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知道怎么,顺手就写下了这个题目。</p><p> 一个令人惊艳而纯粹的中国山水画风光旅游胜地张家界与纯粹是天马行空科幻想象中的“潘多拉星球”和“哈利路亚悬浮山”镜化在了一起,自然是因为十年前一个加拿大人、著名美国大导演卡梅隆的那部风靡世界、家喻户晓的电影《阿凡达》了!</p><p> 据说,2010年初,这部电影甫一公映,张家界就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旅游热潮,景区权威的统计数字表明,黄龙洞景区元月份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万人,与上年同比增长三成。而到了7月份,张家界景区国内外游客处处爆满,游客接待量竟然达到了上一年的2倍!张家界旅游变成了“阿凡达之旅”!</p><p> 影片的全球票房累计高达27亿之巨,世界各地的人们仿佛朝圣般地像是从地球出发、进入了太空,到达了神秘无比的未知星球,争相来到张家界,在迷雾缭绕的云端,亲身体验和领略了神奇“潘多拉星球”、现实世界中张家界景区飘浮在头顶上的“哈利路亚悬浮山”……。 </p> <p> 当年,我也是这部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的观众,当影片中那些悬浮山出现在银幕上时,我一眼就认出了潘多拉星球的取景地就是我在1989年5月和1994年5月两次到访、采风的张家界!(图片来自网上)</p><p> 然而,2009年12月23日,《阿凡达》在北京举行媒体试映会时,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片中漂浮的“哈里路亚山”的原型来自中国的黄山一语引发了网上和媒体的一场轩然大波。(图片来自网上) </p> <p> 张家界民间愤怒了!当地一位网友甚至于悬赏十万元,在全球征集与“哈利路亚山”一模一样的原型照片,据说此事还引发了黄山风景区和张家界景区的“哈利路亚山”之争!而卡梅隆本人却毫无回应。(图片来自网上)</p> <p> 两个月后,卡梅隆在接受NBC记者时认可了《阿凡达》悬浮山原型地确实是在张家界,为自己的“信口雌黄”纠了错。然而,只要想一想,难道像卡梅隆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大导演真的会对自己影片的拍摄地搞错吗?如果是,这倒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了!</p><p> 2008年12月份,好莱坞摄影师汉森在张家界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外景拍摄,大量风景图片后来成为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各种元素的原型,其中乾坤柱图片就成为“哈利路亚山”即悬浮山的原型。</p><p> “您知道哈利路亚山吗?它是神奇的潘多拉星球上的悬浮山,听说过吗?”片中人的两句问话极大地带动了张家界的旅游热,《阿凡达》在全球热播后,海内外亿万观众更是对 “哈利路亚山”原型地张家界心驰神往。</p><p> 一切其实都很清楚,哪有什么“信口雌黄”?“矛盾之语”的正名行为只是绝妙的广告营销而已。(图片来自网上)</p> <p> 这张图片就是“哈利路亚山”,图片来自网上,窃以为该图可能是张家界诸多柱峰的合成图片。人称“乾坤柱”、(图片来自网上)</p> <p> 实景“乾坤柱”,又称“南天一柱”,《阿凡达》电影中“哈利路亚山”原型。下载自网友“泡汤说历史”文章图片(注:如有侵权,即行删除)</p> <p> 有人会说,你晒胶卷时代拍摄的张家界,晒就是了,何必扯上十年前的过气电影呢?