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不是文艺演出的留影,而是一幅难得的、模仿炊事班慰问演出、用于美术创作的素材照片,也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p> <p class="ql-block"> 照片拍摄于1975年,吹木棍的是我,抱着枕头当手风琴的是炮九师宣传科长陈鸿志,表演者是炮七十五师当年刚入伍的焦亚新,看演出的二位战友是耿占雄还是边安平,我已记不清楚了。</p><p class="ql-block"> 青春总是最美好的,因为那时我们的血最热,尤其在那物质匮乏但精神富足的时代,追求混合着彷徨,付出伴随着喜悦。</p> <p class="ql-block"> 1975年初夏,为了繁荣部队文艺创作,南京军区炮兵在高楼门招待所举办美术创作学习班,培养部队美术骨干。炮兵所属的炮九师、七十五师和六十六师共有十几位干部战士参加,其中有我和老乡傅孝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 我入伍的的第一张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我没学过美术,更不知道创作是怎么回事!能参加学习班,得益于我对美术感兴趣、连队的墙报办得好。</p><p class="ql-block"> 机遇是重要的,感谢六十六师文化干事周国岩,是他慧眼如炬,调我去了学习班,我的生命中便有了美术的“缘”;也因为部队的培养,由此改变了我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 炮兵招待所的东南角有二栋民国时期的小洋楼,学习班就安置在这里。我这个农村兵,第一次走进大城市,第一次住进别墅,心里是震撼的,视界大开,且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 部分学友在居住的别墅前留影,后排右一是我。</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在这里学习生活了四个月,知道了美术作品有国画、油画、版画、粉画、水彩等诸多画种之分,知道了绘画有临摹、写生、色彩、透视等基本功需要练习,知道了创作还需要把握主题、构图、意境、造型等艺术表现手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小楼的灯经常亮到深夜,</span>我们除了没日没夜的画画,就是经常流连于书店、美术馆和南京的名胜古迹。我就像一棵久旱的禾苗,拼命地吸收着水分和营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晚饭后的散步,鼓楼地区的大街小巷,不仅留下了我们轻快的足迹,也留下了老兵绘声绘色的奇闻异事,如南艺自杀案、许世友的武功、汤山炮校国民党的地下室、鸡鸣寺神秘和尚……</p> <p class="ql-block"> 部队生活是我们创作的主题,画人物不懂人体结构和解剖,就无法处理造型和衣纹。我们这些菜鸟,只能临时抱佛脚,这才有了第一幅充当模特的摆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张照片是浩然来给我们讲文艺创作课后的合影,后排右三是我。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是我喜欢的小说,他当时的身份是《红旗》杂志总编辑,名声显赫。陪同的有军区文化部美术创作室的著名画家陈其(前左一)、张光涛、姚于慧(前右一)等。</p> <p class="ql-block"> 春华秋实,四个月的愉快时间转瞬而过,我从一个懵懂青年,成长为有能力回馈社会的军人,离不开战友和领导的悉心指导,也离不开部队的大环境。一同参加学习班的那些战友,后来大多成了名噪一方的画家。</p> <p class="ql-block">《警报响了》套色木刻 1975</p> <p class="ql-block"> 在这期间,我创作的套色木刻《警报响了》,参加了军区和全军美展,并入选《南京军区美术作品选集》。虽然我现在很少画画,但那段岁月给我注入的美术基因,为我后来涉猎广告、园林、雕塑、装饰等领域奠定了基础。感谢部队生活,感谢美术学习班。</p> <p class="ql-block"> 万木葱郁谁为树,</p><p class="ql-block"> 一缕真情曾作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是后来创作的部队题材的木刻作品《战斗间隙》。</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