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抖音很火,在汉源皇木镇永利乡岩窝沟发现了冰瀑布群,数量多且壮观,心中十分期待,但苦于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前往,只能羡慕的翻看别人拍的美照。或许上天知道我的心愿,经由群友邀约,于2022年2月11日一同前往岩窝沟看冰瀑。</p> <p class="ql-block">早上7点半,9辆车40个人左右,一同从彭桥上高速,天气不错,隐隐约约能看到远处的峨眉山。</p> <p class="ql-block">40几分钟后从峨边驶出。自从隆汉高速峨边段试运行通车以后,从峨眉到峨边足足节省了1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一路伴随着大渡河前行</p> <p class="ql-block">经过大渡河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在2001年被国家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堪与长江三峡、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誉为“地质天书、旷世幽谷”。发源</span>于四川青海接壤处巴颜克拉山的大渡河在横断山脉东部的崇山峻岭中奔腾而下,沿途有不少奇景叠出的峡谷河段,然而只有到金口大峡谷,大渡河的峡谷景观才达于极致。</p> <p class="ql-block">经过飞水涯彩虹桥。</p> <p class="ql-block">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p> <p class="ql-block">经过永利彝族乡,隶属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地处汉源县西部,东连乐山市金口河区,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接壤,西靠皇木镇,北邻眉山市洪雅县,乡人民政府距汉源县城90千米,总面积76.19平方千米。永利彝族乡境内最高点位于蓑衣岭,海拔3650米;最低点位于白熊沟,海拔540米。永利彝族乡下辖3个行政村:竹坪村、莫朵村、古路村;乡人民政府驻竹坪村1组。</p> <p class="ql-block">在屋后的开阔处能远远看到世界第二大平顶桌山大瓦山。</p> <p class="ql-block">“抗战乐西公路旧址”纪念碑。2016年10月28日,“抗战乐西公路旧址”揭碑仪式在汉源县皇木镇岩窝沟举行。</p><p class="ql-block">当年参加筑路的川康两省彝汉民工有24万人,历时18个月修筑,伤亡民工3万多人,平均每公里死亡8人。在工程最艰巨的岩窝沟,平均死亡人数达到每公里20人。同时期修建的滇缅公路、川康公路,其死亡人数均低于乐西公路。</p><p class="ql-block">乐西公路是一条有故事的红色线路,1937年抗战爆发后,当时的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8年8月,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全线通车,但进入四川特别是战时陪都重庆的物资要绕道贵州,因此,修建乐西公路可以作为四川通往缅甸国际公路的一条最直接的通道。如果重庆一旦失守,当时的国民政府将迁都西昌。所以,政府下死命令,必须在1940年内完工,否则以贻误军机论处。1939年8月,国民政府在乐山城成立乐西公路工程处,隶属于交通部公路管理处。筹备期间,由肖庆云担任总工程师,后由孙发端继任。蒋介石委派时任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处长赵祖康为工程处处长,后又兼任施工总队长。同时,乐西公路还成立了两个督修司令部和一个督修专员办事处,由羊仁安任乐西公路北段督修司令,赖执中任乐西公路富擦段督修专员,邓秀廷任乐西公路南段督修司令。由他们负责实际征调、督促民工完成工程进度。全程525公里,是20多万民工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39年至1940年两年多的时间里谱写的壮美乐章,被誉为“血肉筑成的抗战路”。《中国大百科》词条称:“乐西公路是为当时国内最艰巨的公路工程”。</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对乐西公路进行了改扩建,汉源至西昌段改扩建成国道108线的一段,汉源至乐山金口河段改扩建成省道306线的一段,蓑衣岭、岩窝沟等路段不再是主要干道。乐西公路改为省道306线的汉源至乐山金口河路段,沿大渡河修筑,早以“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现在人们在柏油路上乘车一驶而过,让人很难想象在它附近的大山深处还有一条半个多世纪前修筑的抗战老路。</p><p class="ql-block">目前蓑衣岭、岩窝沟等路段,已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加之人们又很少涉足,“藏在深闺人未识”。所以,这条血肉筑成的抗战老路,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湮灭在历史的岁月之中。而修建乐西公路涌现出的许多惊天动地,可歌可泣,气壮山河之举更是鲜为人知。</p><p class="ql-block">《中国大百科》词条称:“乐西公路是为当时国内最艰巨的公路工程”。