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洒南疆 英烈忠魂——缅怀战友张兴荣烈士

笑对人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转眼又到了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己过去43年了,在那一场战争中,我们老连队的战友张兴荣、王泽启献岀了宝贵的生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和张兴荣是阜宁同乡。又是老同学,1972年12月毕业于阜宁县东沟中学。他在高二(1)班,我在高二(3)班,同在一排教舍,我们一起度过了两年的高中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是当年的教室</span></p> <p class="ql-block">  当年高二(1)班毕业照,后排左2是张兴荣同学。</p> <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后,我们各自回到农村,从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生产劳动。虽然两家相隔十多里地,可是忙于农活,从而失去联系。</p><p class="ql-block"> 1974年12月应征入伍,命运安排,我们又走到了一起。同在六O三团三连。</p><p class="ql-block"> 新兵集训期间,我在二班,他在三班。当年睡的是地铺,我俩的铺位隔着一个过道,正好对着。由于是老同学,训练之余,常在一起说说笑笑,交流训练体会,谈谈个人理想,相互促进,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新兵集训结束后,我们又分在一排,我在一班,他在三班,同住一个宿舍,吃、住、学习、训练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75年3月我离开老连队,到师卫生员训练队学习。不久,张兴荣抽调到603团轮训队示范班。</p><p class="ql-block"> 这是示范班战友合影, 后排左一是张兴荣,后排右二是周涛<span style="font-size:18px;">(照片提供者,原三连文书)</span></p> <p class="ql-block">  前排右一是张兴荣,后排右一是周涛。</p> <p class="ql-block">  75年10底,我回到三连当卫生员。76年初示范班结束,张兴荣回到一排,周涛分配到三连当文书。当时连部我和周涛、通信员杨正祥,理发员侍广勇,均为阜宁籍人,只有司号员张智玉是山东东平人。因此,张兴荣空闲之时常到连部找我们聊天,嬉戏打闹,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和理发员侍广勇住一个宿舍。张兴荣喜欢自己的小分头发型,一次他在我宿舍理发,我和他开玩笑,在他身后用剪刀剪去他头顶上的头发,迫使他理了个小平头,他不急不恼,离开我宿舍时只是朝我点点头、“嘿嘿”笑了两声,从他笑声里我感到他要“报复我”。晚上睡觉时翻身,屁股不知被什么扎了一下,忙起身,发现床单下有一个图钉,图钉那个部位浸有指甲大的血迹。次日早操后,他跑到我宿舍,看我床单上洗后的印迹取笑我,我知道是他所为,扬起炕帚要打他,他哈哈大笑遛了。</p><p class="ql-block"> 1977年,我连到胶县承担师部营房维修施工任务,连队驻扎在师防化连。张兴荣是一班副,由于他是团示范班出来的,队列训练基础好,军事技术过硬,被抽调到胶县一中当军事教员,为高中学生搞军训。</p><p class="ql-block"> 9月下旬,我们连队营建施工结束,正好西安电影制片厂到胶县拍摄电影《丁龙镇》,要求我们部队抽调部分兵力参与拍摄。我们连和师直防化连、一团四连接受了参与电影拍摄任务。</p> <p class="ql-block">  拍电影说起来很有趣,可真正拍摄起来确实很辛苦。尤其是战争题材,拍摄周围布满炸点,虽说炸点药量不大,伤不到人,可炸飞起来的泥土碰到皮肤暴露部位还是很疼,烟雾和灰尘迷的你睁不开眼睛,冲锋时不管脚下碰到什么,那怕是冰冷剌骨的河水或是浓烟滚滚的火焰,都要毫不犹豫地向前冲去。让你中弹,你要象真的一样摔倒,就是倒在河里,镜头不停,你也要丝毫不动地躺在水中。特别是大的场面,要反复演练若干遍才开始拍摄,一遍不行,再来一遍,一个镜头拍个四、五遍是常事。你是群众演员,看到镜头对着你拍,可真正到了影片中,根本找不到你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我是卫生员,整天背着药箱跟在部队后面做医疗保障,基本上不参加拍摄。一天,在拍摄现场,我正和张兴荣在聊天,影片副导演走到我们面前,让我俩参加庆功大会一场的拍摄。我俩胸带大红花和主要演员站在台上,难得在影片里留下了几秒钟的影像。</p><p class="ql-block"> 截屏照片中间为张兴荣,左侧为笔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8年2月,我被调到胶县师机关卫生所。老连队到张店四角房开山打石头,为坦克团盖房子。此时,张兴荣是二班长,文书周涛(周广美)为一班长,景慎祜为三班长。不久部队调访,六O三团到山东新泰,师部在莱芜重建,三连又转战到莱芜为师部盖房子。因部队家属和后勤保障系统一时难以随部队同时迁出,我便随机关卫生所在胶县留守。</p> <p class="ql-block">  不久,报纸、广播不停地报道越南忘恩负义,在苏联的支持下与我国交恶,驱赶华侨,在我国边境挑起事端,侵占我领土,打死打伤我国军民,并入侵柬埔寨,这是赤裸裸的地区霸权主义,对中国周边安全形成严重威胁。苏联与越南遥相呼应,在我边境地区屯兵百万,随时有可能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国家安全形势严峻。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推动国际反霸斗争,1978年12月7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决策发起对越作战,以多击少,速战速决,震摄越南侵扰中国边境及在东南亚进行扩张的气焰。