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悦读吧》德兴专刊征文</p><p class="ql-block"> 收到徐珍的《一叶倾城》,我正沉浸在毕淑敏的《女心理师》的叙述中。听她说:“我喜欢用干净的手段,抵达一个光明的理想。一个人活着,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幸福多一些。我珍爱生命,不单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人是多么神奇的生物,我们理应让它更美丽。我也是看到人性的幽暗之处,越相信它会有出口。在关系的寒冷中寻找和煦,在残酷中争取柔和。如果不超拔于琐碎之上,文学就丧失了照耀的力量。”毕淑敏是“新体验小说”创作的代表。她的作品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构建亦虚亦实的故事情节,刻画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情感真挚饱满,体现了她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洞悉、对善意的追求和对爱的呵护。”、“对我而言,写作是人心与人心的碰撞交流,始终有种神圣感。”</p><p class="ql-block"> 再读徐珍的《一叶倾城》,深以为然。</p> <p class="ql-block"> 真的静心下来翻开徐珍的《一叶倾城》,已经是收到书后的一个月。忙完了过年,心理健康教育宣讲直播也顺利结束,在备考3月的刷题间隙,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要抽出时间好好读读这个可人儿的文字,看看“风是如何在摇它的叶子的”……感觉到自己有焚香沐浴更衣的仪式感:清理好书桌,泡一杯咖啡☕,打开台灯,再坐下轻轻翻开《一叶倾城》,看徐珍娓娓道来:《人生浮海》的《结》、《树》、《血》、《儿趣》、《路》……是那般的似曾相识。燕归来,我的童年回忆也鲜活:童年打茶籽、挑水的场景,乡村的炊烟和暮色,活脱脱浮现在眼前,那么亲切。我们都是70后,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有着同样深刻的体验。呵,那时候很苦,可回忆起来分明有同样的快乐和真善美。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努力逃离又回归。我们始终保持一点热情迎日送月,在舍得中,像一个女人一样生活,用一颗自足坚定的心照见美好,布施良善和真诚,也都还算幸福吧?!</p> <p class="ql-block"> 《一叶倾城》共收录徐珍近十年的53篇作品。全书分人生浮海和风花雪月两个篇章。言为心声,徐珍用敏锐的目光关注社会,捕捉自己心灵深处的柔软和痛点,捕捉生活的真善美。通透深刻的语言道出了天下游子,尤其是近四十年来乡村人口往城市迁移背景下,在故乡与其他之间患得患失人们内心的无尽惆怅……阅读中不知不觉我就和她一起轻叹,又嘴角上扬。徐珍还算是幸运的,因为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她的父母还是让她读书,而她也:“我热爱校园。只有在老师面前,我才能欢快地笑……静静看着同龄女生谈论哪个男生对谁又怎样,看她们收集形形色色的毛线头为心仪的男生编织五彩斑斓的手套,我也收集东西却是旧报刊上各种忧伤的心情文字。我用剪刀剪下那些零碎,粘在树财老师送的笔记本上。那是我人生第一份生日礼物。浅蓝色封皮,翻开的扉页上写着一段老师送我的话:每一个生日是人生新的起跑线,愿你在新的起跑线上越走越精彩!树财老师赠。x年x月x日。树财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 “我很幸运,在故乡的中学,不止遇上鼓励我文字的树财老师,也遇上了谷老师。和谷老师、敏儿在六月的山丘上读书。下午放学后,阳光依1旧很烈,学校后山沙丘上一丛丛低矮的刺莓,乡间叫野泡泡。一会儿就能摘一大把,红红黄黄的,酸酸甜甜。我们坐在山茶树底下,边吃边聊人生与梦想。树叶间漏下的光线跳跃在谷老师的头发和白衬衣上。他捧着一大把刺莓低垂着眼镜后的双眼,专注地看时而背着英文单词或宋词,时而叽里呱啦讲话手舞足蹈的我。谷老师有些忧郁的眼神宁静了周围的一切。连我自己也不知道,那些风和日丽里的心境,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许多年彷徨时,常梦见在风中摇曳的合欢树下,一双宁静的眼望着心里盛满欢喜的我微笑!”</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夏天,当徐珍与谷老师再相逢,师生谈话后,徐珍更有了自己的笃定和坚守:“老家变化也很大。有我永远舍弃不了的牵绊!”徐珍是幸运的,树财老师和谷老师温暖、成就了她,而自己也当了老师的徐珍也因此呵护、温暖成就了更多的孩子!这是何其有幸!</p><p class="ql-block"> 而写作则让徐珍进一步梳理、明确了:“感谢上天让我能码字。让我能爱上自己的生活、工作、朋友、亲人,甚至居住的地方。转动的生命车轮在记录时会慢下来,我想让有我的地方布满我的温度,还有柔软。码字时,有时需要揭开心底多年掩着的疤,有点疼,疼过后却前所未有地畅快。如同看了一场深刻的电影,主角全是自己。”</p><p class="ql-block"> “ 从乡村出来,走过大城,留在小城。大都市的喧哗,乡村的散漫,都不适合的安逸。保持一点热情迎日送月,懂得放下自己,才是幸福的唯一方式。偶得闲暇,往野外追赶一下岁月身影,或约上三两,在荒山绿水间拥抱自然,或背上行囊,往繁华都市热闹一番,我相信总有些志同道合会让我与一些人成为一生的朋友。人生,需要互相取暖。老家,留在记忆最深的,便是人与人的那些疏离与贴近。那些东西,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礼物。我在故乡小城,一生收获着这些,温暖礼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呵,事实上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成长轨迹,也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正如湛蓝所说:“只要走在写字的路上,不论怎样兜转,总会相遇。”回想起来,我和徐珍最初的相识应该是在饶博吧,而后在一次路过绿野春天的时候忽然想起她就住在那里,随心约,相见甚欢,再随后便微信、朋友圈、珍影像的关注。这次徐珍出书了,我真为她高兴,第一时间恭喜她也请了《一叶倾城》一睹为快……王蒙说:“看到文友们的自选集的时候,我想起了普希金的诗篇《纪念碑》。每一个虔诚的写者,都是怀着神圣的庄严,拿起自己的笔的。都是寄希望于为时代为人民修建一尊尊值得回望的纪念碑来的。当然,还不敢妄称这批自选集就已经是普希金式的纪念碑,那么,叫路标石就好。几十年光阴荏苒,总算有那么几块石头戳在那里,记录着时光和里程,记忆着希冀和奋斗,还有无限的对于生活、对于文学的爱惜与珍重。它们延长了记忆,扩展了心胸,深沉了关切与祝福,也提供给所有的朋友与非朋友,唤起各自的人生百味。”</p><p class="ql-block"> 徐珍喜欢行行摄摄,一生只向文字述衷肠,我也是,那么就愿余生有幸,一起述衷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