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近两年,由于新冠疫情防控处于特殊时期,一直没有选定合适的时机去登门拜访我的高中班主任张老师,尽管我俩同城居住。老先生已八十好几了,身体又不怎么样,好几年不下楼,是名符其实的“宅翁”。壬寅年春节后,想去拜个年,直到正月十五也没能成行。</p><p> “2022年2月15日23时至16日3时,呼和浩特市发现3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常态化防控策略,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集宁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2022〕11号公告》一发出,我意识到:新的变数又出现了⋯⋯而且,微信上还发布了首府这三位“新冠确诊病例”的行程轨迹,要求广大群众自查自报与其密接或次密接的情况;并按相关规定做好向社区报备、自我隔离及核酸检测等工作⋯⋯防控氛围骤然升温。于是,正月十六下午我才电话约好、乘公交车去给恩师拜了个晚年。</p> <p> 两个多小时的触膝倾心,意犹未尽,没能尽兴。不过,见到老人家夫妇身体无恙、一切安好、笑脸绽放、开心爽朗⋯⋯我也就放心了!交谈中,恩师表达了特别知足的心理,老人家发自内心地感恩共产党、感恩新时代。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话语间几度哽咽⋯⋯</p><p> 通过这次交流,我第一次听到了恩师对自己童年的述说一一他来到这个世界十来个月的时候,母亲因病撒手人寰,时为“货郎人”(肩挑货郎担,走村串户巷做生意)的父亲当时不在家⋯⋯后来,姐姐被父亲领走了,命在旦夕的他被姥姥试探着养育。人们都以为这个没娘的娃,活不下来。没想到,他的命真大,竟然奇迹般地留在了人间。不过,谁也不记得他的出生年月,当然也从来没有人为他过过生日⋯⋯1949年,已在内蒙古丰镇落住脚的父亲打听到儿子还活着,于是便托人带话让他从原籍山西忻州来身边念书。当时,还是“战乱年代”,交通十分不便。虽然,忻州和丰镇都有铁路,但闫锡山管控的山西是窄轨,况且因战局动荡,火车早已停运⋯⋯从小营养不良的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一一他在数九寒冬、被人安顿搭乘牛板车,历经半个多月才来到没有丝毫记忆的父亲身边,手脚生了冻疮,险些儿致残。 后来才慢慢知道,父亲头一次续弦的女人,不到两年又命入黄泉了;第二次娶得女人小夫十几岁,是在北京拜师学过技艺的“裁缝”。那年头,有这么一门儿手艺,生活有保障多了。再加上父亲因念过几天“私塾”,也算“有文化的人”,跟着老家的师姓掌柜来到丰镇经商一一做了人家的“帐房先生”,生活肯定比下有余了。他也被送入丰镇马桥街小学一一开始了“正常人”的生活。</p> <p> 搞笑的事情又出现了:谁也说不清他几岁了!只好推断一一应该比姐姐小吧。小几岁呢?三岁还是两岁?最后,敲定按小三岁定吧。生母逝世的时候,姐姐早就吃上饭了一一算大孩子、好拉扯啦,父亲续弦的时候始终都带着姐姐,姐姐是有生日的。于是,我的这位恩师就按1939年出生算了。至于生日,他一直是随便填写的,不知何年何月才稳定地记作11月11日,是农历还是公历?任由别人理解去吧!反正,现在的户口本与身份证是统一的,至于档案里的情况,那可能就有笑话儿了。不过,档案中各种表格信息的不一致,不是因诚信的原因,只能算作“特定时代的烙印”吧!</p><p> ⋯⋯</p><p> 我的这位恩师,告别了苦难的童年以后,就迎来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新生活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他在丰镇读完小学又考进了丰镇中学。后来,随着父亲供职字号业务拓展到了集宁,他们家也来到集宁九龙街定居。“公私合营”后,其父由旧职员成了新中国的一位商业职工,他进入集宁一中读高中。1959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享受国家的“免费教育”;四年后即196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商都中学,1984年调入集宁四中,1999年到龄退休。安享晚年⋯⋯</p><p> 老人家拿起自己的手机,兴奋地告诉我:这是春节后侄儿媳妇送得“大礼”。我接过来一看:运行内存32GB,总容量128GB。虽然认不得英文字母,不知道是什么品牌,但我相信这是一部价值不菲的机型,实属“大礼”。师母说,有俩个小叔子少年期间父母双亡,是我们夫妇一手操办、帮他们成了家⋯⋯因为生活负担重,把自己生下的二姑娘送了人。所以,同父异母的小叔子及其子女都挺有良心,逢年过节总忘不了这份亲。张老师接过话茬继续说,这个侄儿媳妇是呼和浩特市一家口腔医院的应聘医生,月薪三万⋯⋯眉宇间留露出一种发自肺腑的自豪感、幸福感!</p> <p> 我知道,恩师夫妇一辈子诚实、善良、厚道、节俭⋯⋯老先生不沾荤、不吃蛋,生活宁平、饮食清淡,除了吸烟以外没有其它不良嗜好;师母念书不多,但勤劳、豁达、聪明,人缘儿特好,是典型的贤妻良母。</p><p> 恩师从高一年级后半学期开始,担任我们班的俄语课;高二年级时任我的班主任(我是班长)⋯⋯我参加工作后,我俩还在同校共事三年。1985年我们夫妇俩同时调入集宁一中后,走往一直很频繁;我退休后,拜访、看望恩师成为了常态。每次登门,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尽的事⋯⋯情絲绵绵永续!</p><p> 谈兴正浓时,接到我老伴儿的一个电话。她觉得该回来了,问我在不在返回的路上。师母要给我煮饺子⋯⋯我只好告辞!</p><p> 进家门后,看到老师发给我的微信,很是感激!连忙回复:年,拜得晚了!时间很仓促,好多话还没来得及说⋯⋯看到您还健康,我就踏实了。望您保重,祈福二老健康、快乐、平安!</p> <p> 说实在话,八十四岁高龄的恩师,思维依然敏捷,而且还能玩手机,写诗撰文⋯⋯是微友中的活跃分子;身体虽然清瘦,弱不禁风,但并无大碍。真乃楷模耶!。 </p><p> 衷心祝福恩师与师母:恩爱恒久、幸福永远!</p><p> 2022/02/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