次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略展开命令。遵照中央军委命令,济南军区从各部队抽调战斗骨干(主要是战士)补充到广西、云南前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战士的责任就是祖国需要时勇于担当,血洒疆场。战士们纷纷上送请战书,有的战士不惜咬破手指,用血书来表达自己的求战决心。</p><p class="ql-block"> 自从战友出征,我的心一直掂记着中越边境,每天听新闻、看报纸,从师机关干部口中打听前线消息。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一文,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对越自卫反击、保卫边疆作战”,中越之战由此拉开序幕。</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凌晨6点25分,在祖国南彊1300公里的边防线上,万炮齐鸣,一发发炮弹撕裂长空,流萤般的划着弧线射向越军阵地,一场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同时出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歼敌速回的战略,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有力打击了越南的嚣张气焰后,于3月16日宣布撤出了越南。短短二十八天,年轻的中国军人用热血铸起了南彊边关界碑,许多年轻的军人把宝贵的生命,灿烂的青春留在了南彊的红土地里, 他们用鲜血释怀了人生的豪壮,用生命诠释了保卫南彊的铮铮誓言,共和国的旗帜上留下了他们血染的风釆!</p><p class="ql-block"> 四月初,从战友来信中得知张兴荣在2月23日攻打880高地时负伤,因流血过多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25岁。</p> <p class="ql-block">  失去了一位老同学、老战友,我心中无比悲痛,和他相处时的点点滴滴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一直想了解张兴荣牺牲前后的详细情况。去年初,终于从老连队的战友、张兴荣参战时的连队文书王笃明处得到详细信息。下图是王笃明战友在《夜老虎》微信群里写的文字资料。</p> <p class="ql-block">  王笃明战友的原文:</p><p class="ql-block"> 张兴荣烈士牺牲前后的有关情况(原云南军区98团五连文书王笃明)</p><p class="ql-block"> 我和兴荣战友是一同从济南军区603团三连调往云南省军区的,79年2月17号一同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79年元月,我们被调防到云南金平县边境,开始了艰苦的战前训练。张兴荣当时是五连班长,他训练严格刻苦,待人和气可亲。个头不高,但军事素质很高,经常受到连、排的表扬,并获得全班连带训练优秀奖。连长看他带兵有方,训练有素,79年元月底被任命为排长。我也从四班长调到连部任文书。我们的接触也更加频繁。他的战前训练因成绩显著,多次被营、连首长表扬嘉奖。79年2月17号晚,我连奉命从金平出发,经过中越友谊大桥,长驱直入越南国土。79年2月23号早,我连奉命攻打越军固守封土县的八八O高地,张兴荣边前进边攻打,打死打伤多名越军。当他们排攻至八八O高地下的一座大桥时,被突如其来的越军炮弹击中。我和连指导员听到炮弹呼声后,立即卧在了桥面的路沟中才脱离危险。我军发现越军炮阵地后,很快将其摧毁。我和几个战友们立即奔跑过去,抢救负伤的战友们。当时从我连调去的战士王泽启已牺牲,张兴荣也严重受伤,不醒人事,呼喊也没反应,战友们为他包扎。我要对牺牲、负伤的战友一一登记,负伤的战友被送往战地医院。当时,张兴荣也被送往战地医院。我们打下八八O高地后,一直坚守,掩护后续部队前进,直到3月16号全部班师回国。取得了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最后胜利。张兴荣烈士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  近日,战友王笃明在老连队微信群里发了一张照片,照片的背景是一座桥,下有一排文字,“张兴荣、王泽启牺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张兴荣、王泽启牺牲后,遗体安葬在云南金平烈士陵园,他们的英灵永远守护在祖国的南疆。</span></p> <p class="ql-block">  为祖国献身的烈士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向参加对越作战的战友们致以崇高的敬礼!</p><p class="ql-block"> (下图:位于金平烈士陵园的张兴荣烈士墓)(战友左华提供)</p> <p class="ql-block">  编后记:仅以此文献给老连队的战友们。文中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请战友们教正。感谢王笃明、周涛两位战友提供的图文资料。</p><p class="ql-block"> 此文发出后,老战友、当年的一排长赵建州回忆了当年送参战人员奔赴云南的有关情况:</p><p class="ql-block">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不尽的思念。张兴荣是我当一排长时的一班长,当年六十七军送3000战斗骨干补充11军,张兴荣是我送到云南开远鸡街,我们连一共36人,送到那连话都没让说就分开,我们接着上车往回返,大年三十到昆明军区招待所。听到张兴荣战友牺牲,我们也一直很悲痛,直到今年清明我回滨诲老家,抽空去阜宁,由周广美等三连战友们陪同,到阜宁烈士陵园,抚摸着战友的英名,寄托多年的思念,痛哉……</p> <p class="ql-block">  微信朋友圈里好友们的点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