工程重要节点,“最难”蓑衣岭,“最险”岩窝沟。建于岩窝沟段起点皇木镇的抗战乐西公路纪念碑,两碑之间的图案是一把“十字锹”,碑前的石磙就是当年的压路机,悬崖绝壁筑路,危险无处不在。据《乐西公路》一书载:“在岩窝沟施工中125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因爆破和坠崖身亡,平均每公里死亡2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岩窝沟当年筑路标语:“用我们的血和肉去填平岩窝沟”,没有煽情,只是向死而生的陈述。</p> <p class="ql-block">对面崖壁上的冰挂。</p> <p class="ql-block">11点10分左右,到达岩窝沟中段拐点的“忠魂精骨 永昭日月”纪念碑。碑首:“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修筑乐西公路为国献身者”,落款:“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华藏山社、汉源县乐西路抗战文化研究联合会,辛卯年夏至日”。</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碑(图上)处分路,离开乐西路,沟口处远远的就看见零星的冰挂了。</p> <p class="ql-block">路上结冰了,冰下水流依旧。</p> <p class="ql-block">远远就看到了冰挂群。悬崖壁上结成一处处大小不一的冰柱,细细的冰柱像根根水晶条一样垂在石壁上,这里只是开始,更好的景致还在后面呢。</p> <p class="ql-block">目光所及之处,都有冰挂的影子,只是有的成片出现,有的零星散落。</p> <p class="ql-block">厚厚的雪地,激发了大家的童心,散落的雪花,如白细沙让我们把玩,这样开始打起了雪仗。</p> <p class="ql-block">冰与雪,凝固了时间,仿佛这一刻什么都停止了。</p> <p class="ql-block">冰挂太美,无法用言语描述一二,我只能贪婪的把这些景致放入眼里,心里,存放在照片里,作为记忆留存在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雪地午餐。</p> <p class="ql-block">天然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经过花杆,前面有两处大片的冰挂群。这条路,是去矿山的路。</p> <p class="ql-block">路旁崖壁上的冰挂,可以和它们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平日里欢唱流动的山间小溪在山涧、悬崖上被冻结成冰柱,恰似白色玉带披在山间。有的地方,飞流直下的溪水被瞬间凝固,而成为冰封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瀑布了喧闹,它不再像难以驯服的野马,而像娴静的少女。此时,它变成了冰挂,那冰挂是透明的,晶莹如玉,冰挂千奇百怪,有的像钟乳石,有的像虬龙,还有的像晶莹的水晶,就像人间仙境一般,使人产生朦朦胧胧的暇想。</p> <p class="ql-block">水晶一般纯洁,光亮。</p> <p class="ql-block">清丽可人的冰花。冰花来得快,走得也快,不可能长留,随阳光照射渐渐消融而去。其实世上没有永不消逝的东西,不同之处在于运动与变化。雪落长河,激起长河一时的浪花,时落时起,但消失的毕竟留下了形迹,留下了声响,留下了印记,后者才是被看重的,过程就是目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然相框。</p> <p class="ql-block">假装我是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对面崖壁上的冰挂,只可远观。</p> <p class="ql-block">3点左右,我们经过最后一个冰瀑,再往前听说是路的尽头了,我们止步于此。</p> <p class="ql-block">体会滑板前行。</p> <p class="ql-block">在最大最美的冰挂处留影。</p> <p class="ql-block">如孩童般玩耍。</p> <p class="ql-block">冰,雪,流水。</p> <p class="ql-block">有没泼水成冰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40左右回到徒步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从岩窝沟往蓑衣岭方向,在“V”形悬崖半腰上,宽度不足5米的公路挂壁绕沟而行,长达7公里,一路蜿蜒,九曲回肠。公路有几处半开隧道,俗称岩腔;1处全穿隧道,俗称山洞;1处深挖山体高33米,长30米,山体分离出四方巨大岩体(3根石柱,1面石墙)矗立在公路上。岩腔、山洞、岩体是岩窝沟壮丽的风景,乐西公路不朽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上行20公里就是蓑衣岭了,但由于路面结冰,只能原路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整个岩窝沟呈V型状,一边峭壁,一边悬崖,深邃幽暗,沟底与公路高差200米。</p> <p class="ql-block">晚上7点半到达峨眉。这次出行不仅观赏到了南方的冰挂群,让我们叹为观止,还行驶了一段老乐西路,一段有故事的红色线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