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老手艺》钢笔画

青蓮文化

<p class="ql-block">毛朝久先生作品,《消失的老手艺》<span style="font-size:18px;">钢笔画集,虎</span>年新春之际在东溪古镇隆重展出。</p> <p class="ql-block">毛朝久,1950年出生于重庆綦江的东溪古镇。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童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他1969年上山下乡当知青,后参加战备民兵修建襄渝铁路,1972年初进厂,年底入伍当兵,1976年入党,1977年3月复员回重庆无线电专用设备厂,曾任该厂团委书记、宣传科科长兼厂报主编、车间党支部分厂党总支书记和主厂厂长助理兼党政办主任等。</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他自学摄影,退休后,他进老年大学学习国画,自学钢笔画。</p> <p class="ql-block">于他而言,能够将记忆中的家乡和祖国的大好河山拍下来、画下来、留下来,是一件看起来普通却十分具有纪念意义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毛朝久是一位在美篇APP上开设专栏且浏览量近48000次的创作者,也是一位刚过古稀之年的老党员。</p> <p class="ql-block">在他的专栏里,既留存着数百张讲述时代故事的黑白照片,也有为致敬抗疫人员和记录家乡老手艺人而创作的人物钢笔画,还有许多展现祖国各处风景的山水画和摄影作品等。</p> <p class="ql-block">从2020年初到3月初,毛朝久与老同学们以“战疫”为主题,创作了30余幅讴歌战疫在一线医护工作人员的摄影、绘画、书法等作品,将他们从逆行向前、科研攻关、挽救病患到胜利凯旋的感人场面定格纸端。</p> <p class="ql-block">同时,他们还创作了20余首诗歌作品,其中他为钟南山院士写的诗里就有这样一句:“鞠躬尽瘁刀不老,民族脊梁人称赞。”</p> <p class="ql-block">当问及为什么如此喜欢摄影时,他解释道:“因为年轻的时候我可以算是一个准字号的摄影发烧友。”</p> <p class="ql-block">毛朝久最初是在1972年北京军区空10军某雷达团当兵时接触了摄影,但当时没机会正规学习。</p> <p class="ql-block">直到1977年退伍后,他才省吃俭用买了一台二手德国百佳牌135相机,他还自己做放大机,做暗室,自己买原料配制药液冲胶卷、洗印照片,连胶卷也买回来自己分装。</p> <p class="ql-block">后来经过不断地拍摄练习,他的新闻和艺术摄影作品出现在《重庆日报》《西南信息报》《中国电子报》《工人日报》等省市和全国性报刊上。1989年,他的作品《掘火者》还参加了庆祝家乡重庆定名800周年展出。</p> <p class="ql-block">他的作品里还有深厚的故乡情,每次回到家乡重庆东溪古镇,他表示自己都要把那些看到的关于家乡变化的场景描绘出来或者拍摄出来。</p> <p class="ql-block">记录生活成为他的使命。他画的那20幅《山城棒棒军》,既是为了体现中国人民的勤劳精神,也是为了致敬曾经那个最活跃的特殊群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儿时家乡的记忆,创作了《消失的老手艺》组画,画有31种老手艺,共77幅。</p> <p class="ql-block">我们怀念这些传统老手艺,因为它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它们的消失固然令人伤感,但这是社会进步、文明升级和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必然。我们怀念这些手艺人,是他们的勤劳、艰辛和智慧、对技艺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是他们陪伴了我们的成长,解决了我们在那段贫穷苦涩日子里的生活必需,为我们儿时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亮色和美好记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组《消失的老手艺》钢笔画,就是为了记住那些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传统老手艺和那些可歌可泣的手艺人,记住我们曾经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儿时常见一些手艺人肩挑着担子,手上敲打着响器,扯着或洪亮或沙哑的嗓子高声吆喝着走街串巷。街头巷尾经常有一群群人围着他们看热闹。他们都是些能工巧匠,传统老手艺的手艺人,虽然设备简陋、工具简单,但他们工作认真,做工精湛,一手绝活。</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生产技术落后,物质生活贫乏,做什么都得精打细算,讲究节俭,所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这些手艺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如今,很多传统老手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已渐渐的随岁月离我们而远去,渐渐地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有些已成为绝响!