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战场救护 </p><p class="ql-block"> 对越自卫还击战(国际称“中越战争”),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间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取得胜利。通过10年中越边境战争,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老百姓的安宁,为改革开放,融入国际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早上广播着《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新华社奉命发表《是可忍,熟不可忍》的声明,对越自卫还击战正式打响。早上六时四十分,万炮齐鸣,地动山摇。我军火箭炮向着红河对岸越军防线(车载的火箭炮一次24发)地摊式饱和式炮击,瞬间火光冲天,炸声震天,场景壮观。摧毁表面阵地后,是舟桥部队铺设浮桥。在云南西线战场,我英雄的13军、14军,在百余公里的国境线上,跨越红河,进攻越南老街等边境省的战斗打响,但在铺设浮桥时伤亡较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天早上,我们团还在鸡街集结地,上级通报对越自卫还击战已打响,我们11军作为军区预备部队,没有立即投入战斗。但一切都进入战争状态,随时准备开拔,实行灯火管制、无线电管制。</p> <p class="ql-block"> 这是对越自卫还击战各参战部队进攻态势图</p> <p class="ql-block"> 大批火箭炮弹掠过天空。2月17日6点40分,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p> <p class="ql-block"> 部队攻入越南老街省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18日凌晨,我团离开鸡街,奉命开拔。驱车到达卡房,在公路边露营。露营就是睡在路边的野茅地里。当时每人配一个背囊,标配:一条毛毯、吊床、雨衣和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吊床其实不实用,两端吊在树上,两边高,中间沉,不能翻身、侧睡,要是在敌国野外,肯定是给人当靶子了。当地内务局,相当于现在民政局,乡里的民政助理员给我们倒开水,胯里都挂手枪的,据说是为防范敌特工偷袭。2月20日下午2时30分乘车离开卡房,下午4点20分离我边境口岸河口16公里处,乘着军用卡车渡过红河浮桥出国,浮桥两边河里都有公安部队守护着。车到对岸,算是踏上了越南国土了。此地是典型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貌,一面悬崖,一面河谷。看到一些村庄,都是炸毁的房屋。墙上密集的枪眼,见到一处服装厂废墟,几十台缝纫机被烧毁。到处断垣残壁。被炮炸惊的水牛在乱窜,原来在电影里看到的场景在此再现,战争的残酷性跃入眼帘。我们沿十号公路行进五里余。炊事班就地用防空灶(上面看不到火光),埋锅做饭,吃的是夹生饭,菜是晒干的长缸头罐头。当晚10点,部队沿公路一线就地隐蔽休息。此地地势险要,又是早上才攻下来的地区,于是,派两个班上到山头制高点,发生情况,可压制越军火力。</p> <p class="ql-block"> 我英雄的13军、14军渡过红河,向越军阵地发起攻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放眼公路,大卡车一辆接着一辆相向而行,往南开的军车,是全副武装参战指战员,那是开往前线;往北开的是云南的地方车辆,那是越南拆来的各类机器设备物资,反正能拆的能拿的都载上车了,给云南地方了。也有载着伤员的车辆回国,一些伤员有的躺着、有的坐着,伤轻的还挥手跟我们打招呼。 </p><p class="ql-block"> 2月21日晨起,登上公路边山头,此山曾是激战之地。