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元宵圆 万里月同圆

黄新英

<p class="ql-block">喜气洋洋的春节还没来得及回眸,红红火火的元宵节已在眼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中国人的狂欢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p> <p class="ql-block">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民国初,袁世凯称帝,觉得元宵谐音“袁消”,不吉利,下令改为上元节。倒行逆施,天怒人怨,结果才称帝不到三个月还是“袁消”了。元宵节重返民间。</p> <p class="ql-block">因为疫情,今年厦门的元宵节没有大规模的灯会,但这两天天气晴好,百花盛开,让人的心情也敞亮起来。农历正月十四恰逢公历2月14日,东西方情人节接踵而至,玫瑰花涨价,甜品店生意兴隆。毕竟疫情阻不断人间烟火,这个时候,人们反而更希望抱团。</p> <p class="ql-block">不过,室外行为艺术就让年轻人欢呼雀跃吧。我们家里的夜景工程是海底捞月,一粒粒洁白如玉的元宵圆在锅里娉娉袅袅地一叹三唱。</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春节是大鱼大肉锣鼓喧天,那么元宵节的元宵圆则是丝竹悠扬的江南小调,是元宵盛宴清新动人必不可少的一抹亮色。</p> <p class="ql-block">元宵圆,有的地方叫元宵丸,有的地方叫汤圆,有的地方叫汤丸。本来闽南话圆和丸是同音的。</p> <p class="ql-block">叫啥不打紧,重要的是,要好吃,皮和馅的功夫就要做好。</p> <p class="ql-block">前天菜市场、超市已纷纷推出各种款式的元宵圆应市。</p> <p class="ql-block">春元宵,秋月饼,已成了商机,有人年年动脑筋,花样翻新,在皮上和馅上下功夫。趁着冬奥会的热度,今年不少商家把元宵做成冰墩墩雪容融的可爱模样,也有人在网上推出教程,教大家在家里自制家庭版的雪容融元宵。这类的创意,一般人看看就好,真要自己动手,多半是“一看就会,一学就废”。</p> <p class="ql-block">汤圆皮创新空间有限,汤圆馅却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核桃馅、腰果馅、果仁馅、杏仁馅、枣泥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时各取所需就是了。谁说国人创新能力不足,一个小小的汤圆足以展现创造力,说不定一个偶然的尝试,便可流芳千古菜谱呢。</p> <p class="ql-block">有文化学者说,元宵和汤圆是不一样的。元宵是北方食品,是用糯米粉摇出来的;汤圆是南方食品,是用水磨的糯米粉做成面团包出来的。摇出来的元宵,口感较硬,肯定是甜馅;包出来的汤圆,口感软糯,可咸可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个人认为,泉州的元宵圆,无论是摇的还是包的,都比厦门的元宵圆好吃。厦门的元宵圆,皮厚硬,馅松散,元宵皮上的生粉挂不住,像徐娘脸上厚厚的妆容。泉州的元宵圆,皮薄均匀,馅饱满紧实,浓浓的芝麻香,味道香糯,口感顺滑。我家妹妹们,都是做元宵圆的行家里手,她们做的元宵圆,出神入化,相当好吃。</p> <p class="ql-block">让我深情款款的是,有一年去国外和儿子一家团聚做的中西合璧元宵圆。记得那时,我们东跑西颠好不容易凑齐了花生、芝麻、葱头、白糖、糯米粉,正为没猪油统领各种材料而发愁,儿子急中生智:用黄油。没想到这外国妞和中国元素你侬我侬情投意合,让各行其是的食材完美结合,最后完成一场美轮美奂的倾城之恋。元宵圆大功告成。最妙的是皮薄馅大又均匀合度,馅中的颗粒也恰到好处,是有还无,一口咬下去花生馅儿金黄柔润,香得明快,甜得俊朗,如鲜花着锦。这款中西合璧的元宵圆是天底下最好吃的元宵圆,“从来不需要提起,时刻也不会忘记”。融合其中的是浓浓的亲情啊!</p> <p class="ql-block">在南方,除了元宵节,平时甜品店和茶楼也可以吃到汤圆。我每次去中华城,必到翡翠小笼包店点一份汤圆。端上来是浅黄色清清爽爽一碗姜糖水,已比一般煮汤圆的浑浊糯米汤要透亮,两个冰肌玉骨的佳人相拥而坐。微甜微辛的姜糖水,极好地衬托了汤圆的浓香。一碗吃完,恋恋不舍,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今夕何夕,元宵佳节。汤圆甜,月儿圆。即使远在天涯的游子,就算吃不到故乡的元宵圆,也会记得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月,想想故乡的亲人。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乡思似水,堪比酒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