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带相机已然人手一部,摄影活动变得非常普及而频繁。日常生活中,每天会产生几十亿张图片,它们多为记录生活和日常事件的作品,如若作为艺术则要有更多的创新与创造才成。<div>而真正的摄影艺术作品,却是倾注着作者许多智慧和意念的艺术创作。从拍摄时的构图、用光,包括后期制作时的影调、色彩和虚实处理,都使得它们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都是那么地与众不同。上图《旋律心动》,作者沈仰槐便是通过图片的后期处理,将其作成了版画形式的摄影作品。</div> 本次文学沙龙讲座专题《摄影艺术与诗书画的关联及作品评析》由沈仰槐老师主讲。讲座内容主要是针对摄影网刊的摄影作品进行讲评与分析。 沙龙活动主持人尹协智对主讲人的情况作了简单介绍。沈仰槐老师早年也是老三届知青,后来上大学时是一位理工男。可他却似更与美术等艺术结缘。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和摄影各门类均有涉及。其中绘画更是师从大师,苦心研习,终成自己的风格和学派。 与同乐坊摄影俱乐部合作,沈老师于去年底主编发表了首期摄影网刊。与其它摄影刊物所不同的是,该网刊除了入选会员们的单纯摄影作品,更择选与诗书画相融合的作品发表。这体现了跨界思维,推动摄影艺术发展与进步的主导思想,使得摄影作品有了更加丰富的发展空间和艺术追求。 《宫门半开》,作者张子量。被摄主体为一扇半开的古建筑物大门,在落日残阳的映照下仍显出其威严气派,不由得让人陷入对其穿越千百年历史的遐想。 经过摄影作品的后期制作,这幅《风吹两岸绿》(作者陈永)呈现出一种水粉画的效果。 作者余儒文抓住新高层小区围墙还未拆除的间隙,拍下了这幅《花落知多少》,断壁残垣与不远处的小区高层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春色销魂》作者是孙孝明,他抓拍了两只蝴蝶交配前的一个瞬间。背景充分虚化后表现出主体的丰富细节。而如果为其配诗,则使得作品表达的内容更丰富,更具故事性。<div><br></div><div>小重山·题影孙孝明《春色销魂》<br>许国其<br>粉蝶双飞藤绕青。东风春草绿,万花明。<br>晓芯擎露听莺声。<br>红日永,淑气凝芳蘅。<br><br>梦蝶思庄生?翩然翔阆苑,总浓情。<br>穿花入柳倩装轻。<br>缠绵处,正是共春荣。<br></div><div><br></div><div>[大石调]初生月儿·题影孙孝明《春色销魂》<br>沈仰槐<br><br>抛开扯心找恋悟,<br>忘却怀春伤感苦。<br>(藤蔓)儿缠作曲韵符,<br><br>了追逐,<br>花丛舞,<br>销魂证好命传珠!<br></div> 《沉思》,作者陈永,表现了孟加拉少年的一个侧面。经过后期的油画处理,少年和其两个妹妹的形象更加生动,少年的眼神仿佛更能够散发出一种感染力。 《桥》,作者周忠勇。通过后期处理将原摄影作品幻化成为了一幅刺绣画。 《枯寂无声》,候福樑。经二次曝光将残荷和晚霞融合,再经作品后期作一番夸张的色彩处理,表现出一种近乎抽象的境界。 《画里画外》,作者黄伟助,他将在壁画前玩耍的孩子们与画中背景融合一体,真所谓画中有人,人在画外。 《流》,作者李佑荣。通过延时曝光,作品表现出人车如流的场景。 《昙花》,作者吴晓霞。昙花一现,短暂瞬间。可是与诗书结合以后,便有了留住这段美好的意义。<div><br></div><div>今宵窗外问花开,为赏芳姿妒月前。<br>抱入室中独自绕,伏地留影乐无眠。<br><div><br></div></div> 作者自书《昙花》配诗。<div><br></div> 《曙山入画》作者沈仰槐,作品经后期处理后,将拍摄的岩石变成了一幅大泼彩的写意国画。 《相对》,作者陈永。作品表现的是两条鱼相戏。当然,也可以想像成别的物品,如飞鸟和其它物像。抽象画给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读者可依据各人不同的理解,去勾勒和想像作品的内容和意义。此时并无对错而言,只有欣赏水平高低之分。 讲座生动有趣,听众饶有兴味。 讲座以后,笔者收到友人图片来稿。 <div>《残荷》,作者王晓明。作品经过后期处理,将秋后水面的残荷表现得非常别致,同时所赋小诗也很好地表达了图片的意境。</div><div>秋蓬乱舞立寒塘,</div><div>绿陨红消一片黄。</div><div>褪去繁华风骨在,</div><div>秋冬入梦待春光。</div><div><br></div><div>文字:尹协智</div><div>图片:沈仰槐、胡文庆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