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信缘•春】火树银花千光照,姗姗婵娟逐人来——记五里庄小学“端信校园我的家”花灯展(副本)

马琳

<h1> 东风夜放花千树,</h1><h1> 更吹落、星如雨。</h1><h1> 宝马雕车香满路。</h1><h1>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h1><h1> 一夜鱼龙舞。</h1> <h1>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废物利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五里庄小学于2019年2月18日组织开展“端信校园我的家”元宵节花灯制作展览。</h1> <h1>  &nbsp;辛弃疾一曲《青玉案-元夕》运用艺术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古代元宵节灯会的画卷。今天,孩子们应用现代化的手段制作了精美的花灯,继承并发扬了传统节日,我们一起走进花灯的殿堂,去感受不一样的节日氛围,去领略不平凡的文化震撼。</h1> <h1>  2月18日上午9点,学生们将寒假里DIY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花灯带到学校来。校门口张灯结彩,处处充满了春的生机。长长的丝线系着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特色小灯笼。红红火火的花灯、惟妙惟肖的折纸灯、缤纷的彩球灯、玲珑的宫廷灯、中西合璧的生肖灯……真是一片灯的海洋!</h1> <h1>  学生们积极参与制作花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低年级的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红包、矿泉水瓶、纱纸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精心设计制作了具有节日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元宵灯笼。</h1> <h1>  高年级的学生则完成了包括火箭,轮船等“高科技系列”花灯,他们用了泡沫、牛皮纸、塑料等原材料,把花灯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h1> <h1>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些灯笼凝聚着家长与孩子们的智慧与汗水,看着一盏盏风格各异的花灯,真是赞叹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巧手。有经典的莲花灯,活灵活现的金鱼灯,喜气洋洋的红包灯笼等等。灯笼上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些灯笼一经展出,师生们都兴致勃勃地观赏着,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span></h1><h3>  </h3> <h1><h1>  本次活动不仅仅让孩子们的寒假生活更加丰富,也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体验制作乐趣,沐浴家庭温暖。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被深深地吸引。新的一年,五里庄小学将继续践行文化育人理念,发挥传统文化育人优势,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传承文化,培育新人。</h1></h1> <h1>编辑:马琳</h1><h1>摄影:五里庄小学宣传团队</h1><h1>责编:吴计元</h1><h1>审核:刘爱国、刘占冬</h1>

花灯

制作

灯笼

文化

五里

孩子

元宵节

小学

感受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