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初期,一个破旧的村庄,来了一批下乡知青,他们响应党的号召,将在这“广阔的天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其中有位多才多艺的漂亮女孩,被派往村里的小学任音乐教师。她,后来成了我们兄妹六人的大嫂。</p><p class="ql-block"> 那年,大哥从部队探家回来,有位热心人为他们牵线搭桥,大嫂是城里人,父母极力反对这门婚事。但是最终也没阻挡住大嫂坚定的爱,毅然进了这个穷家的门。霎时村里炸开了锅,有谁肯信,一个漂亮的城里姑娘会做俺家的媳妇?弟兄又多,家里又穷。嫉妒的、羡慕的,茶余饭后成了谈论的热点。</p><p class="ql-block"> 简单而又热闹的婚礼在穷的叮当响的院子里隆重举行。剪囍字、贴对联、戴红花,一对新人合唱、对唱革命歌曲…移风易俗的新气象是乡下人从未见过的场面。从某种意义上讲,给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庄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一时间,得以流传和效仿,使封闭的农村顿时活跃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在农村,几乎没有哪一个儿媳妇会尊敬地叫公婆"爹、娘,唯有大嫂自然亲切,是其他儿媳妇无法比拟的。</p><p class="ql-block"> 大嫂的到来,确实给我们这个穷家罩上了一道光环,影响了那片土地的那个年代,确实让人羡慕不已。是我们这个穷家无形的财富,让几个穷弟弟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每次大嫂回城,总要给几个弟弟捎来一些文具、铅笔刀、带香味的橡皮、成套成套的小人书,后来又有了带橡皮的铅笔、文具盒等等。你可别小瞧这些东西,在那个年代,就是跑到镇上的供销社里,也买不到这样的奢侈品,何况也没钱去买。整个村庄,唯有我家几弟兄有这些“高档"用品。</p><p class="ql-block"> 后来,下乡的知青们根据政策陆续返回到了自己的城市,我的大嫂却坚持到最后一批才踏上返城的路程,并被安排在一个国有企业上班。这在当时是每一个返城知青梦寐以求的大好事情。但是大嫂为了国防建设的需要,选择了随军_去了祖国的边防驻军部队。一个城市的姑娘,从城市到农村,又从城市去了边疆。为农村、为边防奉献出了美好的青春…</p><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后,大嫂才随大哥转业到了地方,到了大嫂的那个城市,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家乡,安顿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每次哥嫂从城里回乡下,家里上上下下几十口,从各自的家里聚集在老宅的堂屋里,有说不完的家常话。到了下午,又恋恋不舍地看着哥嫂一家匆匆回城,期盼的眼神渴望下一次的重逢。这,就是亲情。这,就是哥嫂在亲人心目中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从大嫂进了我们这个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也受过不少的委屈。但,大嫂依然是大嫂风范,是全家人的楷模。(作于2009年9月9日)</p><p class="ql-block"> 大哥</p><p class="ql-block"> 文/魏慧先</p><p class="ql-block"> 我们兄妹七人,出生在农村。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由于家境贫寒,大哥经常掇学帮父亲干农活来维持生计。</p><p class="ql-block"> 后来,大哥参了军。那时候,村里有人能去参军,是件了不起的事。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这种光荣与自豪是别的人家所体会不到的。政府给我家门口挂上"军属光荣”的牌子,很是耀眼。每逢年三十,村里拥军优属,村干部组织红小兵、基干民兵敲锣打鼓给我家扫院子、担水、送毛主席画像、春联、还有一些慰问品,真是风光极了。到了建军节这一天,父亲作为军属代表出席村里举办的座谈会,其实就是聚在一起吃西瓜。而我总是跟在父亲后边挤进去,为了能吃上几块又沙又甜的大西瓜!在那个一贫如洗的年代,这可是上等的待遇,让人眼馋的事情。我的童年也因此而充满幸福和快乐。</p><p class="ql-block"> 大哥参军走的那年我才两岁,几年后第一次探亲回到家里,五岁的我突然看见家里来了一位解放军,吓的到处乱藏,钻到旮旯里不敢出来…村里的乡亲则争先恐后的来到我家,一边和我的大哥亲切地唠着家常,一边憨笑着接过大哥从新疆捎来的、村里人从未见过的葡萄干和葵花籽,吃着、说着、笑着,临走的时候再抓上一把放在兜里,脸上乐开了花。从白天一直到晚上,一拨接一拨,趟趟不断的人群拥进我的家里,欢声笑语响彻在这个贫穷的村落。</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的农村,家里有一位解放军,是何等的荣耀,我家的名声是何等的响亮。我拿着“解放军”的照片故意在村里跑来跑去,去引人注意,去炫耀我的大哥,去收获一遍又一遍的赞美声。</p><p class="ql-block"> 大哥经常写家书,而我经常和父亲一起读,然后父亲把一封封家书整理的整整齐齐,再用线绳绑扎结实放在箱底,生怕丢掉。刚上小学的我有时爱逞能,老是替父亲写信封:新疆伊犁则克台36131部队96分队…</p><p class="ql-block"> 一贫如洗的年代造就了家徒四壁的家。用土坯盖的草房在下雨时到处漏水,兄弟几个挤在小黑屋里居住还能凑合,要是二哥娶媳妇是不能用的。翻新旧屋可是天大的事,光靠父亲及家里的条件根本无法实现。这时候,千里之外的大哥,把平时每月仅有的8块钱津贴早已攒了下来,全部寄到了一筹莫展的父亲手里。</p><p class="ql-block"> 三哥、四哥又到了成家的年龄,此时政府已有新政策:凡是够结婚年龄的青年可以另分宅基地,每人三间。这对于我家狭小拥挤的院子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高兴之余,又成了天大的愁事。6间房得用多少钱哪!父亲平时身体就不好,为此事又病倒了。又是千里之外,还是大哥!凑钱解了全家人的围。6间砖坯混合的新瓦房,在汗水与艰辛、东拼西凑中,终于耸立了起来。是那样的亮堂,祖祖辈辈,第一次。</p><p class="ql-block"> 五哥长大了,同样分了一份宅基地,家境虽然较以前有所好转,但对于修房盖屋来说,仍然很拮据。此时大哥已转业,有了自己的家庭和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没有忘记帮家里共度难关。</p><p class="ql-block"> 年迈的双亲,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兄妹七人,却还在老家那三间破房里生活。到了冬天,因为房子四处透风,不保暖,就是屋里生着火,水缸里照样结下厚厚的冰,还是大哥,一到冬天,早早的就把父母接到城里,住在有暖气的大哥家。</p><p class="ql-block"> 乡下的老人们,很少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的大哥在父母70岁那年,领着二老登上令人向往的_天安门城楼。</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的大哥,是我们兄妹中的榜样。他为我们这个大家庭付出的太多,太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弟兄六人在老家堂屋前合影(右一为作者)</p> <p class="ql-block">母亲站在门口目送大哥、大嫂登车返回时那种渴望重逢的眼神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1977年兄弟们与探家回来的大哥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