上午9时半,乘车深入10余公里。路上,看到一群一簇的伤兵退下来,衣服染着血迹,头部缠着纱布,手臂曲吊胸前。嘴里还在骂骂咧咧的说着战斗时的事。平时胆大,不大在乎的我,这时也有一丝心生紧张。</p><p class="ql-block"> 步兵分队正在紧张地抢筑阵地工事,挖掘猫耳洞,准备在此迎敌。据通报:敌两个未露面的团已发现,我13军正在围歼一个团,我团配合149师,另加2个炮团准备围歼另一团。中午13时,总攻正式发起,在公路边,高射炮对着对面山头越军阵地在扫射,枪声嘣嘣(枪声近的是嘣嘣,远的是哒哒),炮声隆隆。傍晚,我一营向敌炮击,配属的火箭炮、榴弹炮、加农炮不停开炮开火,各种炮弹飞向敌阵地,火光、烟雾、尘土笼罩着整个山坡,也许还有断肢残臂炸飞,挂在树枝灌木丛里。一些越南兵在掩体中呆不住了,在阵地表面乱窜。这天下午我们到越军的战壕,转转看看。嗅到尸臭味,象猪大肠样的臭气(越南气候炎热,尸体一天就发臭),发现2具越军尸体已腐。另外到越南村庄一看,人已逃光,衣服、家具,零星用品一地,一片狼藉。一些重要东西都没带走,如大米、钱(越南盾)、猪、鸡仍在。越南大米是中国支援的,麻袋上标着“中粮”。</p> <p class="ql-block">也有越南村民把值钱东西埋入地下土里。我们的不少民工在翻村民家的东西,有些心贪的人,把好的拿走。我们属正规部队,有纪律约束,不能拿人家村民东西。狗成了丧家之犬,一见人便“汪汪”直叫,还看到一只狗在啃一具女尸,惨不忍睹。越南山村的房子正间很大,堂屋正中墙上,有的是中文对联。越南古代曾是中国番属国,主要民族为京族,而苗族等少数民族家中正中堂前会有中文对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月22日,昨晚打了一夜的炮,榴弹炮,迫击炮像打雷一样,火箭炮弹像流星般地在掠过天空,呼呼地响。远远望去,半片山坡在燃烧。天明时,远处山头敌军阵地烟火笼罩,那是13军在攻打甘塘。</p><p class="ql-block"> 2月23日,昨晚气氛紧张,听说敌一个特工大队在我们附近活动。卫生队向特务连靠拢,一律扎白毛巾于左手。卫生队驻地有时紧挨团部直属连,有时相对独立,相对独立时就要自己派人站岗。夜里轮到我放哨,伸手不见五指,听到远处有声音传来,可能有牛走过,发出的叮咚声,我端着冲锋枪,趴在树丛中观察着。按规定,放哨二小时,但手表不带夜光,谁也看不清,干脆交班换岗。每天晚上团里通知当晚口令,有时包括今后几天的口令,有时白天通知口令到傍晚又突然改变,那是防范越南特工的偷袭。</p> <p class="ql-block"> 这两天卫生队原地待命。有闲到越南生产团的军营转转,此地估计曾阻击过我军前进,尸体、弹药还有,房里乱七八糟,本子、照片丢得到处都是,家畜无人看管。敌345师大部已被我13军歼灭,敌师长带机关人员逃窜,去向不明。队长传达上级精神:救护中有三个问题:一是验伤和分类不严不细,轻伤员也送给了二线医院,没必要;二是有的三角巾包扎太松、脱落,骨折固定不合理;三是所填的伤票,少数止血带没有注明时间,不按时松止血带,导致坏死。另外要求民工送伤员后要把担架带回来,境外原则上不留伤病员,牺牲的官兵由师团政治部上报,军马受伤无法带的,经团领导批准就地处理等等。由于战线在向前推进,我们听不到炮声了,越南人也大都跑到山里了,有的战士就麻痹起来,东看看西逛逛。下午我去村里,碰到三个年轻的女人,腰挂柴刀,穿的还是喇叭裤,对着我们笑,我盯着她们走远,生怕背后给你打黑枪,不敢马虎的。</p> <p class="ql-block"> 2月26日,按照13军的电令:32师之95团、炮4师之18团、昆明军区坦克团之三营配属149师作战。</p> <p class="ql-block"> 2月27日,晴天,今天中午12时突然来通知,带了全部物品,个人是有30多斤重,恰好,炮连给了我们卫生队一辆卡车,大家放下背包一路轻装,行了10多里,路途中听回国的伤员们讲,我军大捷,越军化兵为民,犹要当心,上场要多带手榴弹和水。今晚宿营之地是上午才拿下的,还没搜山。进越南只有一条公路,还是我们国家援建的,两边都是延绵的大山,山上被植丰富,有一种一人高的草,叫飞机草,电影《芳华》在对越作战场景时出现过。