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幼儿心里世界》读书笔记

星空下的蜗牛

内容简介 <p class="ql-block">  本书从幼儿怎样认识世界、怎样感受世界、怎样应对世界这三个方面,精选了36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详细地向幼儿教师和家长介绍了幼儿的心理世界。</p><p class="ql-block"> 针对每一个问题,作者都是先通过几个小故事来引出幼儿的心理现象,接下来分析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再介绍心理学家针对此现象的经典实验研究和结论,然后分别给幼儿教师和家长提出教育建议,最后补充“重要参考”资料以增强阅读的愉悦感。 </p><p class="ql-block"> 全书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对于读者了解和观察幼儿的心理现状,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p><p class="ql-block"> 小故事有趣生动,让父母老师很容易联想到孩子的实例,代入感强。</p> 第一部分 幼儿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p class="ql-block">  1.“前因果”思维是指幼儿由于知识经验有限,思维以具体想象性为主,很难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比较复杂的因果关系,因此会对事物做出各种“前因果”的解释。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前因果”思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第一,幼儿不能发现事物状态发生变化的机制或原因,例如,他们看到自行车在动,会认为是脚踏板在直接带动轮子转动,而忽略中间的链条等连接、传动部分。</p><p class="ql-block"> 第二、幼儿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思想、有意识的,思想和意识是纸、笔一样的客观存在的东西等。</p> <p class="ql-block">  2.在整个幼儿期,幼儿的注意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稳定性比较差,注意范围小,比较容易被多变的事物吸引。 </p><p class="ql-block"> 3.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实验。 习惯化是指如果一个物体反复出现在孩子面前,他对这个物体的反应就会减弱;去习惯化是指当物体变换后,孩子对已经出现了的反应的恢复。 </p><p class="ql-block"> 这个实验说明,婴儿会更注意一些新奇的、多变的事物,当他对一些事物熟悉后,注意时间会大大缩短。 </p><p class="ql-block"> 4.心理学上的“自我中心”,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私自利”,而是幼儿心理学中的术语,即幼儿常常依赖于自己的想法而非事实的客观特点,仅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外部世界,认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和自己看到的一样。心理学家皮亚杰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两个男孩去给妈妈买生日礼物,7岁的男孩选了一串珠宝工艺品,3岁半的男孩则选择了一辆小汽车。可以看出这个3岁半的男孩的行为就是“自我中心”的,因为他没有考虑妈妈的兴趣与自己的兴趣并不相同,当然这并不是自私。</p> <p class="ql-block">  5.泛灵论,是指婴幼儿认为无生命的物体具有生命特征且能够活动,也就是说,他们会把身边所有的事物认为是有生命的、有思想感情的、活的。幼儿泛灵论的实质,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和他们一样,以与他们相同的方式存在,他们无法区别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借助泛灵论的特点处理与孩子交往的问题。 </p><p class="ql-block"> ⑴尊重孩子与物交往的行为。父母切忌在孩子与玩具、物品对话时嘲笑、泼冷水。 </p><p class="ql-block"> ⑵通过孩子与物交往的内容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游戏时可以反映出他的喜怒哀乐,爸爸妈妈通过倾听这些语言,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调整自己的状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p><p class="ql-block"> ⑶将物拟人化,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如,孩子不爱惜玩具,妈妈可以扮作玩具对宝宝说:“你摔得我娃好痛啊,请你对我温柔点好吗?” </p><p class="ql-block"> ⑷模仿卡通声音与孩子交流。 </p><p class="ql-block"> ⑸借助孩子喜欢的动画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强化良好行为。 </p><p class="ql-block"> ⑹不用推卸责任是安慰。如“怪凳子,妈妈替你打他”,这样会让孩子养成一种遇事推卸责任的心理。 </p><p class="ql-block"> ⑺巧用泛灵论,回答孩子的“为什么”。</p> <p class="ql-block">  6.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况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脚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现行的教育中,成人倾向于以标准答案作为判定孩子正误的标准,一字不落的背课文的解释、一成不变的实验步骤、千篇一律的作文模板……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教师和父母在向孩子灌输书本知识的时候,更应该给孩子一块想象的天空,保护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p><p class="ql-block"> 7.爱说谎的幼儿创造力强。说谎是每个幼儿都会经历的过程。能够把假的说得跟真的一样活灵活现的幼儿,其幻想能力和创造力也是非常强的,因为幼儿必须具备将自己未曾体验的事,说得像确有其事的能力。