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太行娃

<p class="ql-block">农历二十八那天,回农村老家过年。每年贴对联是一件大事。</p> <p class="ql-block">每年过年娘总是蒸很多馒头、豆包,炸好多个小果子,一直能吃到出正月。</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每年的年夜饭和新年早饭从来都是吃饺子。于是除夕当天下午全家人湊在一块包饺子、看春晚便成了重点。我擀面皮、爱人和孩子捏饺子、娘切饺子段、父亲往箅子上摆饺子,全家人忙的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只有回到老家才能感受到“人间烟火”的味道。烧灶火做饭又快又省。</p> <p class="ql-block">今年受疫情影响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和儿媳妇没能回家过年。看到有从北京回来的年轻人娘总是打听一下。</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历史上,自从发明了火药就用来辞旧迎新。宋代的王安石在《元日》中写到:</p><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p><p class="ql-block"> 春风送暖入屠苏。</p><p class="ql-block"> 千门万户曈曈日,</p><p class="ql-block"> 总把新桃换旧符.</p><p class="ql-block">鞭炮齐鸣,迎来了又一个新年。</p> <p class="ql-block">给长辈叩头是老家传统的拜年方式。以前总会在三点半起床,先到祖宗案前叩头接着给同族长辈们、大哥嫂子们、邻居们拜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老爷爷、老奶奶辈大都过世了,就连爷爷、奶奶辈的人也没有几个了。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有的在外地置业买房。回家过年便成了一种奢望,也只有拜年时才能见上一面。 </p><p class="ql-block"> 年复一年,我磕头数量在减少,“收头”数量缺在增加,不经意间我也年过“半百”!</p> <p class="ql-block">“布灯”是传统的民俗,在所有供奉的神仙前点上蜡烛点上香。过去在没有电灯的年代,也会在路边也点上蜡烛,照亮小道,让五更来磕头的人们走路方便。</p> <p class="ql-block">“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老家的广阳山是道教老子修行之处。每年正月初一这天善男信女齐聚至此人满为患。</p> <p class="ql-block">儿子今年结婚,通常应该给长辈们磕头拜年,由于疫情原因没能回来,初一这天大娘婶子们陆续过来送来拜钱。</p> <p class="ql-block">初二应该是女婿上门给岳父岳母拜年的日子,。出发时汽车出了故障,只能步行走3公里山路。路上别人问:</p><p class="ql-block">“咋没有开车”?</p><p class="ql-block">“锻炼锻炼身体”我回答。</p> <p class="ql-block">步行路长时间没有人走,显得荒凉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初三开始是走亲访友的日子。这天看望小姨,娘送过去自己种的白菜。</p> <p class="ql-block">小姨的大闺女没在家,用手机视频拜了年。手机带来了方便但也拉远了亲人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老家正月年味十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从初一开始一直到农历二月初二各种民间习俗不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回家过年的人逐年减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加速了农村的消亡。</p><p class="ql-block"> 将来, 年味也会随之变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