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的这些年

集贤阁主人

<p class="ql-block">我是一四年来京,那时大孙子刚出生不久需要人呵护!没说的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把老家亊务做了处理就踏上北上的列车。</p> <p class="ql-block">刚来北京一切都很陌生,一切都很新鲜!城市与乡下的生活节奏,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一切都慢慢开始适应。一天天过去了,每天就是两点一线,公园家里。每天除了与爱人一起带带孙子,洗洗漱漱,吃吃喝喝,陪孩子玩玩,就无所事亊,无聊极了!</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陪孩子玩,看见好多退休老人都写地书,打打太极,唱唱歌,很是悠闲!那时来京不久,虽觉得蛮有意思,但还是望而怯步。后来实在是耐不住了也买了支地书笔每天去公园写写。去多了就结识了不少朋友。其实现在城里人也大多来自乡下,五湖四海皆有。共同的爱好促使一帮人很快都成为朋友!海淀地书协会会长看了我写的字二话不说便邀请我入会。圈子慢慢扩大了便觉得生活蛮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记得一天晚饭后,我在公园的灯光下写地书,一个老爷子一直跟着我看,看我写了好长时间,临走时说了句:"冯先生你会在宣纸上写吗?太可惜了,这么好的字写地上了,写纸上就有价值了"!!一语点醒梦中人。也激发了我的创作之路!!</p> <p class="ql-block">从一六年春起,我便开始了我的书法创新之路。带着孙子遍游北京皇城名迹,所有皇家书法匾额,对联,名家手札,都拍照珍藏,学习,总结,消化,汲取古人书法之精华!琉璃厂,宋庄艺术街,美术馆,博物馆都成了我的常去之地。清华,北大,人大,书画学术交流,书画展到处留下我的足迹。让我深深明白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之博大,渊源之流远。圣贤之精明!!!</p> <p class="ql-block">一六年,一七年通过努力我分别两次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书画家创新奖。不过内心还是感到受之有愧与不配,受到中央首长接见和亲自颁奖之后。更加激发了我的进取精神和学习决心,艺路茫茫,从此开启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从艺之路。</p> <p class="ql-block">书法几千年前圣贤就为我们留下辉煌足迹,从甲骨文,大篆,小篆,竹简,汉隶,楷,行,草的演变过程,就象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着我们。一个初学者要想入门还真不容易,一是学习成本高,耗材费用大,一张练习宣纸一块多,一天写大字,浪费几十张,上百张,富人都能写穷,让人望而怯步!!!二是学习时间长,没有几年苦功谈何书法,能临好帖都不错了,长此一往会消磨完你的耐心。三是学习之广,涉列门类之多,学习总觉得心力不足。</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同道朋友说冯老师你很厉害了,功夫不错,学识也很广,对书法理论研究很透呀!作品很棒是个大书法家了!!当时把我尴尬得不知所措!!我急应那有呀!其实我就是孔府门前一扫地的,门都没进!!!</p> <p class="ql-block">这几年我以古为徒,广交书友,便访名师,在不断与友人砌磋和学习之中深深体会到书艺之路漫漫,书法殿堂之神圣,自己知识之浅薄,更增加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心!!!</p> <p class="ql-block">六年来我以书会友,广交朋友,虽然没有建树但也受益匪浅,如朱起东老师的扇画,潇湘月老师诗书画,张成银老师的简书与篆刻,张雅祥,果淑英,刘若娴老师的国画,苏乃仁,黄波老师的书法,他皆为民间高人,业内精英,也是我的良师益友。让我更加觉得做为一名从艺之人的任重而道远!!!</p> <p class="ql-block">走到今天,我觉得儿孙都是我的福将!是他们让我回归正本,干上了自己喜欢干的事。因为成为一名书画家是终生追求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走到今天,我要感谢我的爱人,是她默默的支持着我,给我力量,给物质和精神上支持。感谢所有有缘的朋友的鼓励和帮助!!!!并深深躹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