当孩子出现撒谎行为时,父母们和老师千万不要轻易就爱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并采取眼里了的惩罚措施,而是要哦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改正,保护孩子的自尊和创造力。</p> 第二部分 幼儿是怎样感受世界的 <p class="ql-block">  8.在个体发展的早期,人格发展最主要的课题是建立对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如果婴幼儿能受到父母(尤其是母亲)或其他看护人的良好照顾——比如能够对婴儿采取慈爱的态度,并且这种慈爱的态度是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那么幼儿就会觉得舒适和满足,进而产生最初的安全感,会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和期待。 关注幼儿安全感,给父母的建议: </p><p class="ql-block"> ①不能缺失的早年陪伴。缺乏安全感会对孩子早餐不可逆转的伤害! </p><p class="ql-block"> ②和谐的夫妻感情。父母的争吵会让孩子感受到极大的不安和恐惧,产生对环境的焦虑。和谐美满的夫妻关系,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无意识的复制。 </p><p class="ql-block"> ③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不说类似“你要是……,我就给买……”,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有表现好了父母才喜欢他。 </p><p class="ql-block"> ④溺爱是幼儿安全感的杀手。父母无原则的纵容孩子,会使孩子面对外人胆小畏惧,面对家人蛮不讲理。</p> <p class="ql-block">  9.父母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切记要口下留情。下面的研究统计了最让中国孩子伤心的几句话: </p><p class="ql-block"> “笨蛋,没用的东西!” </p><p class="ql-block"> “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p><p class="ql-block"> “我说不行就不行。” </p><p class="ql-block"> “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p><p class="ql-block"> “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 </p><p class="ql-block"> “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来!” </p><p class="ql-block"> “你又做错了,真笨!” </p><p class="ql-block"> “一看你就没多大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 </p><p class="ql-block"> “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p> <p class="ql-block">  10.自我概念,是指幼儿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幼儿在两岁左右,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评价和态度来了解和评价自己,逐渐形成自我概念。整个幼儿时期,幼儿还不能进行独立的自我评价,他们自我概念的形成具有依赖他人评价的特点,成人是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对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11.延迟满足是指为了获得长远的利益或奖励而延迟当前的奖励或需要的满足,可理解为“忍耐力”,是自我控制能量的一种表现。 在儿童早期,社会技能的发展比学业的发展更重要。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需要父母用爱心和耐心不断地包容孩子的不足,引导他进步。父母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p><p class="ql-block"> ⑴榜样作用。如果孩子一做错事,父母就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将孩子训斥一通,那么怎么可以要求孩子心平气和地表达的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呢? </p><p class="ql-block"> ⑵确立并坚持一些原则。如教导孩子,当爸爸妈妈叫他的名字时,不要在远处大声回应,而要走几步,到爸爸妈妈跟前交谈。让孩子做到,当需要的时候,应暂停手头上的事情如有人的游戏、玩具或电视节目。 </p><p class="ql-block"> ⑶ 教导孩子坦然面对批评。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循一些规则。面对批评和纠正是,要虚心接受,不能有过激的反对行为。 </p><p class="ql-block"> ⑷及时褒奖孩子的好行为。 </p><p class="ql-block"> ⑸在生活中发展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例如,有的孩子醒的比爸爸妈妈早就要求孩子保持安静,不打扰爸爸妈妈的睡眠。 </p><p class="ql-block"> ⑹设置家庭的小小发泄区。找一个区域,作为孩子的“小小发泄区”,当孩子有情绪或是有心事是,可以安静的待着,可以哭,也可以在墙上画画作为宣泄。</p> <p class="ql-block">  12.在婴儿期,儿童的价值感多来自养育着(母亲)的接纳和喜爱。如果儿童的行为得到了他人的肯定或赞扬,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好的,进而获得价值感,感到喜悦。反之,如果儿童的行为得到他人的否定和批评,他们可能会获得无价值感,产生悲伤、羞愧等负面情绪。在幼儿阶段成人与同伴的评价是儿童价值感的重要来源。 </p><p class="ql-block"> 13.亲社会行为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益的行为,是道德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分享、合作、安慰、奉献、谦让和帮助别人等。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认知、情感和个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是分不开的。