还真说对了,对此,我也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p><p> 首先,《阿凡达》并未过气,去年8月27日《阿凡达》在内地又重新上映,并增加了8分钟以前没有的内容,引发了新一波的观影热情,说明神奇的张家界风光一直是国人心中的骄傲;</p><p> 其次,我拍摄的张家界照片巳经将近30和超过30年了,有些连底片都巳发黄、扫描出来的照片恐怕欣赏价值大打折扣。而3D影片的镜头令人惊艳,提一下,让人回忆起当年观影的盛况,也许可以让读者产生观赏张家界旅游商业化浓厚氛围前原始景观老照片的兴趣;</p><p> 三是,在做这篇美篇之时,绕有兴趣地读到了电影《阿凡达》映出后的一些趣闻,以前我是不了解的,觉得与电影镜头和老照片对比着欣赏,有助于读者了解一个更丰富的张家界的视角。也算是讲故事,给疫情下想去张家界而未能去的朋友们解个乏;</p><p> 四是据《阿凡达》的官方消息,《阿凡达2》将于今年(2022年)12月16日上映,《阿凡达》共有5集,续集总成本高达10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70亿元),每部电影大约2.5亿美元,后续拍摄地点选在了新西兰,有大量技术含量很高、难度很大的水下拍摄场景,非常值得众粉丝们的期待。之前发布的播出档期分别为,《阿凡达3》:2023年12月22日;《阿凡达4》:2025年12月19日;《阿凡达5》:2027年12月17日。鉴于福克斯已被迪士尼正式收购,后续是否还会推迟也难说。但是,我以为,续集与首集肯定会有回忆与联系,张家界风光在续集中再现未必不可能,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阿凡达1》中没有的镜头,所以,看看这些老照片也是对以后欣赏《阿凡达》续集的期待吧!</p><p> (图为1989年时的天子山风光)</p> <p> 这是1989年5月间拍摄的张家界天子山神堂湾。当时,《机电日报》摄影部的王振生主任邀请了几位新华社摄影记者来为各地摄影通讯员现场讲课,但因故取消后变成了一次釆风自由行。</p><p> 第一次上张家界,神堂湾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景点。这是一块充满神秘感的半圆形深峪洼地。神堂湾三面都是悬崖绝壁,只有一面山上有一道缺口,可向湾底俯瞰,是武陵源名胜景区中的一大禁区。当年来到这里时,就听当地人讲,神堂湾是传说中的古战场,千军万马曾在这里嘶杀,旅游的人们走到这块地方,若静心倾听,至今还能隐约听到人吼马嘶的一片肃刹之声。直到今天,翻遍网络,张家界照片少说几千万张,但就是找不出一张神堂湾内里的照片。</p><p> 传说明洪武18年(1385年),起于元末的土家族首领向大坤自称向王天子,揭竿起义反明朝,打胜99仗,最后一仗,天机泄漏,被明军包围,寡不敌众,最后向王带领48位将军跳下神堂湾。传说向王天子投神堂湾壮烈牺牲后,阴魂不散,他们在湾中安营扎寨,与蟒蛇、猛兽、毒虫为伴,日夜操练兵马,时刻准备复仇,故有嘶吼之声。这个传说,《永定县志》、《向氏族谱》等典籍均有记载。美丽而悲壮的传说更增添了神堂湾的神秘色彩,也吸引着历代有胆有识的勇士奋不顾身地深入其中,赴危探险,寻根究底。</p> <p> 神堂湾岩落千丈,奇峰如簇,林木蓊郁,怪石峥嵘。时而祥云飘渺,时而白雾蒸腾,时而幽野迷蒙,时而神奇秀丽,神秘面纱蒙在神秘之地,是个永远也猜不透的谜。</p><p> 听说自古以来,没有人能下得到湾底,很多人都想掀开神堂湾的神秘面纱,欲下崖底探秘的不乏其人,古有身怀绝技的采药郎、猎人、今有解放军探险队、本土作家、摄影记者、专家教授及弟子、农垦考察队等。</p><p> 而下崖仅有一条极为险恶的九级岩蹬(天梯)可攀,且每一岩蹬只能容踏一只脚,坠蹬而下的探险者,不是在半山腰被突如其来的凄惨阴风、如注暴雨和闪电雷鸣所阻止,便是被盘桓悬崖树干的巨蟒、飞鼠和阴森可怖的谷底神秘怪诞的嘶吼之声所吓退,历史传说中有多人在探险中神秘失踪。