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日前,在《2022年空军原高炮五师老战友网络春节联欢会》上,陕西籍战友李党生演唱的秦腔《三滴血》中《祖籍陕西韩城县》片断,引起网上好评如潮,特别是我国西北部的五师战友大呼过瘾,多次要求重播李党生的演唱的秦腔。根据战友的请求,现将“高老五”战友春晚上李党生演唱《三滴血》中《祖籍陕西韩城县》精彩片段回放,并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陕西地方戏种非物质遗产文化“秦腔”及李党生台前幕后的故事,希望你能喜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除了西北人对秦腔的狂热外,其他省份地区的战友也对秦腔产生了好奇和喜欢,为了弄懂秦腔历史渊源,如何欣赏秦腔,小编专程打电话找到了陕西渭南郭厚智战友、也是一名资深的秦腔爱好者,请他谈一谈秦腔。他说,秦腔是陕西地方戏,受到西部地区的广泛喜爱。当然,在全国各地也拥有忠实的戏迷。秦腔是用陕西话唱的,有着陕西本土语言的特色,这种语言特色有极强的感染力,情绪的暴发力。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秦腔用普通话来唱,字正腔圆的话,一定缺失了一种地方的美。因此,大家在欣赏的时候,可以掌握一些特殊的陕西地方语。例如,鞋念成HAI等。秦腔有自己的味道,不能孤立的欣赏,因为戏曲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文化就是历史(过去人的人生)和现代(在世人的人生)的交相辉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作为地广人稀的黄土高原上生长的艺术,秦腔的第一个特色是豪放,类似好汉歌的感觉,我们当地唱的最多的一段戏就是“祖籍陕西韩城县”,男的爱唱,女的爱唱;年老的会唱,年经的会唱;拉的、弹的、吹的能唱,敲的、打的也能唱;不但人人都可以独唱,开戏、立戏之前,还爱来个集体合唱。一唱这段戏,就唱出了咱秦腔戏曲的骄傲,更唱出了来自黄土地的自豪。只要你是一位能哼两句秦腔的戏迷,特别是身处异乡的秦地游子,当你引喉高吼,或是低声哼唱这段戏时,相信一定会有同样的情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秦腔的唱腔比较适合西北人粗犷豪放的性格,这是为什么西方人这么喜欢秦腔的原因。因为其唱腔实在是太美了,有一种能深入内心,绕梁三日的感觉。尤其是秦腔里的苦音,也就是哭腔,更能让人流连忘返。一般情况下,大家可以多听一下例如哭坟等一类的苦情秦腔,定会被其中的婉转打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祖籍陕西韩城县”是秦腔传统名戏《三滴血》中《结盟》折戏里面的一段,《三滴血》在五十年代,被拍成了同名秦腔戏曲电影艺术片而名扬四海,《结盟》折戏中,更因著名女小生大家——陈妙华,一人扮孪生兄弟两角色的高超演技,而深受观众的喜爱,从而使这一唱段广泛流传,听的爱听,学的爱学,唱的爱唱,能唱出情感,且久唱不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出戏虽然唱词只有四段二十句,人物只有一人扮两角,唱腔都是二六板,场景是荒郊村野,相遇、互诉、相怜而义结金兰的简单情节,历时不到十分钟,但在李党生战友演绎下维妙维肖,十分精彩。本人以为有一下几个欣赏靓丽点,提出来与战友共赏析、同探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一,李党生虽没化妆但一人扮两角,貌像形似神有异;两个戏曲人物,尽管是孪生兄弟,由一位演员扮演,在相貌上可以说是绝对相像的,但戏曲中的人物因生活的环境条件究竟是不同的两个人,作为演员就必须把握住这一表演特点,就是既要相像而又要有别,而李党生的肢体语言及貌像形神有异,并在唱、念、做中都作到了,也就是说相貌相同,但人物的神态及表演有别,李党生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他努力做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二,唱词二十句,抒情叙事的清,道的明,真可谓言简意赅,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和辙归韵。不妨抄录如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李遇春:生离死别真伤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姐弟分散各一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周天佑:风尘中失骨肉有谁怜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一路上不住的仰面呼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李遇春:祖籍陕西韩城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杏花村中有家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姐弟姻缘生了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堂上滴血蒙屈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姐入牢笼又逃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不知她逃难到哪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为寻亲那顾得路途遥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登山涉水到浦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周天佑:滴血认亲也害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父子分离可奈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举目无亲人一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家中生变难立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周天佑:义结金兰当八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同病相怜真可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李遇春:患难之中相依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四海兄弟巧安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三,分唱加对唱,唱腔音韵不一样。