因为战斗刚结束,不排除一些越南的残兵躲在草丛中,我们非常警惕,在附近弄些树技作架,盖上茅草,临时成窝,将就着睡,四处安排了哨兵。</p> <p class="ql-block"> 与红河平行的黄莲山,主峰3143米,为印支半岛第一峰。山上山下,云遮雾绕。</p><p class="ql-block"> 2月28日天刚亮,指导员通知我们跟随二营打穿插。由北京高级步校深造过的明家光副团长主动请缨带队。我与军医朱绍昆,卫生员李泉明及担架员等人员,从司务长领取12块压缩饼干,随身带的急救箱,箱里备着三角巾、绷带,止血带,碘酒棉球,还有浓缩的葡萄糖液,右旋糖酐。个人有个小盒,里面有碘酒、人丹、黄莲素、消毒片、脱味片等。我们在没有路的黄莲山原始森林中穿插,侦察兵在前面用大关刀砍着树枝与灌木丛,为后续人员挖踏脚开路。从早晨开始一直下雨,到中午,水壶已空,附近又没溪流可灌水,见到一个水坑,旁边还有牛粪,知道上甘岭水的重要,就先灌满水壶。傍晚,进入黄莲山腹地,跃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风景画。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百余米,下面是好大一个湫,地上粗大枯树倒在水边,野藤缠绕,这才是原生态。可惜是在战时,无心观赏美丽的风景。想起水壶里灌的牛粪水,就倒掉,换成龙湫里的矿泉水。晚上,我们在1663高地(其实就是海拔高度)就地露营。夜里伸手不见五指,我是靠在一颗一人抱不成围的大树下,开始是坐着睡觉。但雨大,水从地底下往屁股灌,于是就站着睡觉。突然,清脆的枪声响了,我们的哨兵与越军接上火了,飘过来的硝烟味也嗅到了。只闻枪声,不见人影,没人说话。心想,这样要是中了流弹,没人知道,无人来救,赶紧蹲下避弹。矇眬中东方露出鱼肚白,天渐渐亮了。据说,昨夜交火的,离我们不足百米的越军炮兵阵地。</p> <p class="ql-block"> 3月1日天刚亮,仍下着雨,我们在烟雨笼罩的山顶下山。路过一个坝子,田垠里躺着10多具民工的尸体,他们是在送手榴弹、炮弹途中遭越军伏击牺牲的,均是头部中弹,面朝下倒在水田里,手里还捧着手留弹箱。越军长期战争,单兵技术相当不错。进入山后,看到马儿驭着迫击炮下山,后腿不动,移着下坡,平时训练,马嘶叫很响,此时,也感到危险,很听话,不嘶叫。路上见到挑炮弹的民工真可怜,个高许多不足1.6米,衣服是土布染成草绿色,没有雨披,只发一块塑料布。据说,他们支前挑炮弹是挣双公分(农村人民公社时的分配制度)。我们上了公路,路边草丛中钻出一个女通讯兵,那是149师通讯连的。她蓬头垢面,二根辫子,一根散了,一根沾着泥巴,在绕电话线。据说这些女兵不少是首长的千金,战争时期没有了娇气。她检查电话线时要是碰到敌军,做了俘虏怎么办?迷路了又如何是好?</p><p class="ql-block"> 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有10位部队高级首长的儿子在战场上牺牲。其中150师副参谋长耿进福的两个儿子耿军、耿小康就在其老爸指挥的作战中牺牲。</p><p class="ql-block"> 我们上了公路后,饥肠辘辘,好几天没吃饭了,碰到通讯连在烧稀饭,我拿出搪瓷碗,揭盖抢饭,打上稀饭一溜烟逃走了。公路上一片狼藉,有肉罐头,手榴弹,毛毯丢在路边。下午我们再进山,路边我们的高射机枪向对面的越军的山头平射,一个大概是班长,在指着这边那边。傍晚我随二营继续穿插,来到一条百米宽的江溪边,下面只有二根竹竿,我们就缓慢走过去,紧跟着营部,生怕掉队做俘虏,但后续二营的大队人马因过江没跟上来,营长打着只能闪十秒的手电在军用地图上找我们的位置,我对营长说,等一下后面的人。无数次前后脱节。等后续人马上来后,我们继续行军。夜里一片漆黑,我们左臂扎上白毛巾,一个紧跟一个行军,要知道,掉队意味着迷路做俘虏。半夜时,和着雨披就地躺在山坡上睡觉。</p> <p class="ql-block"> 二营在黄莲山原始森林腹地穿插</p> <p class="ql-block"> 3月2日,天阴,雨停。我团已正式参加战斗,一营打主攻,老乡徐云祥跟随一营,我随二营继续打穿插,三营后卫。