</p><p> 上世纪1994年,一支由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组成的多国部队,据说成功到达了谷底,但电子仪器莫名其妙统统失灵,还见到山洞前守着只比骆驼大比大象小的巨型石蛤,但此时一名队员却已消失无踪,全队就以最快速度上来了,从此以后便不再有人敢下去。“宁过鬼门关,不下神堂湾”这句话一直在当地民间流传。</p><p> 图为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和壮丽神秘的喀斯特景观——神堂湾。</p> <p> 神堂湾所在的天子山一带,风光旖旎,山势雄伟壮丽,山峰重峦叠嶂,既似群臣朝拜上朝堂,又如千军万马驰奔在疆场,令人心驰神往。</p> <p> 悬崖峭壁处,时而可见诸峰立平台,引人浮想联翩,此地莫非神女起舞处?</p> <p> 从山顶俯瞰,深壑幽谷,十里画廊。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若从沟里过,抬头望山,便是另外一番风景了。</p> <p> 舌子岩,就像某人吐出了舌头,对着结伴而行的众仙惊叹咋舌。舌子岩是一道悬挂在空中的石峰,常浮于云海之中,附近又有寸步难行景点,是两山间的夹缝,仅1米宽,但缝下是万丈深渊,故称寸步难行。</p> <p> 转个角度看,舌子岩后,起伏的峰峦,又似身披头巾的仙女,衣袂飘飘,悠然而去。</p> <p> 点将台,更是武陵源著名景观。站在观景台上凌空望去,数十座峰柱拔地而起,如校场阅兵点将之场面。有道是,图中这些石柱,便是天子向大坤的将军们,仿佛正在举手向天子宣誓呢。</p> <p> 那时的张家界,许多悬崖边上都还没有设置围栏,崖边探头,深渊万丈令人胆寒!</p> <p> 天子山景区贺龙公园的贺龙雕像,贺龙是张家界市桑植县人,原以为贺龙公园里会有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不料却是白马俯首待主、将军手握烟斗、深情眺望家乡的豪情。</p> <p> 道边,简易破旧的雨棚下,堆的是木柴,而那山石上的堆物——木桶和轮盘,却至今也没猜透是何神物。</p> <p> 如今巳经记不清这里是不是通往袁家寨的山路了,结伴而行的通讯员们面对张家界的奇异景色,无不兴致勃勃,连连揿下快门。记得那时天门洞太远没有去成,路过这个“小天门洞”时,留个影像也是不错滴!</p> <p> 崎岖险峻的山路,窄道悬空,两边壁立,深不可测,充满挑战!走过路过时胆战心惊,爬上来艰难喘息,下去时惶恐不安!</p> <p> 这是来自西安一位摄影班学员正在战战競競地探索着下山之道。幸好正值中午时分,光线明亮,尚能壮胆,若是天色晚了,黝黑的山谷里起风时,那嗖嗖的冷风一阵紧似一阵,立马便能吓你个半死!</p> <p> 平台壁立,下临深渊,险处不须看!</p> <p> 天子山的“天生桥”,号称“天下第一桥”。因岩墙下部在风化作用下坍塌而天然形成头部连接下成洞孔之桥型,故称之。</p> <p> 天生桥也有美丽传说,说是当年向王天子被明军追逃至此,眼看就要坠落山崖,被仙女一甩衣袖连接两峰成桥而搭救。</p> <p> 当年山下的一处山溪景色。</p> <p> 休息之后我们一行人继续攀登的身影。</p><p><br></p> <p> 三千宝峰映一湖,美丽动人的山间碧玉一一宝峰湖。</p> <p> 途中一景</p> <p> 黄石寨。亦名黄狮寨,原名黄丝寨,黄氏寨,因古有一道人名叫黄石公在此隐居而得名,是张家界旅游区的精华,向来有"不登黄狮寨,枉到张家界"之说。海拔1200多米,由诸多的悬崖峭壁共同托起而形成的一块南高北低的台地,面积16.5公顷。摄于1994年5月</p> <p> 黄石寨一景</p> <p> 雾漫天子山。