秦腔具有高、厚、宽、亮的声乐特性,李党生通过几十年的演练能够准确地把握。第一段四句,各分唱两句,“生离死别真伤惨,姐弟分散各一天”,“风尘中失骨肉有谁怜念,一路上不住的仰面呼天”,只凭听觉,就能让观从分辨出不但是两个人物,并是从不同方向而来;第二段的八句及第三段的四句,更唱出了不同人物的个性;第四段的四句,同样能分出是两个人物各两句的演唱。如果听、看者不太关注,总认为是他一个人在唱。可是,如果你认真的欣赏,就能分辨是两个人物的两种不同音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四,虽是二六板,衔接转换非一般;秦腔戏曲音乐及板式,不但完整、系统,同时为了表现人物,还能充分发挥演员在舞台上的二次创作。二六板又是唱腔音乐板式中形式灵活、变化多端、表现力强、丰富完整一种,它还长于叙述、抒情和对话,并能以不变(基本板式)应万变(唱出不同的唱腔组合),就一个四句的二六板来讲,可以根据每句的拖腔、落音、间奏、过门、唱段结束法等不同,就可组合出十六种唱法、或更多。在这里,前三个唱段都是苦音二六板,为了对白,都以齐(截)板结束,但三段的唱法并不是相同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五,学无止境,还须努力。李党生战友的秦腔唱法是当地老百姓比较流行的“俗唱法”,与秦腔的专业演员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秦腔戏曲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好唱难精,要真正唱好、唱到位,还得下一番功夫,严格的按照曲谱和板式,有板有眼,一字一句一腔的学习。为此,将这段戏逐句作以板式分析,以便与战友共同探讨学习,不断提高演唱水平。当然我们要感谢李党生在战友网络春晚上演唱的《祖籍陕西韩城县》。通过他的演唱使全国各地的战友知道了秦腔的魅力 ,了解了陕西韩城,了解了剧中人物故事,使之对传统艺术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这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特别是非遗文化秦腔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谢谢五师春晚导演组,谢谢全国战友关注秦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五师风采》人物介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战场虽换,初心未改!退伍军人李党生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李党生,今年63岁,陕西渭南人,个子不算高,人比较瘦,但看起来却很有精神。1979年他应征入伍来到炮五师15团9连当兵,先后任文书、电话班长等职。在部队由于政治思想强,军事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较好,很快在部队入了党,多次获得营连嘉奖,1981年被评为学习雷锋先进个人。1983年复员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老百姓从他的一举一动,看出他是个训练有素的人,办事能力较强,并且能吃苦,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先后推荐他到村里任会计,村长,支部书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从担任村支部书记那天起,李党生就立志把“满足村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工作目标,把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放在首要位置。他说,对照这个“目标”,面对矛盾困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全力盘活存量土地,先后兴建村级集体厂房10万平方米,提升集体整体经济发展,在全区率先甩掉贫困村的帽子,使老百姓过上了福裕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李党生纯朴憨厚,对人十分真诚。后期虽年龄太大,没再担任主要负责人后,可村里一些头痛难办之事,如纠纷、上访、闹事等的棘手之事,仍需要他出面,才能得以平息、妥善解决。为何如此? 只因老支书从来都是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威信高,又有魄力, 群众信服他、拥护他、只听他的,老百姓说,李书记是咱们老百姓的贴心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李党生认为乡村的振兴不能完全靠经济的振兴,而且还需要精神文明的振兴。从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的李党生主动协助村支两委做好村民的精神文明工作,他撰写了村民精神文明公约,组织了本村红白理事会等 。为了活跃农村文化事业,他还组织了红白喜事管乐队,成立了在当地很有声望的《交斜镇秦腔艺术团队》。他始终保持着部队的光荣传统和军人的好作风,好思想,经常自掏腰包帮助贫困家庭,为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他的先进事迹十里八村远近闻名,2012年2月16日还上了陕西渭南电视台农家四季栏目。