主要任务是配合149师攻打沙巴,守卫沙巴的是越军316A师,是越军的王牌部队,越军后来的国防部长阮晋勇就出身该部。我部在进军沙巴途中遇到了越军阻击。</p><p class="ql-block"> 上午10点许,我在山坡岩石后面,观看着战斗的场面。那是沙巴的门户的四号桥地区。背靠青山朝下看,公路两侧,机枪在扫射,炮弹爆炸,烟土飞扬。谷柳公路上(10号公路)8辆坦克在行进,坦克连在协同作战,攻打三号、四号、五号桥地区和1796高地。还见到八一厂摄制组的卡车在拍摄纪录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解放军报,报道我军在穿插,攻打防守越南西北重镇沙巴的敌316A师的战地纪实。</p> <p class="ql-block"> 少顷,下面连队来喊,有伤员,快去救。我也不管零星炮火,猫着腰往山下移动。来到阵地前,首次救护的是八二无炮连的伤员,是被高射机枪击中腰部,皮带断两段,肠子也流出,还冒着血泡。我便用三角巾覆盖,想用自己的饭碗盖上去,防止肠子挤压坏死。这时,卫生员李泉明也赶来了,他看了下眼睛,说瞳孔放大,人已死,饭碗你留着以后要用,我再摸颈部,没有了搏动,确已死亡。交由该连派人运走(据绍兴老乡吴德富说,是他们连的一个班长,安徽人)。不一会,又有个民工被炸伤,据说是被自己的坦克炮误炸。这个民工一脸孩子气,年纪还小,胸部炸伤,伤很重,有气胸,他不停地哭喊。我用封闭加压包扎。包扎完毕,整个人都被纱布缠满。因是民工,营里叫我们送到卫生队去。我拒绝了,理由是我们的任务跟随穿部队战场救护,运送伤员不是我们任务。我就撤到山上去了,这个民工由二营派了一个班护送到团救护所。据老乡徐越事后讲,因没有车运送伤员回国,那一夜是他与二个伤员并排躺在山坡上,伤员来时喘气声很响,很费劲,第二天醒来,发现伤员再也没醒来。我估计其中一名是我救护过的民工。</p> <p class="ql-block"> 我们行军在崇山峻岭的10号公路,那些转弯的小桥下,时常有越军的火箭弹手埋伏,打我坦克。</p> <p class="ql-block"> 我救护过的八二无炮连牺牲的班长,就是这种高射机枪弹打中腹部,肠子冒泡流出。</p> <p class="ql-block"> 3月2日中午12时,一营由谢云德副团长带领,从4号桥投入战斗。公路上主攻二连在进攻,战斗非常激烈,悬崖对面山上就是越南阵地,越南人是用打飞机的高射机枪来封锁公路的,高射机枪子弹的口径是12.7毫米。当一营前进至1796高地前沿时遭敌军316A师一个加强连的伏击,越军使用迫击炮,轻重火器及步枪、冲锋枪几十个火力点同时向一营疯狂扫射,我部处于被动和极不有利的情况下,一营边打边抢占有利地形。据到卫生队来的伤员说,前方紧张,我二连伤亡较大,连长光荣牺牲。前面伤员多,卫生救护人员少,队长决定全队加快前进,在距离战场很近的地方,利用一个斜坡作救护所抢救点,开展工作。有3个二连的伤员包扎好伤口后,整理了一下又回火线去了,边走边在囔囔,“连长牺牲了,连长牺牲了”,我看他们眼睛里充满血丝,闪着杀气,处在这种环境下,自身的安危早已置之度外。阵地上,一炮连向着越军阵地炮击,炮弹准确无误的落炸得敌人滚出堑壕,一挺12.7高机滚下山坡。在炮火延伸时,二连向敌左后方向发起主攻,一连从正面发起助攻。二机连及八二无后座炮打击敌火力点,支援二连、一连向敌1796高地发起攻击,各连采用小群多路巧妙战术与敌斗智斗勇。在两个小时的战斗中一营共歼敌86人,俘敌2人(一枪连俘敌一人,三连俘敌一人)。缴获一大批武器弹药。一营牺牲3人(赵志云、王志全、度金生)。负伤29人(卫生队担架队汤守清班长带领运送伤员14人,其中我团的5人,149师的9人)。</p> <p class="ql-block"> 八辆坦克配合149师攻打四号桥地区。</p> <p class="ql-block"> 3月2日晚19时一营调整了战斗序列,三连担任尖兵连,营部,一连,二连,机枪连,炮连的战斗序列继续向沙巴前进,消灭10多个火力点,3月3日6时30分一营配合149师攻占沙巴县城,歼灭了固守在沙巴的敌人,并占领沙巴县以南4公里处,3月3日中午12时一营占领沙巴县以北2公里处无名高地,并占领沙巴县以南4公里处,防止敌人反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四号桥地区战斗中,越军缴获的作战用的背囊。