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元宵情

湾头馨苑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p><p class="ql-block"> 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起源</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p><p class="ql-block">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那么,元宵节有什么传统习俗?下面与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p> <p class="ql-block">1.吃元宵</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p> <p class="ql-block">2.耍龙灯</p><p class="ql-block">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3.送花灯</p><p class="ql-block">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p> <p class="ql-block">4.猜灯谜</p><p class="ql-block">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p><p class="ql-block">图为:唐宋时灯市。</p> <p class="ql-block">5.舞狮子</p><p class="ql-block">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p>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寄托着团圆和美满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湾头馨苑幼儿园全体教职工</p><p class="ql-block"> 祝大朋友和小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快乐</p><p class="ql-block"> 平安、幸福、团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