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先生鲁迅(外附黑色阅读)

塞外布衣人

<p class="ql-block">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我们为了永久纪念他,在延安成立了一个“鲁迅图书馆”,还在延安开办了“鲁迅师范学校”,使后来的人可以想见他的伟大。</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延安纪念鲁迅大会上的演讲》</p> <p class="ql-block">  七律:先生鲁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冷峻文章炽热心,</p><p class="ql-block"> 刀丛呐喊泣神魂。</p><p class="ql-block"> 轩辕荐血寒星凛,</p><p class="ql-block"> 广宇含悲筚路沉。</p><p class="ql-block"> 笑看蛙虫鸣暗亱,</p><p class="ql-block"> 斜疑鬼魅舞晨昏。</p><p class="ql-block"> 徬徨展转独荷戟,</p><p class="ql-block"> 秉性由来弃翰林。</p> <p class="ql-block">  杂感:黑色阅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读书,有时就是在过人生的隧道。这隧道忽明忽暗,甚至还会漆黑一团,但不管怎样,还得过去。</p><p class="ql-block"> 读鲁迅,就仿佛是在过一段黑色隧道,仿佛看见先生正坐在黑亱中的某一处地方,有一圈烟雾正在他竖直的硬发门门缭绕,他深邃疲惫的眼眸里也在暗夜中透出光亮。他正肩扛着黑亱的闸门。</p><p class="ql-block"> 鲁迅自己说:“我的思想太黑暗,发表一点,酷爱温暖的人物已经觉得冷了。如果全部露出我的血肉来,末路真不知要怎样……”</p><p class="ql-block"> 虽有忮心,不怨飘瓦。鲁迅就是一个异类的只管朝前走的旅人,早已抱定九死而不悔的决心;他又好像是播种异类种子的园丁,原本就不怀有收获一颗一粒的希望。他杜绝一切精神的幽薮,只留下在黑暗中的呐喊。</p><p class="ql-block"> “于浩歌狂热之际寒,于天上见深渊。”</p><p class="ql-block"> 通过黑色阅读发现,鲁迅真的是一个彻底的异类。他的特殊的品质,使许多观念性的东西在他那里凝聚成极端的思想。在他那里,一切貌似神圣之物都在可毁坏之列,惟独保持的是人的自由、平等、独立与尊严。</p><p class="ql-block"> 一部《鲁迅全集》,恰如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之火,虽然周围的世界从未因它的蔓延而发生燎原大火,但它始终是属于灵魂的,其光和热直接转化成个体的实践而非群体性事件。时间的流逝可以改变和抹掉一世间的许多事物,但在人性深部点燃的火熖是不会息灭的,它只在黑暗和寒亱中才显示出原初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在某种“极端”上,鲁迅有点类似于尼采,但又绝不同于尼采。尼采太蔑视民众,他说上帝死了,自己却疯了。而鲁迅,却始终同劳苦大众联系在一起,他笔下的人物,无不带有专制社会烙下的苦难深重的印痕,是从泥土里刨出来的,是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最真实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鲁迅的笔锋就是一把解剖刀,无情地剝露各样的劣点。他对辛亥革命以来的各种社会情状看得非常清楚:好些人革命前做着奴隶,革命后就成为压榨奴隶的奴才,这种惯性甚或牵连着更久远的年代。那种盘根错节的循环,那种厚重的麻木,又岂是麻木者所能参透?</p><p class="ql-block"> 鲁迅绝不是一个完人,但却是一只高空飞翔的鹰。鹰有时也许飞得很低,甚至折翅,不过一切都无掩于鹰的特质,终究会长空万里。它不像一些看起来像鹰的鸡,尽管拉足了架式,但翻上几个跟斗,终归又还是鸡。</p><p class="ql-block"> 鲁迅作为人生三棱镜的巨大存在,无时不在彰显和折射出一些文学宵小和理论侏儒们的精神萎缩与矮化,人格的卑下与病态。时至今日,某些人还在阴阴阳阳地攻讦和诬陷鲁迅,要么将其诬为汉奸和匪类,要么又将其捧为为我所用的政治英雄,都异曲同工地将鲁迅送上设计好的祭坛,让无言的鲁迅百口莫辩。这真是一个需要巨人又百般诋毁巨人的匪夷所思的怪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鲁迅:七律 自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运交华盖欲何求,</p><p class="ql-block"> 未敢翻身已碰头。</p><p class="ql-block"> 破帽遮颜过闹市,</p><p class="ql-block"> 漏船载酒泛中流。</p><p class="ql-block"> 横眉冷对千夫指,</p><p class="ql-block"> 俯首甘为孺子牛。</p><p class="ql-block"> 躲进小楼成一统,</p><p class="ql-block"> 管他冬夏与春秋。</p> <p class="ql-block">  若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鲁迅的小说,比之中国几千年来所有这方面的杰作,更高一步。至于他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绝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比喻之巧吵,文笔之简洁,又因其飘溢几分幽默的气息,就难怪读者会感到一种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厉的风味。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却把握了古今与未来。要了解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p><p class="ql-block"> ——郁达夫:《鲁迅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  民族交响乐《民族魂.鲁迅》:</p> <p class="ql-block">  大型交响诗《鲁迅》:</p> <p class="ql-block">  原创制作:塞外布衣人</p><p class="ql-block"> (作品15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