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一种浸润,拂去全身烦躁,留下满腔书香。阅读,对一个人的素养提升、气质培养乃至品格塑造,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先人的智慧,凝结成方正文字,灵妙文章;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div> 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在寒假期间继续开展各备课组共读一本书的活动。2月14日,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在教师服务中心的安排下举行各教研组教师读书分享交流活动,给学生做好榜样,同时分享阅读经验,提升教育智慧。<div><br></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语文组</b></font></h1> 语文组老师所选的书籍一致是中考必考的名著。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分享的是老舍的《骆驼祥子》,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分享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分享的是《简.爱》。这三本书的主人公面对生活的态度相同的地方就在于面对逆境,他们都曾尝试不屈不挠,勇敢生活,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只不过结局不同。 七年级语文老师蔡贝贝老师分享的是《骆驼祥子》。《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为生活来到城市,最后选中拉洋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 八年级语文老师闫梦梦老师分享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历程,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从十月革命、国内战斗到恢复国民经济各个时期的苏联社会特点和时代气氛,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苏联年轻一代,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九年级语文老师谢佩芸老师分享的是《简.爱》简.爱因其父母双亡,从小就寄养在舅舅家。但舅妈并不喜欢这个孩子,没有按其亡夫——简.爱的舅舅的遗言把简.爱视为亲生孩子照料。寄人篱下,从小没有获得过亲人关爱,表哥表姐的捉弄与欺负。使简.爱从小就过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生活。《简.爱》告诉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因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往往放弃了最应给坚持的——最真实的自己。一个可以为了真爱不顾一切的自己。也许有时候真该在追名逐利的时候停下来反思一下。<br><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英语组</b></font></h1> 九年级英语组的王丽老师从六个方面介绍了作者从高中至大学及工作后的英语学习方法,作为英语老师的大家仿佛又重回校园,回忆起自己的校园时代。特别是其中讲到的单词记忆法,“习得一切复杂技能的基础也是机械练习。没有把单个子技能练到炉火纯青,是逃不出舒适区的”深受大家的赞同。 八年级英语组的刘珊老师从另外一个视角娓娓道来,她口中的作者更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位朋友。刘珊老师将作者的成功归因于她的坚持不懈与贵人相助,并且在她的介绍中,我们不禁反思这样的故事也可以运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来激励那些暂时落后的“咸鱼”,谁又能否定他们也许会成鲤跃龙门的主角呢?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道法组</font></b></h1> 道德与法治学科共读的书目是《新时期政治教师基本功—作业、辅导与评价篇》,首先由孙凤娟老师进行读书分享,她分享的题目是《如何命制试题》,孙老师指出命制试题要:深入研究中招(期末)命题走向;以课标为依据、注重考查教材主干知识;把握时政热点,结合教材栏目尝试原创试题。听了孙老师的分享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随后,全体成员对所读章节又进行了深入交流。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历史组</b></font></h1> 周强中老师主讲的读书分享交流会,会议上分享的是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从介绍钱穆先生的生平,到分享整本书的心得体会,周老师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激情。会议虽短,但浓缩了精华,展现了我们一二二中学的教师的精神风貌和知识素养。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数学组</font></b></h1> 数学组共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陈锐峥老师一句“无论你是否爱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大名对于你来说绝对不陌生,因为他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师,大师出品必属精品”开启数学组的读书分享之旅。马硕南老师认为“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一堂课,这种准备就是阅读!”张根磊老师提到“我们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刘睿老师指出,在阅读了本书之后,不仅知道如何教育好别人的孩子,更知道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王晓俊老师重点向大家分享了作者的伟大的一生更是结合自身教学成长中的三个故事来分享自己的感悟。闫学华老师强调“教育需要理想信念,教师需要俱时阅读。” 最后石文青老师用“我们只有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主动学习,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结束本次读书分享会。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物理组</font></b></h1> 九年级物理组有宋志雪老师分享的书籍是《物理五千年》,她重点着眼于热学部分,分享了与八年级热学部分相关发展史,其中温度计的发展史就比较精彩,他形象生动的再现温度计的发展历史,科学家的不断探索摸索的过程。 八年级物理组有李玉航老师进行了分享,他从《物理五千年》这本书全书着手,分享了物理学五千年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史,稳重中存在惊喜,充分表现出了男教师的广的知识面和幽默感,分享充满魅力。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化学组</font></b></h1> 寒假期间化学组教师共读的一本书是《像冠军一样教学》。道格.莱莫夫的《像冠军一样教学》这本书,是帮助老师们找对教育方法的一本好书。本书阐述的62个技巧分布在12个章节四个部分当中,整个谈论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用简洁的语言,引人入胜的例子,给读者梳理了一个又一个实用有效的技巧方法。所有教师的分享,让我们在教学的路上停下来有所思考,努力做一名冠军教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地理组</font></b></h1> 根据学科性质,地理组今年寒假的共读一本书读的是《这里是中国》,地理组八人对寒假所读的这本书都发表了自己的讲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对本书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这本书,同时也从多个角度了解了这本书。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生物组</font></b></h1> 生物学科备课组共读一本书是《记忆的革命》,老师们通过阅读重新认识了人脑的记忆。学习的本质是透过文字把握图像,我们的大脑在储存记忆时青睐的就是图像。记忆效率高、容易形成长期有效的记忆,且能摆脱“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的记忆方式就是尽可能地把信息资料构建为图像。而这种构建的能力可以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法来练习和得到:画图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定桩法、左右脑针对性训练等。读完本书,就可以系统地了解记忆力提升的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之中去。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体音美组</font></b></h1> 体音美组读书分享,由体育组王赋斌老师分享《向上生长》,音乐组余清泉老师分享《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美术组王璐老师分享《教师的语言力》。他们分别从个人能力提升、家庭关系和教师语言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内容相互补充,非常全面,老师们受益匪浅,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阅读点亮生活”这是我们一二二中学的一句标语,也是深深烙印在所有一二二师生心中的箴言,阅读丰盈生命,让我们认真做好生命中最重要的投资吧!今天,我们捧起书本,为蓬勃的生命积蓄力量,明天,我们一定会收获一轮绚丽的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