儿童的道德判断推理能力越强,分享、慷慨等亲社会行为就表现的越多。</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儿童考虑别人感受的态度、感觉别人的思想和情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也能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能区分自我和他人。当他人陷入悲伤、痛苦等情绪时,他们不仅能感受到他人的男生还会产生同情心,这促使他们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关心,以减轻他人的痛苦。</p> <p class="ql-block">  14.多年来心理学界的研究发现,经常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儿童,其父母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p><p class="ql-block"> ⑴适当的监管孩子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施以高度管制和限制,能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期待,积极地回应孩子的愿望和要求,经常表扬孩子而不是批评孩子。 </p><p class="ql-block"> ⑵尽量避免严厉惩罚孩子,避免硬性要求孩子做事,避免拒绝孩子,避免把敌意传达给孩子。 </p><p class="ql-block"> ⑶与孩子之间有温暖的亲情,经常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分析心事、分享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p><p class="ql-block"> ⑷有亲社会的意识,经常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也鼓励孩子表现出亲社会行为。</p> <p class="ql-block">  15.哈罗的假母实验。 哈罗设计了两个代理母猴。其中一只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身体安装了一个供暖的灯泡,又在身子外面包裹海绵和毛织物,在胸前安装一个奶瓶。另一只母猴,用铁丝制成,能提供热量,安装了奶瓶,但没有在外面包裹海绵和毛织物。历时5个月的喂养,通过对8只幼猴的观察发现,幼猴对有毛织物的母猴有极端的偏爱,与母猴身体接触给了幼猴很大的心理安慰。幼猴更愿意和木质母猴待在一起,迫于吃奶才去找铁丝母猴,吃完奶又回到木质母猴哪里。每当面对害怕的事物时,它们就抱住木质母猴寻找安慰和保护。 </p><p class="ql-block"> 哈罗认为:“人是不能仅仅依靠乳汁生活的。”皮肤接触的安慰和满足对于幼儿和母猴之间的依恋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中,皮肤接触比乳汁更重要。 给家长的建议: </p><p class="ql-block"> ①了解孩子的特点,善于捕捉孩子的信息,调整养育措施。 </p><p class="ql-block"> ②重视孩子的需要。孩子需要经常与父母亲近,每天安排出固定的时间跟孩子聊天、做游戏。 </p><p class="ql-block"> ③多给孩子触摸。给孩子换衣服、洗澡、睡前故事。 </p><p class="ql-block"> ④关注孩子的情绪病给予回应。 </p><p class="ql-block"> ⑤教育孩子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能随便让别人亲吻、拥抱、触摸,特别是隐私部位。</p> <p class="ql-block">  16.游戏是儿童自由、自发、自我管理的活动,也是儿童学习、获得快乐的途径和方式。游戏可以发展孩子的许多技能,如动作技能、社会交往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有助于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发展。</p> 第三部分 幼儿是怎样应对世界的 <p class="ql-block">  17.人的心里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不同的年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2-3岁的幼儿会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特点,此阶段他们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愿望,虽然能力不强也要自己动手自己干,变得不太听话,“不”字经常挂在嘴边,对成人有强烈的“反抗”心理。心理学家把这个阶段儿童成长中出现的亲子冲突比喻为“儿童的第一反抗期”。 </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处于第一反抗期,尤其需要父母的耐心疏导和引导,要引导和教育孩子去认识他们上尚不熟悉的世界,要及时表扬和善意的批评孩子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正常发展。 给家长的建议: </p><p class="ql-block"> ①尊重理解孩子,不因孩子说“不”而发脾气,不强行干预孩子的行为。 </p><p class="ql-block"> ②接纳和安抚孩子的情绪。反抗期的孩子常常因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乱发脾气,父母要先安抚孩子情绪,等孩子平静后再讲道理。 </p><p class="ql-block"> ③多项选择法。和孩子产生意见冲突时,给孩子多几个选项进行选择。 </p><p class="ql-block"> ④转移注意法。 </p><p class="ql-block"> ⑤约法三章。 </p><p class="ql-block"> ⑥自然后果法。</p><p class="ql-block"> 运用孩子自身的行为后果自然而然的惩罚他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  18.模仿是个体自觉或不自觉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模仿。 </p><p class="ql-block">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孩子如同一张白纸,父母在纸上画优画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有句话说得好:“从小孩子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其父母的品行。” </p><p class="ql-block"> 19.人类的学习过程一直就是“错错误-学习-尝试-纠正”不断往复的过程。