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知青老照片(二)

乌兰花

<p class="ql-block">天津知青老照片</p><p class="ql-block"> 天津是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早在1956年就有天津青年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组成了第一支远赴黑龙江萝北荒原的集体垦荒队。1957年又有了王培珍、李庆茹等一批城里的青年学生下乡河北省农村,立志做新时代有知识的新农民。再后来,闻名全国的返乡务农的知青典型邢燕子,下乡河北省宝坻县的北京知青侯隽。她们在60年代前期就成长为天津乃至全国知青下乡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二十多年来,天津下乡知青总数约46万余人,足迹遍及了冀、蒙、晋、黑、吉、辽、甘、新、藏等省市自治区。海河儿女的身影展现在北国原野,大河上下,用青春热血谱写了一曲曲难忘的知青之歌。<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 天津在新中国知青运动中,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在这个发源地至今还没有见到为知青群体建立什么纪念馆或纪念广场,让进入花甲古稀之年的知青人感叹和遗憾。但是,这些老照片为知青过往的经历做了最好的注脚,直观的反应了过去五六十年中老知青的生活场景,劳动情况,在广阔天地的大有作为!老照片留住了他们的青春影像,记录了他们曾经的激情岁月。</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为历史留下真实的知青故事,今天,我们为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以证实那年那月发生的史实,免除后人的曲解和演义。</p><p class="ql-block"> 注:部分文字引用孙加祺的《天津知青书目缉录》前言</p><p class="ql-block"> 乌兰花 2022年2月15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邢燕子 女 河北宝坻县(今属天津)人,1941年出生,1958年中学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宝坻县委副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天津市委六届政协副主席、天津市北郊区永新知青综合场党支部副书记,是中共第十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64年6月邢燕子被选为共青团九大代表 。同年12月她又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人大,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p><p class="ql-block"> 12月26日恰是毛泽东70诞辰,邢燕子被邀请参加毛泽东的家宴,毛泽东不让自己的女儿出席,说:“她不下乡,不配。”与毛泽东同坐在一起的是陈永贵、王进喜、钱学森、邢燕子、董加耕。他笑道:“我要坐在群众一边。” 并将自己的一碗饭拨给邢燕子和董加耕,说:“年轻人要多吃啊,要吃饱!”还为他俩添饺子和烧饼。</p> <p class="ql-block">  1958年邢燕子中学毕业后,面临着刚才提到的两个选择,一是继续上学读书,二是到父亲的工厂里做工。应该说,这两条路都很不错,但是,邢燕子却选择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第三条路:到农村去当农民!</p><p class="ql-block"> 邢燕子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她的爷爷奶奶就生活在农村,她小时候也经常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知道农村的艰苦,所以,当她中学毕业时,正好国家在号召知识青年下乡,邢燕子就立志要改变家乡的穷苦面貌,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p><p class="ql-block"> 对此,邢燕子说:“农村青年都应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听党的话,不是空洞的口号,要看实际行动,农业这么重要,党需要自己留在农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留在农村。”</p> <p class="ql-block">  1960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邢燕子发愤图强建设农村》。此后,她成为上山下乡的知青典型。1964年,她出席中国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先后当选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此后,还当选为天津市委书记。她是不驻会的市委书记,也是不拿国家工资的市委书记。她与社员的报酬一样,拿的只是队里女劳动力的平均工分。</p> <p class="ql-block">1958年,邢燕子回家乡务农。</p><p class="ql-block">  邢燕子,女,原名邢秀英,1941年出生,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镇人。1958年中学毕业后,邢燕子没有回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区,而是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家乡当时的宝坻县大钟庄乡司家庄村务农,发愤改变家乡的穷貌。在那里,她和农民打成一片,并组织了“燕子突击队”代领姑娘们苦干加巧干,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成绩。