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诚信文化》</b></p><p class="ql-block">虎年春节前夕,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报道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千辛万苦、千里奔波、生死接力为他们所欠每位农民工的工资一一“送薪到家”、“送薪到人”的消息。这一诚信壮举,像天宇传来的一声春雷,震撼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直到今天,全国各主流媒体,对孙氏兄弟的诚信精神赞扬有加,不绝于耳,反映了当下人民群众敬畏诚信、呼唤诚信的最强音。</p><p class="ql-block">随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追授为送薪而遇难身亡的孙水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授予弟承兄诺,宁肯自己吃尽千般苦,不让他人一时忧的孙东林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奖章。(《人民日报》3月27日要闻版)。这一来得正逢其时的褒奖,高度肯定和评价了诚信模范的善行义举,彰显</p><p class="ql-block">了新型农民的诚信美德,展示了新</p><p class="ql-block">型企业家的光彩风貌。</p><p class="ql-block">孙氏兄弟的诚信精神具体的体现了:重承诺,守信用。言必行,行必果;救人危难,舍身亦在所不惜;施恩于人而不矜夸耀,不图回报;仗义疏财,赈穷济困;看重节操,爱惜名誉,敢于为义献身;保持独立人格,不尊强崇横,不依于强,欺凌孤弱。</p><p class="ql-block">这6条传统诚信美德,源自于司马迁(前145一前90)的《史记游侠列传》,虽然是两千多年前专传写照,但最贴切的符合孙氏诚信兄弟的精神实质。</p><p class="ql-block"><b>(一)</b></p><p class="ql-block">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其他三个国家一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相比,中国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历史的国家,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长达四千多年。</p><p class="ql-block">中国也是世界文化的发祥地和传统道德的“王国”。在四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潮起潮落,经过无数次的冲刷和筛选,冲去了不该留下的东西,积淀了不该冲去的东西。我们的祖先,不但创造了世界上无法与之媲美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也创造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宏博、丰富、完美、</p><p class="ql-block">系统的道德资源和传统美德。悠久的历史证明,中国传统美德,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成为光芒四射、永恒于世的另一座“长城”——精神长城;成为凝神聚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成为“中国独创”的国粹、国宝、国魂、国脉;成为中华民族永远前进、生生不</p><p class="ql-block">息的永动机全世界仰慕,全国人自豪的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立于世界之林前列的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考据历史,中华传统美德始肇于尧、舜、禹或更早。但把中国化的道德资源加以理性化并整合为一体的,非孔子莫属。</p><p class="ql-block">孔子(前551—479年),是儒学的创立者,是“中华文化的中心”,“自孔子以前数千年的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的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国学大师柳诒徵《中国文化》(上),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226页)</p><p class="ql-block">孔子学说,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经济、伦理、美学、文学、音乐等,但中心思想是一个“仁”字。以“四书”之首的《论语》为例,孔子论“仁”就多达109次。(唐明贵《论语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5页)。仁,在万余言的《论语》中是贯穿始终的。如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者惠人:克己复礼为仁、志士仁人等,仁在道德大系中的统御地位不可撼动,它对引领整个社会的教化,对涵养民族精神,发挥了核心价值作用。</p><p class="ql-block">但是,“天人合一”过于哲学化,宽泛化,守行难尊。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1017—1073年)提出了“以诚为本”的道德本体论,他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通书·诚下》)。“以诚为本”的特点是具体化、对象化。由诚而行,可以引申为:诚仁、诚礼、诚信、诚善、诚智、诚义。如何实现“以诚为本”呢,周敦颐给出了结论:“无妄,则诚矣”。</p><p class="ql-block">但是,孔子的道德规范堪称庞然大系,以仁为主,包括《中庸》(《</p><p class="ql-block">中庸》又包括中和、中正、中仁、</p><p class="ql-block">中道,即中在天下之道,庸在天下</p><p class="ql-block">之理,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一部《中庸》,超出了“诚,”的天界。除此之外,《论语》还包括:慈、孝、忠、悌、信、友、敏、惠、敬、礼、义、智、勇、宽、温、良、恭、俭、让、廉、耻、逊、和、合、善、正、爱、美、庄、公、志、刚、恕等等非常多的道德德目,周敦颐未能全其貌,概其宗。所以,汉代著名学者贾谊(前200—168年),在其《新书·道术》中,根据《论语》中的对应关系,如正负、是非、善恶、美丑、真伪组成56组派对,以利于行。但贾谊的56组关系也有缺</p><p class="ql-block">点,那就是过于纷杂、漫无重点。</p><p class="ql-block">后来,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四书</p><p class="ql-block">章句集注》的作者朱熹(1130一1200),对孔子学说进行了总整理、总整合,指出:“百行万善总于‘五常’,‘</p><p class="ql-block">五常’又总于仁”(《朱子语类卷</p><p class="ql-block">六》)。朱熹比较准确地为“本”“源</p><p class="ql-block">”定了位、定了性,得到广泛的认同</p><p class="ql-block">。那么,“总于仁的五常”是什么呢?朱熹说:“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就是定型化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传统美德的定型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千锤百炼始得成熟化、常态化,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资格”;是道德总汇的基础部分和最低底线,具有普遍性和普适性。