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阿什河松花江干流南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南部。魏、晋至唐代称“安车骨水”,金称“按出虎水”,明称“金水河”,清初称“阿勒楚喀河”,1725年(清雍正三年)改称“阿什河”。“按出虎”,女真语“金子”之意。“阿勒楚喀”,据新编《阿城县志》载,系满语“嘎拉哈”的“支儿”,引为“耳”。</p><p class="ql-block">中文名称 阿什河</p><p class="ql-block">别称 金水河</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南部</p><p class="ql-block">主要支流 松花江干流南岸支流</p> <p class="ql-block">水系黑龙江流经省份黑龙江生态特征阿什河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组成(毫克/升):浮植物总计9.77硅藻12.2%,绿藻0.4%蓝藻0.6%甲藻41.9%金藻黄藻0.7%裸藻44.1%。阿什河松花江干流南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南部。魏、晋至唐代称“安车骨水”,金称“按出虎水”,明称“金水河”,清初称”阿勒楚喀河”,1725年清雍正三年改称阿什河”。“按出虎”,女真语“金子”之意。“阿勒楚喀”,据新编《阿城县志》载,系满语“嘎拉哈”的“支儿”,引伸为“耳”。因河水弯弯曲曲,状似人耳,故以“阿勒楚喀”称之。发源于大青山南麓,自东向西流经尚志、阿城两市交界的西泉眼河附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流经五常、阿城、哈尔滨3市县,在哈尔滨市东郊注入松花江。全长257公里。中下游丰水期水面宽238-360米,水深4-4.7米;枯水期水面宽10-235米,水深0.2-0.25米。流域总面积3545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中下游为农业区,产玉米、水稻、大豆等。由于阿什河上游地势较高,坡度大,遇大面积暴雨或集中降雨时,易泛滥成灾。</p> <p class="ql-block">阿什河流域是金朝的发祥地,金朝前期都城上京城建于阿什河左岸今白城村。并于白城西开凿运粮河(俗称“金兀术运粮河”)西通松花江,长96.5公里,为金代都城漕运河道。</p><p class="ql-block">清代建有阿勒楚喀城。其流域多古迹,</p><p class="ql-block">有松峰山道教遗址、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金齐国王完颜晏墓、亚沟石刻等,均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阿什河流域平均宽度为30公里,完整系数为0.25,延长系数为34,流域面积右岸大于左岸,不对称系数为0303,流域总面积为3493平方公里。上游地区海拔高度为300~700米,流域内山地面积为1856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51.8%。山地上分布有大片次生林,森林面积为1113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为35%。中下游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丘陵面积为539.2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15%;平原面积为11858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33.2%。阿什河流域是金朝的发祥地,金朝前期都城上京城建于阿什河左岸今白城村。并于白城西开凿运粮河(俗称“金兀术运粮河”)西通松花江,长96.5公里,为金代都城漕运河道。清代建有阿勒楚喀城。其流域多古迹,有松峰山道教遗址、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金齐国王完颜晏墓亚沟石刻等,均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单家窝棚 杨家屯 湘子沿 高家屯 小南屯 西华村 雨红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