</p> <p class="ql-block">  邢燕子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的先进典型,成为当时知识青年心目中的旗帜和榜样。</p> <p class="ql-block"> 1984年,邢燕子当选为天津市北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了履行好代表职责,她经常深入基层单位,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1994年,北运河遭到洪水袭击,防护堤需要加固。她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主动参加劳动,坚决不搞特殊化。2009年,邢燕子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她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邢燕子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她从不摆领导架子,不搞特殊化,大多数时间在乡下跑,听取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她从不利用权力和荣誉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她的孩子是石油公司的工人,她从来没有想着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名望为自己的孩子换取什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王培珍(女)1936年生人,1957年天津女七中高中毕业。同年9月,响应党的上山下乡号召,下乡到河北省静海县赵连庄乡赵连庄村,当上祖国第一代新型农民。1959年10月与常流庄农民赵平结婚,从事农业劳动22年。</p><p class="ql-block"> 1979年调到乡政府从事计生、妇联、党务等工作,1991年退休。 </p> <p class="ql-block">  天津老知青 王 培 珍</p><p class="ql-block">下乡日记一 出 发 </p><p class="ql-block">  1957年9月9日</p><p class="ql-block"> 就要出发了,母亲慢腾腾地走出胡同,送别自己心爱的女儿。我也尽量抑制自己的感情,强忍泪水对母亲说:妈,快回去吧,到农村我一切会自己保重,放心吧。说罢,我不敢回头,快步离开母亲的视线。我知道,这样也许会让她好受些。</p><p class="ql-block">  父亲将我与行李送上了三轮车,直奔河西礼堂,那里是我们的出发地,和平与河西两个区的下乡知青在那里开欢送会。我忍住泪水,让父亲快回去不要送了。父亲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没有再送。父亲走后,我在心里默默念着:爹,您尽管放心,女儿到农村一定好好干,给您争光。由于这是天津市第一批知识青年下乡,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领导、校领导都来参加欢送大会,礼堂内外挤满了送行的学生和群众,同时,我们也看到接收单位的领导来接知青了。此时我才知道,要去的农村是静海县老东乡(团泊洼)</p><p class="ql-block">  欢送会结束后,我们40余名知青胸前戴着大红花,在锣鼓声鞭炮声中登上了汽车,缓缓地驶离天津城。我挥手告别了送行的天津父老。那时的我一直傻笑着,已经忘记了与父母的离别之情,只是觉得热血沸腾。我立志改变农村的面貌,做祖国的建设者,做新中国第一批有文化的农民,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王培珍 下乡日记二 美丽团泊洼 </p><p class="ql-block">  1957年9月10日</p><p class="ql-block">  清晨5点。同屋的知青伙伴还没醒,我怕惊动她们,悄悄地走出房间,站在门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里的空气好新鲜啊,心里感觉格外舒畅。初到农村,一切都是新鲜的。抑制不住自己愉快的心情,好奇心使我快步跑上马场减河的大堤,因为那里站得高看得远。</p><p class="ql-block">  东方出现鱼肚白,我听到哗哗的流水声,看到了水力发电站台、扬水站,看到了沟渠纵横交错间的田野。往远处看,只见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草洼。我问一位过路的老大爷:那里是哪儿啊?大爷见我是城里来的知青就热情地告诉我,那是大黄洼(团泊洼),洼里长着芦苇,那里有鱼有虾有野鸭子,撑船进去鱼都会蹦起来欢迎你,有时候还会捡回一篮子野鸭蛋呢。我一路小跑来到了洼边,此时太阳已经升起,在红彤彤的朝阳下,只见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在湖里飘荡,不时有几只大鸟在湖上飞来飞去。突然,我看见远处有只小船,船上两个小伙子正捞出一网活蹦乱跳的大鱼!多好的地方,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迫不及待地在随身携带的日记本上将眼前的美景画了下来。那一刻,我深深地爱上了团泊洼。(转接下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接上面)当日郝书记亲自带领我们参观了挖地改造后的农田水利设施,参观了抽水站、发电站。郝书记说,发电站还在建设中,目前村里还没有电,到了明年春天就可以实现照明了。然后我们参观了农田的干、支、斗、毛水利工地,还参观了国营新生农场。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农民的伟大,劳动的伟大,我们能把昔日的盐碱滩改造成片片良田,难道这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我甚至觉得有些遗憾,遗憾自己来晚了,没能亲自参加挖地改造的热潮。我暗下决心,今后要把青春献给这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王培珍 下乡日记三 落户 </p><p class="ql-block">  1957年9月12日</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团泊洼工程管理处学习了3天。