天子山的峰峦,不能不叹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笔,是亿万年来岁月风化、浸蚀和切削的结果,景色特别令人着迷!</p><p> 1994年5月26日,我们第二次上张家界时,在走到天子山御笔峰景区时,这里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其时约17:30左右,雨住风停,天色已暗、万壑俱寂。拍摄已然毫无希望、同伴纷纷收起三脚架准备撤离。刚欲下山之时,突然间,晚雾从谷中腾然升起,迷雾即刻布满了柱峰之间,一片仙境赫然呈现眼前。</p> <p> 天子山御笔峰晚雾升腾的景色令我们所有人重新从摄影包中取出了相机,立即调整光圈速度,全身心投入了拍摄,这个过程十分短暂,画面稍纵即逝,幸亏动作麻利抢拍了几张。因为从谷底涌起的迷雾不一会儿就布满了整个山间。</p> <p> 曾有诗赞曰:"视看西海云雾中,御笔峰端指长空。奇峰异石观景台,三山五岳败下风。"</p><p> 图为天子山御笔峰晚雾升腾时的山色变化</p> <p> 雾中御笔峰近观,此时,大雾来势强劲,嗖嗖地往上窜,不一会儿,除了眼前的几支御笔,其余全然被大雾遮蔽了!</p> <p> 山雾中的景区山色</p> “仙女献花”景观为一石峰,宛若一仙女手捧鲜花含笑献给游人。<br> <p> 雾中“仙女献花”,大自然的神功妙笔将仙女献花的神态描绘得如此栩栩如生!</p> <p> 张家界,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其山大多是拔地而起,山峰陡峻石又奇,或玲珑秀丽,或峥嵘可怖,或平展如台,或劲瘦似剑。</p> <p> 这些砂岩峰林哪一座不是“潘多拉星球”上的“哈利路亚山”呢?</p> <p> 金鞭溪,一条美丽的溪流,因金鞭岩而得名。溪水弯曲自西向东流去,即使久旱,也不会断流。金鞭溪全长5700米,穿行於绝壁奇峰之间,溪谷有繁茂的植被,溪水四季清澈,被称为“山水画廊”、“人间仙境”。有诗赞曰:“清清流水青青山,山如画屏人如仙,仙人若在画中走,一步一望一重天”。</p> <p> 张家界山里的土家族姑娘 </p> <p> 这是游客在张家界山间道旁向一位算命老先生问命。</p> <p> 张家界山村里的农妇。</p> <p> 1994年,《机电日报》在宜昌市湖北开关厂再次举办了纸媒新闻报道讲座学习班,由《机电日报》副总编辑葛运池授课。我于5月15日由上海启程至30日回到上海,历时半个月,其间第二次上了张家界。</p><p> 20日课程结束,在宜昌通讯站郑泽凯同志的安排下,21日-24日参观了宜昌附近古战场,西陵峡明月峡段、巴东县城、神农溪漂流、坐船浏览了长江西陵峡段的兵书宝剑峡、黄帝陵、三斗坪、中堡岛后返回宜昌。25日从宜昌坐车去慈利县。26日再从慈利到达武陵源索溪峪,进入张家界拍了3天风光照后于28日出张家界,包车至大庸回到宜昌。当时张家界门票收费仅21.50元/人,有记者证的免费。这次釆风活动,我作了简要记录,在此一并分享。</p> <p> 釆风期间,郑泽凯同志安排的西陵峡段明月峡的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从长江上方的峡顶上俯拍,山峡竟然如此雄伟!拍摄时,忽有雄鹰闯入镜头,一摁快门就抓下了,后来细看,原来崖顶上还有一只小鹰,雏鹰嗷嗷待哺,盘旋的老鹰正在给小鹰喂食呢!</p> <p> 宜昌西陵峡段,过仙女桥后的明月峡这段,是难得一见的风景。如果不是宜昌本地人,一般游客是见不到这个视角的,我当时最大变焦是135mm的中焦,穷尽最大焦段,只拍到了雄鹰在西陵峡上空盘旋的镜头,没能拍摄到长江雄鹰的清晰飞姿。但我已心满意足,拍到了几幅俯视角度的伟岸西陵峡峭壁和连为一体的长江,也就没有任何遗憾了!</p> 这是神农溪漂流,漂流的人坐着豌豆角船沿溪而下。从宜昌到神农溪漂流要先到巴东县城,然后再摆渡到江北岸坐神农溪旅行社的大巴约一小时到达漂流点漂流。