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都去哪儿了

心系远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故乡的年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起年味,一般都认为:现在不如过去,城市不如农村。为了追寻这今不如昔的年味,腊月25,我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鲁东南的一个小山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所以选择25回家,是因为我已在脑子里作了安排:25到家,26沿着我小时候上学走过的路,到镇上赶一次年集;27日,在家写一天春联……</p> <p class="ql-block">可谁知道,计划没有变化快。一到家,当我刚刚透露第一个计划,便被三弟否决了:“家里什么都不缺,赶什么年集?”老伴对我的这一计划本来就无所谓,经三弟这么一说,她就更无所谓了。加上老天也不作美,有点冷,第一个计划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泡汤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正当我筹划第二个计划怎么写春联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本家的二婶子去世了。悲哀之余,另一个感觉便是,春联写不成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年味,失去了美食的诱惑</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三弟之所以反对我赶年集,或许他不完全了解我的初衷,而主要是怕我再买年货。但接下来,他给我讲的一件事情,就使我完全理解了他的用心。原来,就在前几天,为了筹备年货,在外面工作的儿子给他带来了3个猪头:“我自己留下一个,送给前村姐夫家一个,还有一个送给咱村的xxx,人家坚决不要,沒有办法了,我硬摊派给了xx x。”</p><p class="ql-block">这使我大感意外,在我的记忆里,猪头在家乡一带一直是最好的“年货”。因为一个猪头,可以连肉带汤熬一大锅,冷冻成一大盆“猪头糕”〈家乡用语),吃时切上一盘,成为全家过年的美餐。现在的年轻人对此已无所谓了,甚至当成了负担。</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农村,一般的家庭都有5、6甚至7、8口人。正常年景,过年时能买10几斤猪肉、一条“白鳞鱼”(一种海产的经过淹制的鱼),自家杀一只公鸡,做一包豆腐,就算过年了。如果再能买上一个猪头,就算条件好的了。因为在那个物质馈乏的年代,能买到猪头,既要有点钱还要有点门路,对一般人家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p><p class="ql-block">那时,家乡的孩子们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所谓好吃的,也不过是炸丸子、炸鱼、蛋卷,这些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现在早已成为人们的家常便饭了。主食方面,与过去过年才吃得上的水饺、馒头相比,人们则又喜欢吃过去吃过的煎饼了。一切都今非昔比,现在过年,年轻人都不知道吃什么好了。</p> <p class="ql-block"><b>年味,缺少了传统的仪式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面提到的,春节前家族内的二婶子去世了,我为什么就不写春联了呢?因为写了也不能贴,这是对逝者的尊重。家乡贴春联的习俗是,自家的长辈去世了,3年不能贴,本族内的长辈去世了,当年不能贴。由此可以看出,村里如果谁家过年沒贴春联,那一定是自家或本家有老人去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6日,想去赶集没有赶成,27日想写春联又沒写成,接下来两天时间参加了二婶的葬事活动,29日就是年除夕了,主要活动也开始了:</p><p class="ql-block"><b>上坟</b>,下午3点,我们全族的人集中到村南小河边的南老林(祖坟)前,再依次到东林、西林、西南林4个祖坟中上了“坟”。主要仪式是,在坟前烧纸、放鞭炮、磕头,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请老驾(家堂) </b>在年除夕的晚上,轮流在在家里设立灵堂,挂上写有家族谱系的“轴子”(中堂),摆上祭品,焚香烧纸,本家族的人依次来磕头拜祭、守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磕头 </b>初一的早上,以大家庭或小家庭为单位,到长辈家拜年,给长辈磕头,每家每户则都备以茶烟、糖果之类,以致问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本图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祭祖、敬老,是家乡春节的一个主要习俗,</b>在我们这个家族基本上都保留下来了。今年的活动,我也都参加了。但不可否认,与以前相比,也是处在逐年淡化之中。如上坟,以前都是鞭炮齐鸣,而现在禁放鞭炮的影响由城及乡,燃放的越来越少了。再如请家堂,我们家族逐年轮流的“老六支”,已有越来越多的因在外地工作而过年不回家了。族内临时确定,可从实际出发,自然中断或接续。去年就中断了一年,今年又继续了一年,以后中断的年份必然会越来越多。还有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磕头一事,也在逐年减少,今年我磕了两家,到下一代,已经没有给我们磕的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年味,在儿时的记忆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节,永远属于孩子们。</p><p class="ql-block">那时春节,对儿时的我们,充满了神宻的气氛。进入腊月,神宻的氛围越来越浓,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几乎每天都有一个说法,我们的脑海里也就多一个“为什么”:</p><p class="ql-block">腊月24,现在叫小年,那时我们叫“辞灶”。早上天不亮,人们便开始搭“天地棚子”送灶王爷上天,我们对那个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灶王爷便充满了敬畏之意,因为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掌管着人间的烟火。</p><p class="ql-block">直到大年除夕之夜,神宻的气氛达到了极致。这一夜我们不能到处乱跑,不能大声说话,拜过家堂之后,就要在家里悄悄地守岁。偶尔弄出声响,摔坏了东西,大人会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而不加责怪。锅里的水饺下破了,也不是坏事,因为那不叫破而叫“挣”了。直到在睡梦中,被母亲轻轻地叫醒,轻轻地吃过母亲打上来的水饺,听着夜空中的鞭炮声,打着灯笼,沿着漆黑的街道,跟着大人,去跟长辈们一一磕头……</p><p class="ql-block">初一天亮之后,一直到十五,便成为孩子们的天下。我们揭下人家大门上的春联做成风车拿在手上,结伴而行,到野地里摔跤,在冰面上滑冰,打夘(自制的球)、打拐(膝盖)、打尖(木制)、打瓦(石头)、打老牛(陀螺),晚上则满街满巷地胡跑乱窜——捉迷藏,抓特务……这十几天,大人们放开了管束,我们想和谁玩就和谁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在打打闹闹中过了一年又一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少小离家老大回。而现在,我走在村内的大街小巷,已看不到独立玩耍的孩子,年轻时那些孩子们玩过的游戏,估计也早已失传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春节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春节文化,是一种乡村文化。在当下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切都在变,故乡在变,年味也在变,唯有儿时的记忆挥之不去,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2022.元宵节 于泉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