql-block">四大学馆设计</p><p class="ql-block">建筑学馆建成于1952年,东北工学院建筑学系黄民生副教授设计,建筑面积10527.6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冶金学馆建成于1952年,东北工学院建筑学系刘鸿典教授设计,建筑面积19137.1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采矿学馆建成于1956年,东北工学院建筑学系侯继尧讲师设计,建筑面积113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机电学馆</p><p class="ql-block">冶金学馆</p><p class="ql-block">机电学馆建成于1953年,东北工学院建筑学系王耀副教授设计,建筑面积1420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东北工学院四大学馆建筑是四个大系的教学楼,每幢都有上万平方米的规模。按建成年代排序是冶金学馆、建筑学馆、机电学馆和采矿学馆。</p><p class="ql-block">由刘鸿典教授亲自设计的冶金学馆,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呈工字型平面,高四层中间塔楼五层,双层大台阶直接进入大厅,门廊为三个石拱门组成;塔楼窗子采用竖向垂直划分,用伸出五块石板垂直墙面的锥型作为收顶,以利加强建筑的耸高感;整个外墙垫假石饰面,窗间墙有浮雕。全楼构图严谨、尺度比例适宜、古朴凝重典雅。一位名建筑师从草图构思、方案推敲、平面布局、立面外观到细部装饰大样等施工图的"全过程",冶金学馆1952年建成,至今已有54年历史,这是刘鸿典平生为东北大学留下的代表作。刘鸿典在东大校门的设计中运用传统与创新的手法,创作出一座简洁大方、雄浑古风的石柱门挂上了张学良的墨宝"东北大学"四个大字,更成为永垂史册的丰碑了。</p><p class="ql-block">建筑学馆由黄民生副教授主持设计,由刘鸿典和孔令文、张靖宇等几个同学完成施工图。孔、张二位同学画平面,我画立面(1∶100比例)和细部装饰大样(有的纹样需画1/2或足尺大样)。黄民生亲自画剖面,他也是建筑师出身,实际经验多、技术熟练、线型标准清晰,能得到他亲自指导非常难得。建筑学馆地处中轴线西侧,采用不对称布局,体形错落有致,室内外空间渗透,造型优美,是在新建筑中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神韵与形式很成功的尝试。1952年建成,有些画报和媒体都作过报道。机电学馆是王耀副教授设计完成的(也有我班同学画施工图)。它地处冶金馆相对的东侧,呈一字型平面对称布局。四层通高的大门廊,采用中式穿插枋,通天柱,柱头为云纹浮雕。1953年建成。</p><p class="ql-block">采矿学馆</p><p class="ql-block">四大建筑最后一座是采矿学馆。提交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建委会的认定(刘主任鼎力推荐),由六名1955级毕业生,"真题真做"做毕业设计选题。完成全部施工图设计并有武成文老师作结构设计。在设计中总结了前"四大学馆"经验的基础上做了改善。它地处中轴线东侧,同建筑馆遥遥相对,平面呈L型,折角处设入口和塔楼,将南北轴的短翼与主体等高(四层);外观造型采用西式体形,用中式细部处理。塔楼顶部四翘角运用中式大层顶正脊的"正吻"的变体;入口门廊的壁柱采用"依柱"用中式穿插枋冲天柱式,柱头用麦穗雕饰,取得了体形完整、比例适度、精微优美的艺术效果。1956年建成(建筑面积11315平方米)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