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西北行

天天想乐

高昌古城旁侧山岗我们夫妇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r data-filtered="filtered">大舅哥家住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心里惦记一直想去看看。得知雾凇旅行社开通了西北游专列,立即报名跟团游。媳妇德云和妻妹德平,我们一行三人随同五百多人旅游团于九月五日从吉林市出发浩浩荡荡向西北进发。这是十七年前的2005年的事,当时我们俩都退二线赋闲在家,时间充裕。选择火车跟团游,也是因为省心省事,走走停停,慢慢悠悠地别有一番意境。第一站是呼和浩特附近的希拉穆仁草原。说是草原,都是些贴地皮生长的碱草,完全不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晚上在仿真蒙古包住宿,虽然简陋些,但是十几个人挤在茫茫荒野漆黑夜中的帐篷里睡觉,也别有一番新奇和趣味。第二站是敦煌市的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壁画和雕塑令人惊叹,不愧世界级的人类瑰宝!鸣沙山足够规模巨大,但并没听到沙的鸣叫。月牙泉不过是个不起眼的水泡子,其稀奇之处是处于沙山包围之中,却长久保持一湾清水,而不被沙子填平。第三站是吐鲁番市。脑子里的吐鲁番最低地方的海拔-157米,夏季平均气温摄氏40度,是真正的中国火炉。但实地看到满眼翠绿,瓜果飘香。尤其葡萄沟景区成片的葡萄架串串葡萄晶莹饱满,让人垂涎欲滴。在一家维族院落,主人特意为招待我们切开的大西瓜鲜翠粉嫩,甘甜如蜜,年近九十的老伯看中我们一位年轻姑娘团友,拽着手商量让姑娘嫁给他,家人悄声说老伯已经结过七八次婚了,千万别答应,否则他会当真的!令人啼笑皆非。坎儿井是个印象深刻令人惊叹的大风景。导游说,吐鲁番这里是个盆地,年降雨30多毫米,年蒸发量2000多毫米,是个极度干旱的地方。为抗旱,当地民众在2000多年前开始修建坎儿井。就是把周围山上,也就是祁连山、天山流下来的雪水,用暗渠、明渠和竖井等连接起来,利用盆地的地势坡度自流引到农田灌溉。目前共1237条,总长5000余公里。吐鲁番之所以称为绿洲,应该完全归功于此。我们沿着坡道走进一个坎儿井底,只见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我喝个痛快,又灌了一瓶留着。另一个景点是高昌古城。据说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曾是西域一带重要的商贸和文化中心,后来不知何故成了废墟。我们走进看到的,只是满眼的由黄粘土垒成的断壁残垣和被拉游客的驴车搅起来的灰尘。令人称绝的是笔直高耸的土墙,有些高达十几米,竟然这样存在了二千多年,这在东北家乡简直不可想象,一场大雨足以夷为平地。同行的一位年长团友,内急不忍寻个墙根方便被保安发现,立即抓住并找来领导急头白脸地要求追究责任,开始大家以为是刁难整事情,我们一起围上去声援,一番争吵后才搞明白,原来这里的一处高墙,曾因为一泡尿导致倒塌了,所以这里告示严谨随地小便的。最后因为老团友的尿量小,观察一阵后并没引起可怕后果才作罢。快到乌鲁木齐市区的时候,路过风力发电基地。在一座山的漫坡上象树林似的矗立着上千个大风车。风车的塔身高足有50米,叶片长至少30米。在夕阳的映照下一片银白森林格外壮观美丽。据说每个风车造价一千万,光靠这个风电场满足供应整个乌鲁木齐市用电还有余,可见效益巨大。晚九时,车开进乌鲁木齐市区。市区霓虹闪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国际大都市的景象。这繁华夜景把一路荒漠带给大家的苍凉感一扫而光,大巴车里立即活跃起来,间或传来团友们抑制不住的赞叹声!大舅哥从我们进入新疆界就保持热线联系,差不多没隔一小时就询问一次所在位置,急于相见之情可见一斑。进了乌鲁木齐市,确定了未来两天我们住宿宾馆和行程后,立即向他报告。同时约定她们姐俩未来两天完全离团,我视情况跟团活动。和导游小高办理好离团手续后,二侄女冬冬开着自家新买的日本丰田轿车一家三口接我们到大舅哥家。大舅哥名德盛,虽年逾花甲,仍然高大帅气,豪爽睿智。他于六十年代初吉林铁路经校毕业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到新疆支边,与玲珑娇美的嫂夫人相遇结婚,养育两女一男孩。几年前从乌鲁木齐铁路设计院纪检书记任上退休,三个孩子也全部结婚成家。大舅哥家在铁路住宅小区二楼,120多米,装修精致,宽敞明亮。我们车一到,哥嫂和大女儿维维一家,小儿子龙龙一家,早早迎在楼下。经过兄妹久别重逢的亲切叙谈,即到附近一家很特色的维族饭店享用接风酒饭,边喝边说到很晚才歇息。