当年熟悉的吆喝声和场景已成为了我们过往的记忆和我们记忆最深处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磨剪子、锵菜刀、补锅、脸盆换底、弹棉花"等等老手艺都曾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虽然它们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那时手艺人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影响着一代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修补竹篦席、翻捡瓦房……,这些老手艺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少听说。修钢笔,现在已消声灭迹,但在那个年代它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艺,这是否有点匪夷所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磨刀匠肩上扛着铁锈色的木櫈到处游走招揽生意。钝了的菜刀、剪刀,经他的手在磨刀石上嚯!嚯!嚯!一阵打磨,便锋利无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锑锅、脸盆坏了或需要换底,有用焊锡焊的,有用胶皮圈粘的,也有用白铁敲打直接换的,方法很多,都能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补锅匠补锅,是用一个小火炉把生铁融化,在一只手掌上垫几层布,再在上面放一些碳灰,将融化的铁水舀在上面,从锅下面伸向穿孔处,另一只手拿一根用布扎的布棒子,两只手上下一起用力挤压,使铁水填满穿孔,待铁水凝固后稍加打磨锅就补好了,而且平整无凹凸。破洞较大的,则需要用废弃的锅先敲打一块与破洞形状相似但约小的铁块作衬底,用竹条固定好,然后用以上方法一点一点的用铁水连接起来。小时候我们镇上有个补锅匠,姓赵,人们叫他赵补锅。他手艺好,找他补锅的人很多,看热闹的人也很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爆米花是我们儿时零食的最爱。一个火炉,上面架一个黑乎乎的铁铸的椭圆形爆米花机,放进玉米或糯米,加上糖,师傳一手拉着风箱一手转动那铁疙瘩。“嘭”的一声巨响,一团白烟升腾而起,热腾腾香喷喷的爆米花喷射而出,一麻袋爆米花便作好了。那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玉米做的白中透黄、香脆可口,糯米做的纯白、口感糯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传统榨油,小时候在我们镇上就有。它是利用流水作动力转动水车,带动碾子把炒过的油菜籽碾碎,然后用稻草包成饼状,放进一个用原木做的榨油机上,再用人工象撞钟一样把一根根木楔子打进去把菜子油挤压出来。它加工工艺原始,但展现了我们先人的智慧,还非常环保绿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修伞师傅干活手脚麻利,哪怕散成了一堆钢丝骨架,到他手里,不一会便整理成形,再经过简单的几针缝补,一把坏了的伞便完好如初。</p> <p class="ql-block">传统的理发,那套行头很简单,推子、剪子、剃头刀……,但这些都得靠师傅们自己手工研磨。理发师傅除理发、剃头、刮胡子、修面以外,还要掏耳朵、按摩、端颈子……得会十多项技艺。</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家里使用的陶器,缸、盆、碗、瓶……,不小心打坏了,都舍不得扔掉,要等走街串巷的补缸师傅、锔碗匠来修补好继续使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技艺高超的师傅还能修补贵重的瓷器、紫砂等。他们能利用裂纹破损的走向,因势利导,在裂痕上巧妙地锔出意想不到的精美图案。经过打磨处理,损坏的瓷器有时还能身价倍增。</p> <p class="ql-block">锔碗是个细致活。“锔”是用一种专用的钉(形状象订书钉,叫“锔子”)把破碎的器物联接起来。民间普通的锔碗,是把打碎的碗拼拢,用线绑住,拉动一根弓转动一个金刚石钻头,在裂逢两边打上眼,然后把铜质锔钉用小锤轻轻敲入固定住,最后在裂缝上涂上特制的灰膏即告完成。</p> <p class="ql-block">草鞋,以前当地农民生活生产必备,轻便把滑。现在已很难见到穿草鞋的人,更难找到会打草鞋的人了。</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草鞋只是在某些景区扮演工艺品的角色,跟记忆中的草鞋已相去甚远,已失去了它的实用功能,更没有承载过贫穷和艰辛,没有浸透过田野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磨剪子!锵菜刀!”“剪刀勒!”“补锅!”“锑锅脸盆换底!”“弹棉花!”……</p> <p class="ql-block">向传统老手艺的手艺人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