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尖山

葱葱乱草……陈宇航

一尖山,我们武穴最高的山。它高而远,因而上去的人并不多,了解的人也不多。关于一尖山有许多的争论与传说,还有些胡扯。我不争,也不扯,只是把自己多年拍摄的一些图放上来,与大家分享,并解说一二。<br>其一:一尖与二尖到底谁更高?<br>其二:八卦顶到底有有八卦?<br>其三:山上真有什么“峰顶寺”吗?<br> <div>从图中可以看到,八卦顶是武穴境内的最高处,也就是我们称之为“一尖”所在。但一尖与二尖到底谁高,自己看。本图接近平视图。</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图中蓝顶寺庙为“光明寺”,它建于何时?后面的图说明。三县交界碑为国家所立,此碑东与东南为黄梅县界,南与西南、西北为武穴地界,北为蕲春地界。二尖在蕲春与黄梅交界地界处。 此图为顶视图,八卦顶处长满杂草冠木,什么也看不出来。二十多年前,本人曾到此处,当时只有少量杂草,并无冠木,呈三十多平方米平台状,表面有黑土,下面为石头,至于是不是整石,我不知道。也没有什么沟状或凸起物构成什么图案之类。至于土下情况,俺不知道,当时没有把土挖开看。 <div>光明寺而向北,据二十多年前俺和本地老人交谈,说起山顶寺庙,说山顶有寺,但不在此处,而在下图中标志的往二尖路下平坦处。只因当年说寺内有大鼓,每击鼓,蕲春就发火 ,有“广济打鼓,蕲春发火(读 hu-虎音)”,因而寺庙被蕲春人给拆了。我细想,这理由很扯蛋。庙里打鼓,是每日的事,莫非蕲春天天发火?再是,此庙建在山顶,几无人烟,谁在此处等着听庙里打鼓?只怕是蕲春有人对此庙看不顺眼,扯个由头儿给拆了,据说,如此曾反复建、拆数次。再后来,广济人在现光明寺正前方下面约数十米处建寺,本人二十多年前曾去看过地基,有青砖石条。想来,那地儿有人在那建屋住家也太荒唐,估计也就是那庙的遗址,只是说,建在那不发,后废。</div><div><br></div><div><br></div> 此几张图是2010年6月在八卦顶下拍摄。当时光明寺正建设,算来到今己有11年零8个月了。此庙建好后,有几年没有僧人住持。得机缘,俺和柯树勋相人相熟横岗山祖爷殿法来师傅,2013年向他推荐此寺,不想他居然来到此寺。唉……此寺并无香火,害了他了(不过,我们当时是直接向他言明了的,说此寺并无什么香火。)。 据传,有能人志士知道此山顶唐朝曾有“峰顶寺”名盛一时,李白他老人家也来凑了热闹,写出了那首小儿熟读的“希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名诗。俺这人有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乱逛,周边但凡有些名气的景点儿,就去逛,逛就逛吧,还喜欢胡乱看胡乱拍的。十几年前到黄梅蔡山江心寺赏梅,代势晓得,那寺是古寺,历来传承不断,有史有谱,更有一棵“晋梅”,栽自晋代高僧,名震海内。当年大江横流,蔡山于江心独立,一塔高耸,风景无两。那高塔名“摘星楼”,可恨可恨,它居然叫摘星楼,它不是应当在我大武穴的一尖山上么?李白在那写了一首诗,内容我就不重复了。如果我要做个贼,剽窃别人一点儿什么,我要不等人家死了,身死名消了。要不离我周边很远很远,可恨那黄梅佬,就在武穴旁边……只几十里路。<br>最后一图是江心寺在摘心楼旧址处欲重建的地基,现已经建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