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会客厅21 | “淘气”女孩高中逆袭记(邓钦文)

万叔生涯会客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重外《生涯规划试点班风采录》中的邓钦文</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一 求学简历</font></b></h1> 2009-2015 谢家湾小学<br>2015-2018 南开融侨中学(初中)<br>2018-2021 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中)<br>202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二 成长自述</font></b></h1>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初中时期</font></h5> 初中的时候,我是个极其贪玩淘气的学生。可以说所有为家长老师所头疼的事情都被我做了个遍: <i><font color="#167efb">  在班上讲小话、抄作业,被班主任调换座位到摄像头正下方然后和离得最近的“讲台左右护法”成为了好朋友,逃掉下午的大自习和体训跟同学去校外吃饭,买仓鼠带到班上玩一整个晚自习,偷偷花家里的钱和朋友在淘宝上买几十块钱的“闺蜜装”,给年级上的老师取外号,在被历史老师狠狠训斥“你下次再考不及格我就不管你了”的情况下再次取得27分的“好成绩”……作为一个小升初考入南开的学生,我的三年成绩可谓乘坐着过山车——一滑到谷底。从初一刚进校时数学考满分,年级前50,到初三毕业和最低提档线相差40分,考不上本校高中只能交钱挂学籍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学校开启我人生中又一新的阶段。</font></i> 我想,那时的我,是迷茫与挣扎、悔过又割舍不下玩乐心的复杂体。所幸,在父母的帮助下,我能够来到一外本部度过我的高中生活。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高一时加入重外校学生会生活部(二排左3)</h5> 高一伊始,我被分入了平行班,即使是在课程难度、教学进度、日常作业都不如更高层次班级的情况下,我依然受制于“惨淡”的学习基础,碍于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而再次成为班级倒数,数学成绩尤其“惊人”,150分只能考到59分。两次月考成绩连连倒退,接连从倒数第六变成了倒数第二,这样的成绩,直接让我“光荣入主”讲台左右两侧的座位,每次年级大考,我都被安排在最后一个狭小的考间中(因为当时学校是按上一次成绩排考试座位表)。 即使是在手握这样“黑云密布”的成绩单的情况下,我依然“毅然决然”地把同学的二手机带回家悄悄玩耍。很不幸的是,因为“疏忽”,被早起的爸爸发现了压在枕头下充电的手机,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见一向温和的爸爸大发雷霆,他勃然大怒砸掉手机并且训斥了我。也是在那时我第一次发现,当人悔过到极点,心里面却反而没有了波澜,也没有想要流泪的冲动,而是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邓钦文的手账本</font></h5> 我开始减少玩耍时间,把玩手机的时间改变成做手帐,虽然同为娱乐,但是在休闲的过程中我更加清晰自己最近干了什么、接下来要干什么。我从容易提分的生物和最拿手的语文入手,多记多背多重复,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把老师提到的每一个任务落实到位,在下一次的月考中,我的语文第一次考进了年级前十,生物也提高了30多分。记得我的语文老师开玩笑地对全班讲:“建议大家都来坐一下‘特殊座位’。”那时的我还没有很明确独立的学习规划,只能从最简单的上课好好听讲、完成好书本上的课后作业以及家庭作业入手,更多的是一个重复和记忆的过程。遗憾的是,在分班的之前的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我依然没能进入中等行列,不过,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我开始享受取得成果的喜悦感,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路径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邓钦文的刷题记录</font></h3> 重庆自2018年起实行新高考改革,按照3+2+1(物理历史必选一科,其余四科可随意选择两科)的模式选课,因为严重偏科,我很果断地选择了全文,被分入了<b><font color="#ed2308">生涯规划试点班</font></b>,遇见了对我的高中生活乃至整个人生产生巨大影响的班主任万老师。新的班级里,还保留了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跟着他,我定下一定要考一次年级第一的目标,在此后的语文学习中,我的成绩几乎都一直名列班级前三、年级前十,找到了写好高考作文的规律与模式,也逐渐为更多人所知晓。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邓钦文的错题集</font></h5> 其他文科学科,我开始采用<b>课前提前预习、课后整理笔记</b>的学习方法。当老师讲到十几页的时候,我已经预习到五十多页,并在半期前完成了整本书的个人提前学习,这样的模式让我对于整本书的知识点有一个更清楚的知识网络构架,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能更好的承前启后、消化好知识,所有文科学科较上一学期都有了又一次的进步。半期考试时,我如愿取得了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这让我无比欣喜且自豪。<b>我从从前那个为老师所头疼的学生,变成了也能让自己和长辈们骄傲的存在。</b>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邓钦文的半期总结</font></h5> “骄傲使人落后。”此言得之。接下来的一次月考在我“美美懈怠”之后下滑到班级17名,我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成绩稳定且名列前茅,还需要更努力地奋斗与坚持。