<br>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原始森林中的鸡公山,长20公里。神农溪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为锦竹峡,第二段为鹦鹉峡,第三段为龙昌峡,人称“神农三峡”。神农溪可谓是天设地造的神奇之溪、原始的山水画廊,有着正宗土家风味和浓厚乡土人情的漂流之溪。 <p> 锦竹峡在两岸山间,多为锦竹覆盖,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水面倒映着青峰竹影,使溪水更添碧绿。人与舟漂行其中,被翠色包围,不由心净如洗,加之神农溪上连一只小小的机动船都没有,空气异常清新,峡间格外幽静,只偶尔有几声鸟鸣,间或传来几声纤夫的号子,更使人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这种犹如世外桃源般精神空灵的感受在神农溪以外是绝对找不到的。</p><p> 欧阳修有词赞曰:“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趣沙禽掠岸飞”。</p> 神农溪溪水清冽明净,两岸山峰奇峻,风景雄伟秀丽,故有小三峡之称。 鹦鹉峡内多奇峰异景,有的山峰如狂啸之虎,有的如嬉戏之猴。峡内有神农溪最大的溶洞“燕子阡”,以及古栈道等景点。 龙昌峡则多为绝壁,奇岩怪石亦有不少。比较著名的景点有“仙客送翁”、“鳄鱼出洞”、"天然泳场”、“熊猫石”等。 <p> 溪流荡漾、浪拍舟揖,豌豆角船缓缓而行。往前看,巨崖陡立疑无路,绕个弯,绿覆幽壁别开面。山水画廊无虚词,爽极、爽极!</p> <p> 一水漂流,漂流路上有餐厅和酒家,可用午餐,餐后再漂、直至长江结束,有山乡土家族姑娘表演歌舞、且跳且唱,小伙击鼓伴之。这样的歌舞场面,据说每日有四场之多,舞人一月收入在180元。而一船6名纤夫一个来回能挣80-90元。</p> <p> 姑娘们跳毕,围拢在一块儿放声高歌,用甜美的笑容和歌声欢迎游客和我们摄影采风团下次再来。只是这一声“再”,却没有了下文。日月如梭、光阴飞转,一晃已是28年了!照片中的姑娘们,现在应该也能拿上养老金了吧!</p> <p> 这些担货的山民,很有当地的特色,可惜忘了拍摄的时间地点。我国西南山区的山民应该都普遍使用这种工具的。但拍摄年代久远,印象已经模糊了。</p> <p> 这个画面就更有意思了,山民背上背着“Y”形小猪背篼在谈生意,这样的镜头现在肯定再也见不到了吧!我依据照片里新装饰的白色瓷砖分析,照片摄于94年的巴东县城可能性较大,大巴山区交通不便,有用这种人力运输工具的民风民俗。</p><p> 此外,根据当年我的日记,1994年5月23日,因建造三峡大坝,看到当时的巴东县城房屋墙上画上了许多标示104.8米的水淹红线,表示三峡大坝1997年7月1日一期工程竣工时的江水淹没处将淹没县城一半,我们到巴东时,巴东县城已有4-5万人口已迁往长江北岸的新城,约占总人口的1/3强。而待三峡工程结束、整个县城都将不复存在。现在再来看,这个镜头是不是更为珍贵了呢?</p> <p> 张家界林场,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里面却藏着今人惊艳万分的中国瑰宝:1992年,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以至于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8年后,不仅成就了一个伟大导演的传世名作,更是震惊了整个世界!从此以后,世上多了无数座飘浮于头顶的哈利路亚山,天穹上映出了灵光四射的神奇潘多拉星球!人们不禁会问,是谁,首先发现了这个世界级的人类自然遗产呢?