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阅读赋能教师职业发展,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阅读涵养教师生命气质。为营造浓郁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回民小学成立教师读书交流工作坊,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读书交流、撰写读书感悟、开展读书论坛等方式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阅读帮助教师完善专业知识、生成教育智慧,让读书成为教师的</span>一种爱好、一种习惯、一种健康的生命状态。</p> <p class="ql-block">著 作:《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p><p class="ql-block">编 著: 李镇西</p><p class="ql-block">分享教师: 房 燕</p> 读者简介 <p class="ql-block"><b>房燕</b> :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现担任回民小学五年三班班主任及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从教27年多,她活泼开朗,热爱学生,爱心教育彰显在她的工作当中。曾获得凌源市“爱心教师”、朝阳市“师德标兵”、<span style="font-size:18px;">朝阳市级“骨干教师”、优秀中队辅导员等荣誉</span>称号;执教的课曾获辽宁省、朝阳市级优秀课;撰写的论文先后获奖并发表。她<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忘</span>初心,热爱自己的选择,保持一颗童心,用心融入学生,她的世界里孩子们永远是的快乐的主角。</p> 开篇语 <p class="ql-block"> 宠辱不惊,闲看书卷奥秘,去留无意,漫随书卷人生。阅书,读己,追随心灵的净土。大家好,最近我读了《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这本书,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的阅读感悟。</p> 作品介绍 <p class="ql-block"> 《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一书是李镇西老师送给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成长手册,本书汇集李老师对教师阅读、写作、育人、自我提升的思想和感悟,并收录来自各地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解决方法、学生行为、青少年心理的真实记录,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p> 读书感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抛砖引玉结朋友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养性修身育花蕾</p><p class="ql-block"> -读《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有感</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本书名,相信许多老师都想得到答案,好教师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我也是带着这种好奇心,走进书中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 一章章读着,一页页记着,不知不觉理解着,感悟着,也自省着,反思着……</p><p class="ql-block"> 李镇西老师的“四个不停”、“五个一”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感慨万分,更让我不自觉反思自己。扪心自问,自己做到了哪一点呢?</p><p class="ql-block"> 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谓之“四个不停”;每天坚持上好一堂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谓之“五个一”。</p><p class="ql-block"> 关于阅读,李老师如是说:应该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形态,或者说成为生命的呈现方式之一。不阅读,无以生。阅读的目的,不是用别人的知识塞满自己的大脑,更不是让别人的意志,主宰自己的精神,而是让智慧荡涤灵魂,用文明点燃思想,让自己拥有辽阔澄明的胸襟和一颗自由飞翔的心。</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谈到,“现在教育最令人忧虑的现象之一,是有的教书人不读书。”是在说我吧,我就是这样的教书人呀!是的,我也曾经历过“小学无书读,中学无空读,师范无心读”的日子,可以说,工作之前除了几部中外名著,阅读天地几乎是一片荒芜。工作以后呢,阅读的书籍也是少得可怜。</p><p class="ql-block"> 读了这本书,从李镇西老师的讲述中我找到了坚定阅读的动力:坚持读书,所有读过的书都会化作精神养料,不必管读的书用不用得上,记不记得住,因为始终都会化成营养,滋养着我们的身心。是的!我要让阅读成为第一需要,向着这个境界,我要出发,不懈努力,努力让阅读成为习惯,努力让阅读陪伴自己成长!</p><p class="ql-block"> 阅读不够,我的写作更不够!</p><p class="ql-block"> 书中李镇西老师如此鼓励我们:每位老师都能写出好文章!他指出,一线教师的写作应以生动,鲜活的教育实践(案例)见长;教育理念可以朴实的阐释;教育情感,可以被诗意地抒发;教育过程可以形象地叙述。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哪怕仅仅是记载自己每一天的教育故事,都是很有意义的,如此坚持三五年,任何一个普通教师都可以成为教育能手乃至教育专家。</p><p class="ql-block"> 然而实际上的现状是:工作中的我们总是感觉没什么可写,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李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做为普通教师,我们可以写这些:</p><p class="ql-block"> 记录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火花:一次联想,一次顿悟,一个念头,一缕思绪……都可以用随感,格言的形式记下来。</p><p class="ql-block"> 教育笔记:在课堂教学,学生教育或班级管理中成功或失败的做法,对学生的跟踪教育等。</p><p class="ql-block"> 教改实验报告,学生心理调查报告,班主任工作总结等材料。</p><p class="ql-block"> 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写成的相对比较正规的论文。</p><p class="ql-block"> 我手写我心,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人都是有思想的,在教育生涯里,总有感人的故事值得讲述,总有一些触动心灵的感悟需要记录,我们总会对某一问题有反思等等,这时候我们应该写下来。而我们很多老师的实际情况是,在教学工作中记录少,总结少,反思少,以至于一提笔,思路上素材少,语言匮乏,甚至抓耳挠腮,不知所云。</p><p class="ql-block"> 由学习李镇西老师一人,进而认识、了解了一群优秀同路人。《不负此生最美的遇见》、《读书带给课堂无限可能》的任秀波老师;《教师写作的七个无关因素》、《是铁“西粉”亦是痴“爱人”》的黄建军老师;《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有迹可寻》、《成长要自助也要他助》的李素怀老师等等。</p><p class="ql-block"> 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件件刻骨铭心的故事,一段段破茧成蝶的求索历程,一次次教学生涯中心灵的碰撞和共鸣,给了我一次次的思维冲击。自己也为教育同路人呀,我的追求在哪里?我的教育生命又体现在哪里?面对巨大的差距,我该怎么办?向优秀同路人学习,别无选择!</p><p class="ql-block"> 怎么学?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主要是学习其教育思想,而不是机械的照搬其方法,要努力使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我所用,也就是与自己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将别人的精华融进自己的血肉……</p><p class="ql-block"> 看着书中那么多老师,动辄几十万字的笔记,我真的汗颜,要知道那些优秀教师的笔记也是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积累起来的,绝非一蹴而就。而我们大多数教师平时总是想法在飞,行动却原地不动,在“以后再说吧”、“明天再说吧”的自我安慰下,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于是,和优秀教师的差距也就无形中拉开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既然道理都懂,那么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只要想进步,那就从多读书,多动笔开始吧!</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 书读完了,合上书本,其实心情是很低落的。回顾过去的教学岁月,虽然也付出了,也踏踏实实做了,但是却感觉收获甚微,缺少什么……缺啥呢?缺乏思考,缺乏阅读,缺乏写作,更缺少工作的创新与动力!今后自己要怎么做?就用书中吉林蛟河的乡村教师张秀梅老师的一段话,作为自己的动力吧!</p> <p class="ql-block"> 是的,我要从改变自己做起,努力做最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