次日,因为团队7点吃饭,八点出发,所以大哥六点叫我起床步行送我到团队下榻的旅店房间。我们当天游览的第一站是天山天池。感觉比长白山天池略有逊色。下午到大巴扎游览和自由购物。晚上维维两口子做东在一家有歌舞音乐的豪华餐厅宴请我们。席间,一支维族女孩舞蹈队跳舞助兴,从未亲眼见维族姑娘跳舞的我大饱眼福,舞美人更美,维族姑娘个个身材高挑,肤白貌美,服饰艳丽,尤其纤细小蛮腰真的是盈盈一握,连我这老朽也不自觉地眼前一亮。晚上我回旅店住,次日随团游览南山牧场,午餐后到火车站候车返程。临近开车时,大哥和冬冬送她们姐俩来火车站,后来冬冬丈夫武自力也赶去送行。亲人情深,难舍难分!火车轰鸣了!我们带着哥嫂一家人的浓浓亲情和对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的美好观感挥手告别了!返程第一站是嘉峪关,这是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那高大厚实的内外城墙和巍峨气派的亭台楼阁,不但显示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深远,也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站在城头瞭望四周,心头不由闪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白云孤城的词句。最后一站是银川市区和沙湖景区,看到一派草木葱茏,水源丰沛景象,由衷感叹塞上江南的美誉不虚。整个西北游全程行程5000余公里,途经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九个省市区。历时13天,其中车上住7宿,旅店住5宿。参观游览六个城市十二个景点。正所谓“一路颠簸一路歌,有苦有累有快乐。”这次西北行,虽然属于“走马观花”,但是不但实地探访了大舅哥一家亲人,践行了长久以来的心愿,也亲身领略了大西北的奇异风光和民俗。出发前雾淞旅行社的老总胡庆余告诉我们到大西北会看到另一种风光美——“凄美”,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实地走了一遭,证明所言不虚。“凄美”,是指凄凉之美。“凄凉”和“美丽”这两个含义相左的词,在大西北被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西北的凄凉源于缺水。从车窗看去,进入甘肃地界以后,一路别说像样的江河湖泊,连流水的小河沟都极难见到。据导游说,这里由于纬度、高原和远离海洋的关系,年降雨量只有几十毫米,而蒸发量却上千毫米。由于水很少,各种动植物存活很艰难。铁路沿线方圆几十里、几百里的无人区是一望无际的生长在沙砾或红褐色粘土上的瘦小的碱草和七扭八歪稀稀拉拉的老杨树,横亘在远方似云似雾绵延不断的阴山、贺兰山顶着或宽或窄的皑皑白雪阻隔着来自北方的冷风,间或看到笼罩在茫茫苍穹下的原野上,几只野驴静静地啃吃着什么,几只野骆驼分散地站在各自选定的沙包上凝望着被夕阳抹红的天边,车厢外面仿佛一片寂静。此时此景,脑海中常能闪现出广袤、寂静、淡雅和原始这样的词句。在过了宁夏之后的数百里路上,我几乎没看到村屯人家。当忽然见到一位背着工具包在铁路旁巡逻的护路工人和一辆坐满男女奔跑在铁路旁荒野上的驴车,竟然令我们兴奋得叫了起来。那时真的觉得人在这里太珍贵稀缺了。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沿线连绵不断广阔无垠象波浪起伏着的原始大沙漠和矗立在沙海中高大的沙山。沙山是由绝对纯净、细小、均匀的沙粒组成,在晴朗无风的蓝天映衬下显得分外安静和乍眼。对我这个只看过建筑工地大沙堆的人来说,偌大的沙山真是超乎想象!新疆的同胞,无论男女差不多每个人的脸上都留有风沙干旱的印记,可是当目睹了吐鲁番的坎儿井、庞大的风电基地和葡萄沟公路两旁原野的苍葱翠绿,再看到乌鲁木齐市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谁都会从心底里对新疆同胞们油然而生敬意,因为正是他们用自己汗水和生命在荒漠中创造出了奇迹和神话!可以说“凄美”,这个与干旱相伴生的美丽,就是对大西北那无人工刻意雕琢无大红大绿装饰的广阔淡雅之美、雄浑寂静之美和自然原始之美的真实写照!也许正是这奇特的美丽赋予了大西北不同凡俗的魅力!<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哥嫂给我们接风。中间是哥嫂,我旁边是武自立,左一是维维。 冬冬领孩子和媳妇妻妹在一起 媳妇在希拉穆仁草原上。 我俩在鸣沙山。 我在葡萄沟景点。 莫高窟大门前的我。 我俩在嘉峪关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