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旧镇镇秦溪元宵民俗活动

南方蓝

秦溪村亦作“前溪”,是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旧镇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秦溪村位于旧镇镇西部鹿溪下游,距镇政府所在地只2公里,西邻石桥村,东邻郭厝村,南临鹿溪,隔溪与梅宅村相望,北隔寨仔山与林美村高林社为邻。 秦溪东侧的旧镇,则是闽南著名的海港古镇,北宋初就作为港口,政府在此设立专门管理船舶和盐务的机构,从此成为闽南地区海外交通的重要窗口,具有繁荣的商贸气氛和独特的文化环境。同时旧镇也是历代兵家争夺的要地,很早就在这里建有旧镇城,城南侧临旧镇港,正处于鹿溪汇入大海的喇叭口处。 惠王庙,祀广惠尊王谢安,庙为两进三开间结构,颇具规模。谢安,字安石,号东山,东晋孝武皇帝的宰相,太元八年(373年),指挥著名的“淝水之战”,打败强敌前秦苻坚,使东晋转危为安。据《漳浦县志》载:“谢东山庙,浦乡里在处皆有之,相传陈将军自光州携香火来浦,五十八姓同崇奉焉,故今皆祀于民间。” 元霄日,天一大早就要扛着元帅爷公(谢玄),由少年儿童举着彩旗前面开路,后面跟随的人敲锣打鼓(近年开始只敲锣),到当年新婚和生男孩的家门前接受竭拜,每户均备有花生炒豆绊红糖,糖果等供品奉祀,俗称打上元。 以新婚的为先,生男孩的为后,又根据辈份、年龄的大小顺序排列。打上元的都要包红包给元帅爷公,数目由各户自愿,款项集中起来除一部分分给扛尫的,余统一交庙会作为公益费用。事后,各家将花生豆及糖果等分送邻居品偿。 元宵当晚,每人准备一至二支火把,火把用竹片做成,劈成三片缠上纸,浇上油,一般可点燃一小时左右,于傍晚集中于祠堂内,关闭祠堂 。聚集于祠堂天井中,至六—七点左右,三声铳响,由丁头,丁二(每年元霄后生的第一个男孩为灯头,第二个出生的男孩为丁二)。 由祖公龛引出烛火,点燃祠堂内其他人的火把,开祠堂门,冲出祠堂大门,向秦溪庙大埕出发,与等候在庙埕前族人汇齐,扛上的王公(谢安)王妈,元帅公(谢玄),太保、太史公、四大人等神像,打着锣鼓,扛上元帅(谢玄)神像,举着彩旗,高叫着“摇尫落埭”,从溪边堤岸(现为水泥路)走去,称为巡境。 绕村一周后回到祠堂前,重新放起鞭炮,点燃预先准备好的稻草,每个人均跳过火堆三次,以祈求一年平安顺利。<br><br> 事后,执火指导的人把火指导带回家中,先放于灶门内燃旺后,取出插在厝前继续点燃至完,以示一年兴旺发达,扛神像的青年轮流跳起火堆,称跳火马,其时鞭炮声,呐喊声,锣鼓声持续一二小时,最后神像扛入庙中按次序上殿,三声炮响,整个仪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