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对各种事情都有了参与意识,有了尝试的愿望。但他们在各方面还不成熟,于是在尝试中又会伴随很多错误。父母应允许孩子犯错误。 </p><p class="ql-block"> 20.习得性无助,指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无助感,在以后的情境中仍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个体产生抑郁心理并对生活不抱希望。幼儿的身心发展非常不成熟,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尤其需要成人提供科学的支持策略和帮助,若是经常体验“无助”,体会不到成就感,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但是并不是幼儿真的“不行”,而是这种“无助感”让幼儿觉得自己“不行”。</p> <p class="ql-block">  21.依赖性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在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不让他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就会助长子女依赖父母的心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于万事依赖父母。 </p><p class="ql-block"> 日本教育家认为让孩子去做从未接触过的事情,是意义深远的,“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体验和知识,而且借此机会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持久力和忍耐力,养成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坚毅个性。”因此,家长应给与孩子机会去尝试,不要嫌孩子给自己带来麻烦而包办一切,而要耐心的对待孩子的尝试与错误。</p> <p class="ql-block">  22.真爱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在孩子0-2岁期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在孩子2-4岁期间,尊重孩子自主探索,只在他们需要时出现。这种以孩子成长的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他人、自主意识鲜明、人格健康的人。 </p><p class="ql-block"> 23.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的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旅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保障。表现在孩子身上,则是一种做事有始有终,愿意承认并改正自己错误的行为。 </p><p class="ql-block"> 24.发展心理学家西尔斯认为,健康的人格培养应及早进行,当孩子在襁褓中时,父母对他的生理性照顾会增强他对人呢和社会的信任和友好;反之,则会增加他的不信任和怀疑。幼儿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幼儿形成具体的道德品质,而是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日后形成剑客的人格奠定基础。 儿童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幼儿在这个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教育,人格发展可能就会不健康,出现攻击、欺负、退缩等不良行为。</p> <p class="ql-block">  25.自主性是指行为主体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征。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质量、学习质量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26.学会交朋友是每个孩子童年时期需要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朋友可以使孩子快乐,积极的友谊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机会培养社交技巧,可以体现孩子的自我价值和归属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孩子的自我评价及自身角色确立有直接影响。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交友: </p><p class="ql-block"> ⑴引导孩子学习和人打招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感受到通过语言和动作与人交往互动的快乐。 </p><p class="ql-block"> ⑵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孩子学习人际互动。利用玩偶和孩子一起玩耍。 </p><p class="ql-block"> ⑶教孩子学习基本的交往技能。如礼貌待人、听人讲话要专心、眼睛要看着说话的人、别人问话要回答等等。 </p><p class="ql-block"> ⑷教孩子与同伴友好交往,如不打骂人、不独占玩具、遵守规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好吃好玩的东西等。 </p><p class="ql-block"> ⑸为孩子树立榜样,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 </p><p class="ql-block"> ⑹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孩子与人交往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积累与人和睦相处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  27.移情又称感情移入,是由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共鸣反应。通俗的讲,移情是指个人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动的能力,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 移情的发展在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移情的婴儿更容易做出对他人的帮助和分享行为,移情增加了助人和其他亲社会行为。 </p><p class="ql-block"><br></p> 读书笔记 <p class="ql-block">  了解幼儿心理,顺应成长规律——做更好的父母 幼儿阶段(1~6岁)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形成的人格品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通常会伴随我们一生。作为80后父母,我们小时候,父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工作、挣钱是他们的首要目的,我们的父母哪里听说过心理学,哪里懂得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这代人经常被父母训斥,甚至在“棍棒教育”理论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不少。我们深切的知道,自己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有什么弊端,要继续让下一辈延续我们的命运吗? </p><p class="ql-block"> 我们想改变,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改变和子女的沟通方法,在科学育儿的指引下,成为更好的父/母亲。但是孩子在一点点的长大,2、3岁的叛逆期,让很多父母抓狂,和小朋友玩耍时不肯分享的“自私”让人尴尬。 </p><p class="ql-block"> 作为父母,自诩为最了解孩子的人,真的了解孩子吗?学习,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甚至是早于孩子成长的脚步。近几年,心理学热起来,心理学专业名词也逐渐被大家认可,“安全感”、“叛逆期”、“延迟满足”这些词被大家误传、缩小或扩大发挥。 </p><p class="ql-block"> 大家需要通过正常渠道去学习幼儿心理学,但是,不是每个家长都是心理学专业,也不是每个家长能读懂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因此,这本书是很适合新手父母学习幼儿心理。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把心理学实验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像讲故事一样,让幼儿教师和家长轻松的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懂得应对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陪伴还成长。能这样为家长考虑,又懂得心理学的老师值得我们尊敬。冲着作者的写书初衷,买了这本书也不会后悔。 </p><p class="ql-block"> 本书的一大特色的,板块明显,结构性强、条理清晰。 </p><p class="ql-block"> 小故事+分析+心理学理论/实验+给教师+家长建议+重要参考,在众多的小故事中,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孩子的身影,这些小故事一下子把高高在上,让人难懂的心理学和我们的生活拉近了距离。其实没有哪一个学科真正有多么高大上,说到底,都是服务于生活的。心理学更是如此! 比如“明天丢的橡皮”,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傻傻分不清楚的今天、明天、昨天”阶段吧;再如“我的男孩,我是女孩”小故事中,我们的孩子肯定也问过自己:“为什么我的男孩/女孩?”机智的您,是如何回答孩子的呢?因为有了相同的育儿困惑,我们在看书时会有极强的主动性。 </p><p class="ql-block"> 读小故事的同时,会看到其他家长的教育缺陷,提示自己不要犯错,如,“什么的昨天、今天、明天?”这一节中,“睡一觉是一天”的小故事中,我看到了家长的解释偏差给孩子成长的影响,看似是笑话,实则影响了孩子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时间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幼儿阶段的抽象思维刚刚萌芽,孩子一般是通过具体事件来推理时间。在不了解这一基本原则前,我们很可能也会犯“睡一觉是一天”的错误。 </p><p class="ql-block"> 书中对于心理学实验的介绍刚看的时候可能会有不知所云的感觉,反复多看几遍基本上就能明白其中的意义,但请不要忽略实验版块,实验的过程我们可能无法还原再现,但通过实验过程,我们会深切体会幼儿心理根本。实验的过程有利于我们识记、理解心理学理论。 例如:《容易得“皮肤饥渴症”的幼儿——哈罗的假母实验》中为展现儿童的依恋,借助实验我们更了解依恋。我们日后可能会遗忘依恋的概念、意义,但提起“假猴子母亲实验”你肯定能明白,依恋的重要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作者用大量笔墨给读者呈现实验过程的目的之一。 </p><p class="ql-block"> 另外,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守恒实验、两难故事、对偶故事这些实验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的过程真切体验到孩子的心理特点。不同时期,做同一个实验,我们普通人可以检视心理学大师的实验是否有代表意义。可以建立一个专属于自己孩子的成长档案。 </p><p class="ql-block"> 在给教师/家长的建议中,作者的建议中肯、可操作性强,这些建议不仅适用于对幼儿的教育,在孩子长大后依旧可以用,教育的大前提就是了解,大的原则就是理解,凡是能从小去学习,理解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长大后,教育也必然得心应手,和孩子的沟通也更顺畅。 </p><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本书的目录,一个小标题就是幼儿心理的一个特点或发展规律,可以按图索骥找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即将升级父母的,已经走在育儿道理的父母们,可以通过本书更深层次了解孩子,做到尊重孩子。 感谢作者把幼儿心理研究的如此透彻、广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我了解幼儿心理,我们才有借鉴学习的导师,才可能成长为更好的父母。 </p><p class="ql-block"> 总之,一本书能做到,让非心理学专业的父母学习心理学知识、理解幼儿心理,《透视幼儿心理世界》真的可以让我们变成“透视眼”。</p>

孩子

幼儿

父母

行为

心理学

儿童

实验

家长

他人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