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课堂是你阅读状态的生动显示。干瘪空洞的内心,滋养不出有意蕴而高远的语文课堂。 </p><p> 你读散文,唇齿间留下文字的芳香;你读诗歌,眼眸里写有飞扬的诗韵;你读小说,世界为你开了一扇窗;你读哲学,人生给你另一种思考。</p><p> 你读一些教育教学书籍,让先进的理念汇成思想的风,让您沐浴春风,神清气爽。</p><p> 这样,你走进课堂,站成了一棵树,散文的叶,诗歌的花,小说的根须,哲学的土壤,思想的风,风一吹,所有树下的聆听都化成了文化的海洋。</p><p><br></p> <p> 凛冬风雪漫,袅袅书香萦。八中金溪语文组教师坚持自主阅读,在书香中踏过教学的山川湖海,留下一串串足迹。</p> <p> “活”出高贵的生“命”</p><p> ——读段怀清先生解读《老王》有感</p><p> 阴 晓 旭</p><p> 我捧起师父和肖组长共同推荐的一本书,开始了我的寒假读书生活。</p><p> 它的名字是《初中语文现代文选讲》,这本书对统编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二十余篇现代文做了深入浅出的文本解读,翻开目录,第一印象是提纲挈领而又质朴的篇名,例如“《白杨礼赞》的经典意义在哪里?”,又如“中年之我对少年之我的一次亲切拥抱”……著作者大多是文艺评论界灿若星河的名字,称其是“大家写小书”也一点不为过。毕竟,自2017年全国开始统一使用统编语文教材以来,这样“众星云集”地关注、指导一线教师及文学爱好者解读课文文本,还真是“独一份儿”。</p><p> 段怀清教授解读的《老王》可谓思路清晰,深入浅出。他说《老王》解读的钥匙是“老王”这一称呼,“老王”这一称呼的社会化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事情,恰恰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并触摸到这篇文章所描述的那段人情世故的时代感。今年春晚唱响了一首新歌——时代感,2022年的时代感是绿水青山、连接世界、奋斗你我、健康生活……而那时候的时代感或许是文革岁月、打倒资产阶级、底层劳动者的不幸生存现状……那时候的“老王”是一种说熟不熟、说生不生的人际关系的称呼,这也正是杨绛与老王之间的关系。文章一开篇,由“老王”这种称呼所反映或体现的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关系,似乎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从杨绛的的第一句话中就能够体现出来:“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很难说杨绛与老王之间产生了超出这一称呼所体现的人际关系,但也似乎能感觉到他们已经因为“常坐”“说闲话”产生了一些生活习惯上的默契。</p><p> 我在教学时却忽略了这一称呼,从老王的生命状态切入,从“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让学生思考老王活命生存状态,比较“活命”与“生活”的区别,寻找文中的老王是如何活命的?思考杨绛在老王死后到底该不该新安?最后落入文章的主题表达“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追问杨绛为何愧怍?再联系现实生活举例感悟底层劳动者的艰辛。但我发现这篇文本很难进入初二孩子的审美世界,13岁的年龄正纠缠于《哈利·波特》的奇伟瑰怪或郭敬明式的灵巧浪漫,淡白如水的文字,遥远的文革背景,很难让学生读懂甚至喜爱。可能越是有人生沧桑的人越能被《老王》感动,对师生双向而言,老师觉得有意思不好讲,学生认为没意思太简单,老师在感动,学生心不动,就像朱自清的《背影》,有多少初二年级的孩子能学完课文就立马理解父母们的良苦用心呢?</p><p> 学生不知道杨绛和老王之间彼此心领神会的默契在馈送香油和鸡蛋上被打破了,学生不理解香油和鸡蛋对老王而言是极其珍贵、是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学生更不明白杨绛是在领受了老王的馈赠又听闻他去世消息之后的几年中追忆反思自己的……学生这么多的不明白,需要老师解读透彻,也许学生目前不懂,但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懂得其中的缘何。</p> <p> 当时只道是寻常</p><p>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p><p> 王宇蕾</p><p>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其主观性,就算你刻意避免不夹杂个人情感那也是不可能的。季老一直在文中说自己是“胸无大志”的人,而且是个及其平凡的人,但试问,就算胸无大志,但能平凡到精通12种语言、每天坚持4点半起床几十年的人,你会用平凡来称呼吗?</p><p> 季羡林前辈从自己的小时候开始写,一直写到九十多岁,将生命中的一些记忆深刻的事情,用时间节点的方式串联起来。在看的过程中,感受最多的是学习,之后是勤奋,然后是痛苦,最后是无奈。</p><p> 学习</p><p> 私塾到中小学、大学,德国留学,可以说季老的前半辈子一直在学习当中。学如春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季老是整来了的,学习贵在坚持,而且不走捷径。在我看来,也不能走捷径,甚至要用笨办法、走弯路,这也是我十分反对功利性看书的原因。这个社会节奏快,但学习需要慢。“功夫在笔外”,没有一蹴而就,这有点像中医,重基础、重整体;那些功利性的读书倒有点像西医,哪里痛就整治哪里。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如果非要加目的,希望是“快乐”。让自己快乐,这是学习最好的伴侣。致于什么“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不要放在心上,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境界远比他高。读多、读少、什么时候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读的时候你自己要快乐,这也才是真正的学习。</p><p> 勤奋</p><p> 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或者说是品质。季老一生学习不断、笔耕不辍,日记也好研究也罢,都可以折射出他超乎常人的勤奋。4点半准时起床,这和闻鸡起舞比起来也毫不逊色,怎不叫人刮目相看。日记写了几大捆,研究整了几箩筐,可惜被季老称为“雄赳赳”之辈当成了找茬之资,当真是可惜可悲至极。季老勤奋的品质,在学习、教书和写作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学习十年如一日,往往伏案三更眠五更起;教书更是诲人不倦,从几人到几百人都一丝不苟;写作自不必说,他自言小时候因为某位老师的影响,对古代文学颇有好感,更在写作一途上一去不返,事实上季老至死也不愿封笔,期茶志愿难能可贵,我辈楷模啊!