</p><p class="ql-block">这五种德目,把美德贯穿到一个人</p><p class="ql-block">的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贯穿</p><p class="ql-block">到中华民族发展整个历史过程,具有永恒的核心价值。</p><p class="ql-block"><b>(二)</b></p><p class="ql-block">在五个德目中,为什么只讲“信”,不讲“诚”呢?诚与信,在历史上特别是汉代以来,是合二为一的。</p><p class="ql-block">◎东汉的班固(32—92)在《</p><p class="ql-block">白虎通德论·性情》中说:“信者,</p><p class="ql-block">诚也。专一不移也”。这是“独尊</p><p class="ql-block">儒术”的白虎通会议确定,班固</p><p class="ql-block">整理的。</p><p class="ql-block">◎东汉许慎(58—147)在权</p><p class="ql-block">威性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也,</p><p class="ql-block">从人从言”,“诚者,信也,从言成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p><p class="ql-block">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这</p><p class="ql-block">里的“凭”专指做人的标准。)</p><p class="ql-block">◎“德义诚信,国之大纲”(《贞观政要·诚信》这里的“大纲”</p><p class="ql-block">专指国家的根本纲领和国策)。</p><p class="ql-block">◎“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p><p class="ql-block">”,“无诚信,为上则国败;为下</p><p class="ql-block">则危身”。(引自唐书·魏征传》◎“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信者。言之实也”,“人道惟在忠信”,“不诚无物”“人若不忠信,如木之无本,如水之无原(源),更有甚(者)!一身都空了”(《朱子</p><p class="ql-block">语类》)从这些(还有更多)哲言、古训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看法:诚与信,是互训互用的(汉降以来已定</p><p class="ql-block">型为独立的词汇)。诚与信,直接</p><p class="ql-block">关系国家兴衰存亡;关乎每个人的</p><p class="ql-block">成败、生死。诚与信,对任何人都</p><p class="ql-block">是管用的,没有特殊人,没有例外</p><p class="ql-block">事。诚与信,总体看,是义务,是责</p><p class="ql-block">任,是行动,是“五常”之果。</p><p class="ql-block"><b>(三)</b></p><p class="ql-block">地球是转的,世界是平的。</p><p class="ql-block">孔子生于中国,但儒学属于世界</p><p class="ql-block">。人类的智慧是没有国别、国籍限制的。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思想,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处理国家关系的“黄金定律”或“黄金规则”,用五种文字悬挂于联合国的大厅里,成为各国的“国法”。“正心、诚信、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观念,被一些国家写进教科书。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孔子教育奖”。在2007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8年的时候,把这一奖项授予美国“幼儿阅读推广计划”组织和尼日利亚非政府教育机构。这一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教师节”,并为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分别定为“教师节”。亚洲许多国家建立了“孔庙”,世界50多个国家强化了儒学研究机构,60多个国家创办了孔子学院。2007年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召开,一致通过大会章程和发起国宣言,成立了常设机构。</p><p class="ql-block">孔子是当今世界最红人的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伟人。90年代,孔子被全世界评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四位文化伟人之首(孔子、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中国重视孔子,世界也重视孔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1世纪是</p><p class="ql-block">“物质”加“智慧”的世纪,也可以</p><p class="ql-block">说,是“智慧”竞争的世纪。科学家们的论断:智慧的因素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前途,决定人类未来的命运。1988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奖者国际大会。</p><p class="ql-block">大会讨论了21世纪科学发展和人</p><p class="ql-block">类所面临的环保、艾滋病、人权</p><p class="ql-block">等诸多重大问题。1970年诺贝尔</p><p class="ql-block">物理学奖获奖者、瑞典著名科学家</p><p class="ql-block">汉内斯·阿尔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p><p class="ql-block">发表了精彩演说,结合他的科研</p><p class="ql-block">生涯和读儒学的体验,得出这样</p><p class="ql-block">的结论:“21世纪,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p><p class="ql-block">孔子的智慧。”这次大会共有75位获奖者参加,其中52名科学家做重要发言,大家得出16项共识,并成为大会宣言,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阿尔博士的上述名言。</p><p class="ql-block">如果追根溯源,世界各国在古代,特别是中古以来都有学儒的历史。后于孔子的世界三大宗教的教义包括基督教的《旧约全书》《新约全书》《圣经·出埃及记》、佛教诸经的“五戒”“八戒”“十戒”的专条(第四条)都规定了“不妄语”,并吸取大量“诚信”“</p><p class="ql-block">友爱”“诚实”“忠实”等儒学思想。纵观儒学的传播历程,世界上许多人可以不信仰某种宗教,可以不接受某一主义、某种学说,但没有拒“仁、义、礼、智、信”这传统美德于国门之外的,如果世界没有共同的信条,就没有真心的朋友和盟友,也不会产生双方都能接受的宣言、条约、协议、规则等。科学家们的论断是正确的。当然,儒学也不能全盘接受,其中不对的地方应当批判,比如把“女人与小人并列”,视为“难养也”,是不对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