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茶》

河山

<h3>广西</h3> <p class="ql-block">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茶上市的季节,虽然我不太懂茶道,然而,曾经喝过的一杯春天的新茶,让我回味无穷。那年一次偶然的机缘,经历了一次特殊的访茶之旅。</p> <h3>  那是19年的春天,去广西融水和鹿寨之间的原始森林里,参观一个叫和尚岗的野生茶园。天下着雨,车开到山脚下停了下来,前面是泥泞的山路,车是没法继续开了,要徒步走到茶园。吴老板说山里平时没什么好吃的,咱们要在村里买了两只家鸡,买些蔬菜,背上进去吃。</h3> <h3>  蒙蒙的细雨,把大山洗的格外的翠绿,配上云雾,如仙境一般,刚从寒冷的北方过来,感觉分外新奇。吴老板说如果不下雨,车子还可以往上开几里路,没车道的时候也可以租骡子骑着进山,现在步行有点辛苦,大约要走四五个小时,对体力是一种考验。山里长大的孩子,走几个小时山里算什么呀,就当锻炼了。</h3> <h3>  一边欣赏着沿途风景,一边向目的地行走,总觉得已经走了很长的路了,离目的地应该不远了,然而目的地还是在遥远的前方。</h3> <p class="ql-block">  路渐渐的变窄变陡了,眼睛再也顾不上看风景,只能专心的爬山走路,云仿佛就在头上,天仿佛就在山顶,然而爬上一座山,前面还是山,永远够不着头的云,摸不着山顶的天。</p> <h3>  大约走了四个小时,终于不用再往山上爬了,要走下坡路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一直认为上山更难,下山是比较轻松的,今天才感觉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上山你只要努力的攀爬就可以了,下山不仅费膝盖,而且,爬了那么长时间的山,腿上的力量也小多了,加上湿滑的山路,一旦踩不稳,就会滚下山去。</h3> <h3>  远远的已经看到前面的茶园,腿已经是机械的在迈动,几乎到了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的时候。脑子里想当年的红军,在食不果腹、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情况下,长征是怎么走过来的?</h3> <h3>  六个多小时的徒步,终于到了大山里的茶厂。厂长老吴早早的做好米饭野菜等着了,累了也饿了,饭真的香。饭后喝一杯淡香的绿茶,舒服极了,再喝一杯浓香的红茶,真的感觉不枉此行。听吴总介绍才知道,红茶和绿茶是一棵树上的叶子,只是叶子的品质和加工工艺不同才生产出红茶或绿茶。市场上的茶叶也是如此,茶叶的不同,除了茶树生长的环境、茶树叶的品质不同外,各家特有的制茶工艺也不同,所以才有了市场上不同品种品质的茶叶。</h3> <p class="ql-block">  这里最早是一个老和尚在这里种茶制茶,所以后来人叫它和尚岗,现在的茶厂是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建的国营茶厂,虽然这里有纯天然无污染的茶园,但可种面积有限,产量小,加上交通的不便,厂子的经济效益南方的老板是看不上的,吴总出于对这里的茶的一种情怀,不忍那么好的茶成了绝品,才收购了它,继续用原始的工艺为人们生产这里特有的天然野生茶叶。</p> <p class="ql-block">(参观茶叶是如何生产出来的)</p> <h3>  当天采的茶叶是要当天炒的,晚饭后我们来到制茶车间,参观茶叶是如何加工出来的,本来想参观整个制茶工艺,实在是太累了,加上第二天要原路徒步返回,当听说整个过程需要持续到凌晨四五点才能完成,第一道杀青工序没看完,便回屋枕着屋后的泉水声睡着了。</h3> <p class="ql-block">  生产出来的茶是靠人工挑出来的,空手走那么远的路都吃力,可以想象挑个担子的感觉,茶虽然不重,挑着担子走那么远,肯定不会那么轻松。亲自体验了一下挑茶的感觉,确实不容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回来的路似乎没那么远,这可能心理预期的原因,当你去一个陌生遥远的地方时,走过的路程一直在加,越加越远,但不到目的地永远不知道终点在哪,所以感觉距离越来越远。而同样的路往回返的时候,是在做减法,数着来时的一个一个点,路程越减越短,不知不觉就回来了,也感觉没有来时那么远了。</p> <p class="ql-block">  两天的雨水和汗水的浸泡,整个人已经狼狈不堪了。当把背包放在车上的那一刻,才彻底松了口气,才感觉这趟旅行完美的结束了,一行六人没有一个人掉队。回首看看身后云雾里的大山,十几个小时徒步,崎岖湿滑的山路,仿佛做梦一样,有点不敢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耐力和毅力。不去挑战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极限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回到鹿寨,放下疲惫的身躯,喝一坛当地的黄酒,为这次旅行的开心和顺利庆祝、干杯!</p><p class="ql-block"> 三年后,才沿着记忆里的旅行写下这篇游记,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一样。这次旅行会永远留在记忆之中,留在记忆里的都是最难忘最珍贵的经历,不是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