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新年第一次见面,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各位市幼家人们平安顺遂!</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发言的内容并不能算思路宣讲,就当我向大家汇报对某一项我认为很重要但又时常会令人头痛的工作的一些感受和思考,以及对这个学期如何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的展望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形容一个完整的教师形象:“爱心是灵魂,实践是双腿,思考是大脑,左手阅读,右手写作-这就是一个‘肢体健全’而精神饱满的完整的教师。”作为压轴的“右手写作”似乎是幼儿园很多教师的难题。</p><p class="ql-block"> 给大家分享一些数据,从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除去寒暑假,九个工作月,我们的老师一共撰写随笔572篇,其中178篇通过四审获得专家评优,23篇发表在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宣传与共享。幼儿园一共有53位老师获评过优秀随笔撰写人,其中年级组长与班长18人至少一次获评优秀,占比85.7%;助教27人至少一次获评优秀,占比87.1%。刘仲觅老师提交的11篇随笔100%获得专家评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6位保育老师撰写教育随笔,其中5篇获得专家评优,这些数据,是值得被点赞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1月,我用一对一的方式,和很多老师聊起对教育写作的感受,有老师这样对我说:“看着电脑里每月自己撰写的随笔记录,心中就有着一种满足感,感叹一天天在忙碌中流逝的教育生活还好有一种方式将它们留住了,并且盖上了自己思维的印章。”也有老师说:“从一次次的记录中反思做过的事,发现过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行为探究能力。随笔记录是我的一种动力,也是我和孩子不断成长的阶梯。”其实最开始我也质疑过幼儿园制定的每月每位教师都要提交随笔的制度,听着老师们的心声,我欣慰了,从2020年到2022坚持了两年的“教育随笔”之行,总归成为了老师们看到自己成长的最好载体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解惑:让动笔有神</b></p><p class="ql-block"> 一位已经有20年教龄的老师说:“事情我会做,也能把事情做好。我也知道写教育随笔的好处,但是写什么、怎么写?好难呀!”一位工作一年的老师说:“写随笔好有压力,有时候实在不知道写啥,就会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有的说:写好随笔肯定有秘诀,可是我们打不开思路啊,不知道一篇好的随笔包含什么要素。</p><p class="ql-block"> 有的说:写随笔肯定要有好的素材,这个素材怎么找呢?</p><p class="ql-block"> 这种无积累、无方法、无内容的时刻,在座的老师们,是否也曾经经历过。也许有的新教师现在正在经历。</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们已经采用或者将新增以下办法助力教师:</p><p class="ql-block"> 1.订阅《学前教育研究》《上海托幼》《幼教100》《早期教育》《年轻人》等学前教育专业报刊杂志;</p><p class="ql-block"> 2.幼儿园图书馆大量优秀的专业或者非专业书籍欢迎所有人借阅,同时图书馆不定期开展以书会友相关活动;</p><p class="ql-block"> 3.聘请专家对教师撰写的教育随笔进行点评与指导;</p><p class="ql-block"> 4.邀请园外专家、写作高手等进行相关培训;</p><p class="ql-block"> 5.通过《幼儿园文学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研究,推动教师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字撰写能力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6. 组织教师对专家点评稿进行学习与讨论,提升随笔自评互评水平,进而促进随笔撰写提质;</p><p class="ql-block"> 7.利用年级组集体备课等更加轻松的形式邀请园内写作达人介绍写作经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也相信,有了以上办法的助力和解惑,即使是新手教师,也能逐渐厘清写作的基本内容,寻找写作的方式方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看见:让妙笔生花</b></p><p class="ql-block"> 入职半年的新老师感叹道:“当我看着自己认真撰写教育随笔获得专家评定‘优秀’,得到专家的细致指点,得到老师们肯定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乐开了花。”</p><p class="ql-block"> 去年,我们在幼儿园公众号推出优秀随笔,好书共读、成长故事、食育课程、游戏观察(有图)…… 每个月有主题,每周五准时发布。</p><p class="ql-block"> 一位老师在述职中谈到:“今年我有一篇随笔在公众号推出,我很兴奋,这也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解读自主游戏背后的意义,不断探索和优化自主游戏活动的路径。” </p><p class="ql-block"> 不仅是优秀随笔,每位老师用心撰写的教育随笔,都应该“被看见”。</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们已经采用或者将新增以下办法助力教师:</p><p class="ql-block"> 1.每月随笔采用年级组教师组队初评、教学管理二评、园长抽评、专家四评的多级评价;</p><p class="ql-block"> 2.每月每一篇随笔都会得到多人阅览,并且至少能获得一次有针对的文字点评;</p><p class="ql-block"> 3.每月将所有教师随笔(含点评)分享在企业微信工作群;</p><p class="ql-block"> 4.继续在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推出优秀教育写作作品; </p><p class="ql-block"> 5.通过“市幼名师堂”“特级教师乡村工作室”“学科基地”等平台,宣传教师的教育写作经验与成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让大家“被看见”“被尊重”,这是一种多么大的鼓励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激励:让下笔有果</b></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的智慧成果,如果能得到更大的劳动价值,势必能提升老师的幸福指数。</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们已经采用或者将新增以下办法助力教师:</p><p class="ql-block"> 1.随笔继续纳入教师每月绩效考核;</p><p class="ql-block"> 2.为每个月优秀随笔撰写人打印证书;</p><p class="ql-block"> 3.每个学期期末在全园总结大会上为本学期优秀随笔撰写人正式颁奖;</p><p class="ql-block"> 4.每年将优秀教育写作汇编成册(成果汇编);</p><p class="ql-block"> 5.尽可能提供渠道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育写作类比赛,教育写作获奖结果纳入绩效考核,进行相应奖励;</p><p class="ql-block"> 6.邀请专家一对一指导将优秀随笔转变成论文、案例,争取向正式刊物投稿;(今年寒假,我园有8位老师获得一对一指导的机会,未来,还会有更多机会向大家敞开)</p><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试想,老师们在回顾工作时,看着这些教育写作带给自己的成果,怎么能不开心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成长:以笔代言,寻觅教育的真谛!</b></p><p class="ql-block"> 越来越多的教师把教育写作当成了加强理论学习与提升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也正在教师之间逐渐形成。</p><p class="ql-block"> 一位老师给我的反馈道出了“妙笔生花”的真谛:“对于我来说,教育随笔的撰写成为了自己提炼教育实践经验、反思日常教育行为、评估幼儿发展的最好载体。在思考、行文的过程中,会帮助我将教育实践过程与教育理论体系进行联结,以此梳理自己的教育行为的有效性,也帮助我进一步去利用文字的力量寻觅童心成长的痕迹,最终搭建一座通向童心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所以,还等什么呢?2022,让我们继续“妙笔生花”,幼儿成长所需要的支持、爱以及智慧的点滴,将汇聚在老师们的文字里,记录着我们和孩子们的教育之行,一路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