答案是,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p><p> 1979年,人民大会堂湖南厅要布置一幅湘绣作品《韶山》,经湖南省美协画家王金星推荐,创作彩色画稿的任务落到了吴冠中肩上。应湖南省委邀请,当年秋天,吴冠中在湖南美协画家邓平祥的陪同下来到湘西采风,为创作国画《韶山》画稿做准备。一天,吴冠中来到凤凰沱江边,发现风景很美,于是展开画板写生,画了一个多小时。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位张家界的小伙子发表议论说:“我们那里的山比这里的山更漂亮!”吴冠中听到议论后回过头来看了看那位小伙子,问道:“你们那里的山是如何好看的?”小伙子比划着说:“我们那里的山是一根一根的,上大下小。”吴冠中听了小伙子的描述后,感到很奇怪:世上哪有这样的山?于是,吴冠中要求那位小伙子给他当向导,带他去张家界。进入山中,一片笋立的红色石英砂岩峰林突兀在大家的面前。眼前奇峰连绵、怪石高耸,洞壑幽深、流泉飞坠的奇幻景色让吴冠中大为惊讶!于是,他在张家界连续住了13天,画了13天的写生画,并创作了后来让张家界一举成名的游记散文《养在深闺人未识——一颗失落的风景明珠》。</p><p><br></p><p>附:《养在深闺人未识——张家界是一颗风景明珠》 (原载1980年1月1日《湖南日报》)</p><p> 作者:吴冠中</p><p> 张家界,是大庸县北部的一个林场,很少人知道她,我这回因事,顺便到湘西写生,旅途匆匆,人们给我介绍张家界林场,我先姑妄听之,后来不少同志再三推荐,我才下决心去看看。因为我有过别人介绍风景如何好到头来大失所望的经验。这次看到张家界林场,却意外地使我非常兴奋,如获失落在深山的明珠。</p><p> 随林场公路登山,数个拐弯,地貌突然大变,峰恋陡起,绿树叠翠,这里是湖南真正桃花源了,立即引人进入了奇异幽深的世界。这里的秀色不让桂林,但峰峦比桂林神秘,更集中,更挺拔,更野!桂林凭漓江倒影增添了闺中的娟秀气;张家界山谷间穿行着一条曲曲弯弯的溪流,乱石坎坷,独具赤脚山村姑娘的健壮美!山中多雨意,雾抹青山,层次重重,颇有些黄山风貌,但当看到猴子爬在树顶向我们摇晃时,这就完全不同黄山的情调了。还有那削壁直戳云霄,其上有数十亩的原始森林,我们只好听老乡们讲述他们曾经攀登的惊险故事而望林兴叹。</p><p> 张家界林场位于澧永上游,我们不了解连绵不断如此密集的石峰在地质上的价值,但谁都对其间的奇树异草和珍禽怪兽感兴趣。这里有一种自己长有囊储水的背水鸡,就是闻所未闻的。我先不知有虎有豹……一进山急匆匆就往石林和树林深处钻,是被景色美入迷了。石峰石壁直线林立,横断曲折有致,相互交错成文章,不,可以说是“画章”吧。人们习惯于以“猴子望太平”、“童子拜观音”等等形象的联想来歌颂自然界形式之美,还往往要用“栩栩如生”来形容其酷似,其实许多石头本身就很美,美就美在似与不似之间。张家界石峰名堂可多了,什么秦始皇的“金鞭”,什么“三姊妹”……美丽的故事由人们的想象自由去创造吧!</p><p> 为了探求绘画之美,我辛辛苦苦踏过不少名山。觉得雁荡、武夷、青城、石林……都比不上这无名的张家界美。就以峨嵋来较量,峨嵋位高势大,仗势吓人,其实并没有张家界这么突出的特色,至少大多数美术工作者将会同意我的看法。</p><p> 据说由于这数十里的山势象一匹奔腾的烈马,故又名马鬃岭。马鬃岭也好,张家界也好,都尚未闻名,等待游人们为这绝代佳丽起一个更贴切的芳名。</p><p> 哈哈哈,吴冠中做梦也没有想到,他首先发现且热切盼望日后更改芳名的这颗风景明珠,芳名仍是张家界,30年后竟然有了令人神往的洋名:“哈利路亚山”!</p><p><br></p><p> 张家界马鬃岭 1979年吴冠中作 104×200cm。</p><p><br></p><p> 2022年2月24日成稿</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