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过年期间,与家中长辈无意中聊起他们正值风华正茂时的往事,我发现,每每聊起这些,他们无不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言语中慷慨激昂,陈述着年轻时可“写”进他们人生编年史的光辉伟迹,我一边喝着酒足饭饱后的养生茶,一边静静地、仔仔细细的听着他们的陈述,仿佛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人生高光时刻的光环,故事蜿蜒曲折、分外动听,但结尾总是好的,往往都会有一个令全家人拍手称绝的结局,我沉醉于长辈们的分享之中,久久无法抽离,好像我就是长辈们嘴里的主人公,重新演绎了一遍他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几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就这样听着、笑着、鼓着掌、甚至感动的抹了几次眼泪,顺理成章的,我成为了他们最好的倾听者。故事讲的差不多了,我却惊奇的发现,大家分享了五花八门的青年往事后,最终的主题都出奇的统一,感叹时光匆匆的流逝,言语中像是他们对年轻时的留恋,想说却欲言又止,只能无奈的寄托于晚辈的身上。有些那时候想做却没做的事情,现在想起来,遗憾且惋惜。</p> <p class="ql-block">回想凡尘大众,是否每天都上演着悔恨交加的戏码呢?讲到此,想分享这个假期发生过的一个“荒唐”故事,不知是从放假第几天起,我疯狂的迷恋上了文玩,甚至达到了“万物皆可盘”的地步,但是前提就是在直播间疯狂的“进货”,但每次付款时都会“理智”地计算下性价比,就在犹豫不决之时,那“孤品”下架了!我为此错过了一件心仪的摆件,于是我在接下来的几天每天准时“蹲守”直播间,怀揣着虔诚的心意希望能重新“结缘”这尊孤品,可错过又怎能失而复得。就像昨天做的憾事,今天怎能完美弥补。看到这,您或许会说就为这几块破木头,是否“玩物丧志”?哈哈哈!成年人的世界,多少的墨守常规,多少的循规蹈矩,又有多少可以算做自己的理想境地?</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兴高采烈的给几个朋友分享我这个假期的“成果”,却被其中一位道破所谓的文玩都是“中年油腻大叔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觉得我还算是个年轻人,虽然年纪渐渐增长,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但那些都是他们的事情,不影响我年轻的心态,得,既然以青年一代自居,就要做些符合年纪的事情,头脑发热的执着冲动又未尝不可呢?符合这个时代价值观,符合自我价值观的事情想做就做,成败与得失都源于过多的矫情与思虑,青春的故事会有结尾,却永远没有结局,这并不是讲求拼搏至上且青春无悔的落俗言论,我想没有青年人不去拼搏奋斗,这两个词其实就是我们的共性,是我们身上统一的品质。我们不怕成败与得失后的思量,怕就怕,因种种自我无法突破的屏障最终望而却步,俗语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是为何我给女儿起名“青橙”的原因,这是我的希望,希望她不要被困牢笼,希望她做任何事情都冲破“理智、常规”的枷锁,想做就做!因为青春无论怎样无止境的挥霍,到老都会有道不完的遗憾。</p><p class="ql-block">至此,我的青春还没落下帷幕,长辈们落下的遗憾,就在我们这代人中实现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