后半学期,我改变策略,不做无谓的书本知识誊抄,也不过分赶超老师进度,在第一节晚自习下课之前完成所有课程的基本作业,花更多的时间在刷题上。我买来每一科的高中必刷题,在整理完笔记后多加练习、收集错题,高一结束,我的成绩也稳定在了年级130名左右。 步入高二,上学期稳居第一的学霸换班去了实验班,我立志一定要考一次全班第一。在一次全班大换座位的过程中,我迎来了高中阶段不可小觑的“军备竞赛对手”,新同桌和我同为“刷题狂魔”,我们比赛做题,一刻也不敢落下,尤记得最多的时候每天要完成11本教辅资料,回家之后紧赶慢赶学到11:50,生怕别人超过自己,也正是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之下,我全身心投入学习,几乎能够坐稳全班第一的宝座。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邓钦文的作业和批注</font></h5> 学习是一个长线过程,并不是一天两天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记得同学评价我:“别人是追星,出一本专辑买一本;你是追教辅,最新一期总能从你桌上翻到。”在不断刷题的过程中,我更深入地复习了知识点,对于考试题型也有了更好的把握,幸运时,还能碰上一两道原题,找准学习方法后它所带给我的红利让我充满了成就感。我们不应该刻意地模仿别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应当发挥擅长、弥补缺陷,取得总成绩的最高最好。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邓钦文的考后总结</font></h5> 继而,2020年冬天,疫情爆发,几乎全国所有学生都被关在家里进行网课学习。有人说:这样的环境是最考验一个人自觉力的。我也把握住了这一弯道超车的好时机,坚持7点起床,每天正常规律作息,上完课后再听一节网课,刷题作业一样都不落下。我为自己定下<b>“每天完成十件事”</b>的要求,那段时间,我看了更多书,也在娱乐和学习之间找到了更好的平衡点。之前我是没有智能机的,因为父母并不放心把它交给我,而在这样所谓“散漫”的居家式学习过程中,即使手机放在我身边,我也不会试图打开它。当人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毅力时,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之前我的数学一直很差,也因为疫情期间好好复习、预习了功课,返校后第一次考上了120分,这也为我的总成绩进步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在新四军“芒果家族”(可惜缺了小戴童鞋)</font></h5> 高二结束,我面临着是否参加保送考试的抉择。因为是“借读生”但见于平时成绩达标,拥有了一次转学籍的机会。我的班主任老师万老师对我讲:<b><font color="#ed2308">“你应该做最好的自己,走最适合的路。”</font></b>他建议我参加高考,拥有更广泛的选择权,经过高三一年的历练,我也能拥有更强大的应对力、抗压力。于是,我放弃了变更学籍参加保送考试,毅然留在了高考班。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邓钦文荣获新四军“文学之星”</font></h5> 我一直有一颗向上向好的心,渴望去到更好的平台,拥有更好的学习氛围,监督自己不懈努力,这让我产生了调班去往合并后的清北班的想法,但是遗憾的是,年级上并不能开此先例,在另一班级满额的情况下调动学生。十分关心我的万老师联系了各科老师与我交流学习,争取共同克服掉我的瓶颈期。他也同我谈话、沟通,第一时间知晓我的想法,帮我联系年级领导,最终争取到了这一宝贵机会。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邓钦文珍藏的班主任手卡</font></h5> 记得临换班的那天晚上,我的班主任老师在办公室几乎是红着眼眶对我说:<b><font color="#ed2308">“钦文,你一定不要后悔你的任何一次决定。”</font></b>他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开放、包容且勇敢、豁达,他成全我的梦想,也支持我的选择。那一刻,我在心里默默想着,我一定一定会好好学习,回报自己,也回报恩师。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在清北班鏖战的日子</font></h5> 就这样,我成为了年级上三年换班最多次数的人之一,一路走来,<b>从平行班、生涯规划试点班到清北班,我真正懂得了奋斗的意义,也明白了冲锋的难能可贵。</b>在清北班,我被安排在成绩最好的小组,围绕在我周围的几乎全是年级前十名,他们拥有着比我更强的自觉性,对自己学业的了解程度更加了解,除了刷题,我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优秀的同学一起交流、探讨,学习他们的方法,成为更好的自己。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成人礼当天与妈妈合影</font></h5> 后来,周考成为常态,我学着把心态放平,不焦虑、不着急,踏踏实实做好每天要做的事,到最后冲刺阶段,却反而没有了担忧的心理,因为我相信自己基础牢实,应当不会出现过多偏差。学累了,我会和小组同学一起看一节晚自习的课外书,周末也会适当放松放松,尽量以一个最平和的心态去迎接高考。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入学日与爸爸合影</font></h5> <p class="ql-block">  6月9日最后一科交卷铃声响起,当那张雪白的答卷被写满字迹摊开在桌子上等待收走时,我深切地感受到,我的高中时光就这样结束了。它好像是一场盛大的雪,又好像是一弯静谧的水,它好像如此热烈,又好像如此迅捷……不管最终成绩如何,我都做到了该做的事情,“我不后悔我的任何一次决定”。最终,我以610分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虽然最喜欢的语文、历史不尽人意,展示了学习过程中的纰漏,但总算为今后之路铺上了一层良砖。