第4天,知青们被分配到各个高级农业社当社员,我和我的同班同学秦蔼云被分配到永远社(赵连庄村)里当新社员,社里安排我们俩同住在一个老乡家里。骆队长和刘队长赶着毛驴车来接我们,刘队长“哒、哦、咿”地赶着毛驴车,我和蔼云在车上那个兴奋呀!我们两个中学好友能分在一个社一个村,虽然不在一个生产队,但是我们能住在一起,这简直太让人高兴了。</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俩嬉笑着,不知不觉中到了赵连庄。我们被安排到老乡任文俊家里的东厢房,东厢房原为任家储存杂物和家具用的,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人家把其中的一间收拾出来,盘了个炕安了个灶,这里就成了我和蔼云的家。我们学着房东的样子,用棉花搓了个灯芯儿浸上了油,把灯芯儿放在铁盖子上点亮,这就是煤油灯了。我们用一个高一点儿的板凳当“书桌”,用一个矮一点儿的板凳当“坐椅”,在简易的“书桌”上、在煤油灯下我们开始看书、学习、写日记。</p><p class="ql-block">  从今天起我们在这里安家落户啦!</p> <p class="ql-block">  侯隽 女 1943年生,原籍北京。1962年高中毕业后放弃高考,只身从北京来到天津宝坻县窦家桥安家落户,立志做一个社会主义新型农民。</p><p class="ql-block"> 1963年7月,共青团天津地委发出《关于在知识青年中开展学习侯隽事迹的通知》,在天津地区青少年中掀起学习侯隽的热潮。1964年侯隽与邢燕子一起出席河北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71年在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天津地委委员。中共宝坻县委委员,1973年任中共宝坻县委副书记,1976年任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副组长。1972年以中国农民代表的身份访问日本。1980年始任宝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1962年高中毕业的侯隽主动要求到河北省宝坻县下乡插队,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成为她当时最大的理想。 </p><p class="ql-block"> 她在那里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每天下地干活,累得腰酸腿疼,居住的小土房冬冷夏热,又湿又潮,她以苦为乐,空闲时就给当地农民读报、讲故事、唱歌。</p><p class="ql-block"> 作为上山下乡的带头人,侯隽成为一代城市知青在农村“扎根”的代表,先后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团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省妇联副主任、天津团市委书记、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副组长等职务,是党的十大代表和四届全国人大常委。1980年脱产后历任宝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县长、县政协主席和区政协主席。</p> <p class="ql-block">  她是上世纪60年代全国著名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典型,放弃了北京繁华、舒适的城市生活,意气风发地奔向农村。她就是被称为“特别的姑娘”的侯隽。</p> <p class="ql-block">  侯隽 从1980年至1990年,侯隽担任宝坻县人大副主任,1991年起,担任宝坻县副县长,2001年1月,57岁的侯隽出任宝坻县政协主席,当年9月撤县设区后,侯隽一直担任宝坻区政协主席直至2007年5月退休。</p> <p class="ql-block">  侯隽在《知青日记》的序言里说:“如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历史的一页......随着社会发展,大家的身份、地位,乃至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心系乡里的那种情怀,忧国忧民的那份忠诚,始终没有改变,因为我们终生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切为了祖国!”</p><p class="ql-block"> 一切为了祖国!这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情怀,值得我们传承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在这里,让我们重温她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63年7月,共青团天津地委发出《关于在知识青年中开展学习侯隽事迹的通知》,在天津地区青少年中掀起学习侯隽的热潮。</p><p class="ql-block"> 1964年侯隽与邢燕子一起出席河北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p> <p class="ql-block">  天津知青楷模代表人物相聚天津市大港区。</p> <p class="ql-block">  下乡河北省的知青,老乡用毛驴车接知青到村里。</p> <p class="ql-block">宝坻天津知青~潘鸿年</p> <p class="ql-block">下乡河北省承德地区天津知青~蒋宝新(江心洲)</p> <p class="ql-block">下乡河北省承德隆化县天津知青~李东亮</p> <p class="ql-block">黑河知青博物馆天津巡回展,参观的天津知青人潮涌动,看看这里有你吗?</p> <p class="ql-block">与共和国同命运~黑河知青博物馆天津巡回展开幕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