</p> <p class="ql-block">战地抢救运送伤员</p> <p class="ql-block"> 3月3日,我们继续冒雨往沙巴穿插,速度缓慢。下午二点,接到通知,我部已攻占沙巴县城,要我们穿插二营,折回撤离。由于担任穿插任务二营未能在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区域,导致敌316A师溃逃。而带队的明副团长战后被关押,差点上军事法庭。他是为149师背了黑锅,原本扫清10号公路沿线两侧的越军,确保我部沿10号公路于3月2日晚22点顺达沙巴,构筑阵地阻击越军316A师撤离,是149师的主要作战任务。但我团在10号公路4号至5号桥及1796高地,我们遭到越军顽强阻击,尤其是1796高地至天黑才拿下,当晚我们只能就地挖战壕防袭击,后又转移至山沟,至使我部延迟第二天上午约10点才抵达预定阻击点的沙巴区域。(沙巴与甘塘都属老街省的,是旅游城市,现在已开通了沙巴二日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次作战也暴露我军许多问题,在步炮,步坦及友军的协同上有很大问题。这次作战中有炮兵误打步兵的,有高机误打炮阵的,也有坦克误伤步兵的,那是部队缺少信息化装备,造成误打误伤。战士们很勇敢,在路上到处看到满身泥土的战士们在紧张的行进中。一遇冲锋,不少战士把背包、毛毯、雨衣、吃的用的都丢在公路边,只带武器弹药。参战民兵,上前线时各部队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民兵,我团配了二个民兵连,任务是往前线运弹药,主要是运炮弹,为了提高运能,民兵们扔掉了沉重的炮弹箱,用绳子捆好炮弹,一根扁担挑6-7枚。有的把自家毛驴牵来,肩挑驴驭,在山高坡陡的野外艰难行进。回来的时候就顺手拣一些路边丢弃的毛毯,罐头食品和干粮御寒充饥。有的连队五天五夜吃不上饭,继续行军作战。</p> <p class="ql-block"> 我们卫生队驾驶员龙成宝,他是云南潞西人,出国期间得了急性阑尾炎,在回国手术途中,带着病体,自己开车,黑灯瞎火,在越军封锁的公路上,冒着枪弹一冲而过。手术后又马上归队,脸色蜡黄,天天开车来回送伤员。</p><p class="ql-block"> 3月5日,天气晴朗,今天一天没有行动。由于后勤保障滞后,我们没有饭吃,昨天杀了越南村民的一头猪,一头牛,再到屋后附近找些野菜,虽有点苦,战时能吃上也算美食了。今天看到一个池塘,往池里掷手榴弹,浮起的鱼捞起煮着吃。就这样维持基本战时伙食。</p><p class="ql-block"> 今天晚上从广播里听到新闻,新华社奉命宣布,从3月5日起,中国军队将陆续撤回中国国内,听了后很高兴,终于归国有期了</p><p class="ql-block"> 广西方向打下谅山、高平后已经是平原丘陵地带了,便于我军坦克行动,打下河内不成问题。但从政治上考虑,河内是首都,不打更为主动,主动撤军是明智之举,战略目的已经实现。</p><p class="ql-block"> 3月7日晚上我们开始撤离,一些四川兵拿着大关刀在破坏屋内的东西,把周围的草房都点着了,一片火海,从晚上八点烧到第二天凌晨3点还在烧,后来,参谋长来阻止。一路撤退一路爆破。炸电线杆是半截,增加越南修复难度,炸桥梁是防止越军追兵。撤退回国在晚上进行。野战医院的小护士,腰佩手枪,在帐篷外站岗。公路上都是我军撤退卡车,一些女兵坐在车上,脸上洋溢着胜利的欢笑。我们是步行,部队的潜规则,行军是高个排头兵在前,个小的要不时跑步才能跟上。这一夜大家边走边跑,行军的速度超常,大家只有一个心愿,赶快回国。</p><p class="ql-block"> 越南军队凭着熟悉地形进行反扑,专门偷袭我军,一些部队撤回时被围,回国受阻。回后听到一名受伤的卫生员,在部队撤回后一周才爬到国境线回国。</p> <p class="ql-block"> 四号桥战斗中俘虏的越南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