</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与华师校记者团部员合影(一排右5)</font></h5> 如今,大学期间的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转专业进入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攻读华师三大一流学科之一的政治学专业,“路遥知马力”,我们的人生,应当永远向前。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在华师学生社团指导中心的工作证</font></h5> 现在的我再看一眼从前,我会十分感激从前坐累了也要跪着学习的自己,虽然未能如那些十分优秀的人一样进入更好的学校,但我明白,不管身在何处,只要你肯向前走,那未来就一定是康庄大道。<b>“相信自己,走适合的路”</b>这九个字将会成为我最最宝贵的人生箴言,我将带着所有人的鼓励与期待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始终坚信:<b><font color="#ed2308">若你想要幸运,那你就要创造幸运;若你想要奇迹,那你就要成为奇迹!</font></b>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邓钦文同学近照</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b06fbb">三 对话实录</font></b><br></h1> <b><font color="#ed2308">Q1:你爸妈从小对你的养育方式是怎样的?你感觉怎么样?</font></b> <b>邓:</b>我的爸爸是现役军人,妈妈是小学教师。其实他们对我的要求并不算高,我觉得他们是很前卫的家长,几乎在关于我的各个方面他们都持支持与鼓励的态度,从小每个假期他们都会带我去各地旅游,到现为止我已经去过12个国家,国内城市也走访过近大半,也培养起了热爱读书、热爱写作、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在玩中收获,在生活中成长应该是我们家的教育模式。但是“黄金棍下出好人”,小时候也没少受批评(也经常挨我妈打的)哈哈哈,不过我个人觉得打骂式教育是不正确的,容易让孩子产生反叛心理。 <b><font color="#ed2308">Q2:今天的你怎么看都是个“乖乖女”,初中时怎么会做了那么多“出格”的事?</font></b> <b>邓:</b>说实话现在我自己都无法理解哈哈哈哈哈哈哈,可能就是生性贪玩,心思完全没在学习上,加上当时班上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好的很好,差的很差,我和“后半部分”同学玩得很不错哈哈哈哈哈哈哈,有了“同伙”,玩起来可能就更方便了! <b><font color="#ed2308">Q3:高中时期的改变有什么关键的节点或者事情发生吗?</font></b> <b>邓:</b>就是我文章中提到的那次,把二手机带回家玩被爸爸发现,然后第一次看见他大发雷霆,时间应该是在高一上半期考试结束之后。 <b><font color="#ed2308">Q4:作为一名成功逆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通道的“学霸”,你成功的法宝是什么?</font></b> 邓:我个人认为我成绩的进步一开始主要是靠“刷题”。但是在到达了某一分数段之后,全靠刷题就不可行了,在“题海”里面容易让人产生自我怀疑、反复纠结、回忆自己是不是做过同样的题的情况发生,更着眼于题目的表皮,而没有看进实质。后面进入高三又加入了总结、整理,将重心放在母题分析和笔记整理上,就好一点了。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与同学相约看望班主任万老师(2022.1)</font></h5> <b><font color="#ed2308">Q5:你多次提到的高中班主任万老师对你所起的作用是什么?</font></b> <b>邓:</b>一个是外在原因,一个是内在原因。外在就是万老师对我直接给予了特别多的鼓励,给了我很多机会与关注。他帮我修改发表作品、带我参加社会实践、隔三差五都会来问问我最近如何?在我的学生生涯中,除了万老师,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位老师亲手给我写过明信片、小纸条,送过礼物等等,他能够让我切身体会到他在真真切切地关心我、爱护我,非常希望我能够学有所成,他是我人生中最喜欢也最重要的老师没有之一。内在方面,我认为万老师本身就是一位有极高个人要求以及远大志向的老师,我能够从他的身上学到勇于向前、不怕困难、敢于超越的精神,我们都是各自人生道路上的追梦人,他的故事和品德一直感染着我,让我也想努力成为和他一样优秀的人。 <b><font color="#ed2308">Q6: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非师范生,你是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的?</font></b> <b>邓:</b>华师的政治学专业其实是特别不错的,我希望自己能够至少获得本校的保研资格。但是“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也有出国留学的打算,所以我现在也正在强化外语。我为自己规划了三条路径:一是和学校文华工作室(一个教授写作能力,培训新闻素养的工作室)保持长久联系,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报社、出版社从事有关政治新闻的工作;二是出国留学深造,读到读不动为止,然后回国从事教育工作;三是考公务员,在体制内从事与政治和教育相关的工作。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四 给学弟学妹的话</font></b></h1> “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是我不变的追求;“做更好的自己,走适合的路”是我永恒的人生箴言。路途漫漫,道阻且长,唯有坚持与勇毅可以战胜一切。希望学弟学妹们永远相信,<b>现在就是最好的年华</b>,现在的你就是最可以有所作为的你。当你们破出自我瓶颈,会发现浩瀚的宇宙一直在我们的头顶舞蹈,愿你我一生风光月霁,荆棘也开作蔷薇,<b>心怀炽热,不负当年</b>。 <h5 style="text-align: right;"><i>(指导/策划:万勇)</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