去年陕西省大力县出现洪水灾情,李党生亲自拉了1600余元食物捐赠给灾区人民,还为出现冠状疫情的地区捐款捐物,他的这些爱心行为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与表彰,2021年7月1日李党生再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谈到这次参加战友春晚演出的感想时,他说:“这次很荣幸参加了炮五师战友网络春节文艺汇演,演唱了自己喜爱的秦腔《祖籍陕西韩城县》,我作为陕西人,因陕西地方戏秦腔的生,旦,丑角等而骄傲。秦腔地方味浓郁,粗眶豪迈,自然流畅,激情动感。 有时候激动时吼一声秦腔,尤如品味了一顿美味佳肴。所以传统秦腔是陕西的魂魄,我们有义务传承它,使全国各地的朋友都能了解秦腔,认可秦腔。 李党生向战友春晚导演组鞠躬致敬,因为你们办了一件让战友们竖大拇赞誉的大好事,我也通过战友春晚这个平台第一次欣赏到其他战友精彩纷呈的表演,感觉非常好,再次致敬!并真诚的欢迎全国各地的战友到我们陕西韩城来观光旅游,来这里亲临现场观看秦腔的表演,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李党生向你介绍家乡的旅游景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逛不够的韩城古城,自是人间最难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沉浸在韩城的山水之间,恍惚如遗世独立;穿行于韩城古城中,寄情于秀美风光,悠闲于街巷小院间,开启一段悠然惬意的旅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山水深处的韩城,从《诗经》中走来。这座宝藏古城虽不大,却是久负盛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澽水绕城,金塔屹立,毓秀长桥,晨钟暮鼓的日复一日里,寺、庙、楼、观、坛以及纵横交错的街巷、点缀其中的博物馆和民居四合院、古玩店,处处都是自然与人文携手创作的匠心工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小桥、流水,人家。茶无上品,适者为佳。您可以在素隐茶馆或者七杯茶舍,寻一杯闲茶,放空自己;或在古城戏台上,听秦声秦韵秦腔;或移步聆听心语酒吧,和三五好友听音乐,喝小酒,讲故事;或穿上汉服,游走街区,感受静谧的时光穿越……在千古韵律中,观古建、寻古味,待夕阳西下,油墨书写的清香更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一条明清街,小巷通四方。远处耸立的金塔、近处古香的建筑,留住了青砖黛瓦的品节。路过青石板路,走过市博物馆,蓝天白云下,红墙砖瓦,古意生辉,恢弘气派的古建筑,似乎岁月只是增添了寺庙的年岁,却未曾打扰她典雅的样貌和质朴的风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文庙、东营庙、城隍庙,这里古树、古雕、古墙、古牌坊、古琉璃、古戏楼比比皆是,幽静典雅,意韵深远,文物荟萃,这里是了解城市的窗口,是典藏小城千年精华的浓缩所在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状元府博物馆是古城最低调的打卡点,青砖、石雕、字画、老物件,一梁一柱,一门一窗,一桌一椅,漫步其中,一步一行间皆是对文化的叩问。百年前,王杰的故事和传说世代传颂着,而如今的状元府则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韩城古街依山傍水,两边店铺林立栉比,排列井然。亦店亦宅的住屋,是老街保留原味的标记,也是寻味古店号的绝佳之处;西边,飘渺散向远方的炊烟,带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四合院原住居民的喧闹,伴随着吱呀吱呀的门板声,让我们看到了小城真实的生活现象。原来生活可以很慢,原来记忆可以重来,原来诗画里的人间烟火更浓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或许在繁杂的生活里,不必寻找远方的自由,也不必怀念诗中的惬意。而是信步古城,感受生活的温柔,感受烟火的气息,感受放空的洒脱……这样的古城,最是人间难得。砖雕、木雕、石雕,用于民居、祠堂、庙宇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等工艺雕刻。这些雕刻细腻繁复,展现了手工匠人们精湛的艺术才能,大量精美的琉璃碧瓦和斗拱藻井,让树木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屋檐、墙壁,玲珑剔透,内容丰富,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编者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陕北的黄土高原,虽然被雨水冲刷得沟沟壑壑,但它却是那么厚重,那么浑然一体,那么广阔无际。陕北农民的形象,就和这背景融为一体。陕北农民的纯朴之风,将永远拂荡在华夏大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秦腔是中华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鲁迅名言”,数十年来,其传播率是极高的。我们因战友春晚认识了李党生,又因李党生认识了秦腔《三滴血》,又因“祖籍陕西韩城县》知道了陕西有一个地方叫韩城,韩城县也因秦腔《三滴血》而名扬海内外。秦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并不仅仅对于人类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彩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李党生战友几十年如一日的演唱秦腔,组织文艺队宣传秦腔,无疑是对秦腔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是秦川大地优秀的代表,我们也因李党生是我们的战友而感到骄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编辑:孙德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2月18日于武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