</p><p> 痛苦</p><p> 季老用江文通《恨赋》中饮恨、吞声次数很多,但他却总说自己从不“饮恨”亦不“吞声”,可从他的字里行间,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痛苦。他痛苦自己不谙世事不懂人情练达;去了国外学习,又为战争的残酷、他人的不幸而悲天悯人;回国后,更为祖国的艰难曲折而痛心疾首。怒批“老佛爷”、引用鲁迅的话讽刺世人,只不过是痛得无法言语的痛中万分之一的表达,痛得他无暇聊以自慰。一个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为理想的现实之与现实的现实之间的不同而产生的落差感带来。季老说,若人生再来一次,他还是会选择同样的路,只是要有一个附加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的自知之明少一点。”季老用了江淹的《恨赋》,其实更该引引江淹的《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为一个常年漂泊的游子,他的心中,其实还有爱情的痛,痛那个等了他60年不嫁的伊姆加德。否则,为何要将“脸皮厚一点”摆在第一位,你细品。</p><p> 无奈</p><p>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引陶潜以显洒脱,实则暗藏无奈。一首诗,读一遍能背,属于短暂记忆,过了30年还能背,说明形成了永久记忆。用刻刀来说的话,短暂记忆就是在脑子里轻轻划了一下,永久记忆则是在脑子里留下了深深的一道痕,所留印记的深浅决定着记忆的久短。人的一生,有的事情一次就足以记得到死,有的事情过了也就随风而消逝。季老的脑子里,有反复刻印的12国语言语法、不能言说的爱情,以及痛不欲生的十年悲哀,他的境界在那里,而生活的现实也同样在跟前,他的无奈就同很多举身赴清池的无奈一样。到最后,只不过是白云苍狗、一声叹息罢了。</p><p> 季老研究梵文佛学,自己却说不信有地狱。地狱十八层,青天却传说有三十三重,希望季老此刻在天上吧。看季老自传,主要是因为莫怀戚老师。莫老师说他在北大的时候扶起过一个摔倒的老头,很久之后才知道那是季羡林大师。季老喜欢用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喜欢用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有的东西,在有的时候,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怕是无缘遇到陈寅恪、王国维之类的大师。余希望于未来,希望大国大气运会行大造化,灵龟又出麒麟再现,会酝酿出无限的“当时”和不尽的“寻常”。</p> <p> 读余映潮《这样教语文》有感</p><p> 慕晨钰</p><p> 利用短暂的寒假,阅读了余映潮老师的《这样教语文》,濯手拜读,酣畅淋漓,根本停不下来,因为对文本很熟悉,之前自己也有过教学设计,再看名师解读及课例时,仿佛与名师对话交流,这无疑就像是余老师在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上好课,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p><p> 余映潮老师始终强调语文课堂上阅读兴趣的激发,而且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朗读方法,老师如何上好阅读课,朗读对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文中都有答案。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上课模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讲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花在指导学生们的朗读上,更多的是让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p><p> 余映潮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清新的,没有闲言碎语,干干净净的。余老师强调“板块式,主问题“的教学设计,既高屋建瓴又清晰明了,这给我了很大的启示,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常存在以下问题:思路不清,活动混乱效果不佳,小问题太多,导致学生回答问题是没有一条清晰的逻辑线。要做好这一点,备课就要全面深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好一个主问题,设计好一个活动。</p><p> 一个老师只能磨出一节优秀的课,只能把一堂课上的出彩是不够的。只有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掌握真正的备课教学技能,才可以说是备课成功了。</p><p> 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诚恳、朴素、实用、影响深远,是这本给我的感受。余映潮老师通过这本书不仅仅提供给我们教好语文的小妙招,也是在引领热爱教育的我们,该如何做一位真正的语文老师。</p> <p> 教学设计梗上的那一朵朵创新之花</p><p> ——《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40篇》读后感</p><p> 袁艺丹</p><p> 语文教学是一场与教学结伴,同文学共生的幸福之旅。而在这场旅行之中,总有那么一个人,那么一本书,伴我左右,指明方向。余映潮老师的《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40篇》就在我的语文教学之旅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让我欣赏到了他在教学设计梗上绽放出的那一朵朵创新之花。</p><p> 这本书是分为三个部分讲解的。上篇实用文创新教学设计,中篇文学作品创新教学设计,下篇文言诗文创新教学设计。每篇的模式都是品读和说课,在案例呈现之前,余老师亮出了自己对课文最独到的见解,体现了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因为所有的教学设计创新之花都需要文本解读的养分来灌溉。这部分的内容加深了我对文本的理解,拓宽了我文本解读切入点的视野。说课部分,文章的了解之深、拓展之广、思维之活、跨越之强都在其讲解中有一定体现。如:朱自清的《背影》,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鲁迅的《孔乙己》,周敦颐的《爱莲说》,人们越熟悉、越喜爱的文章,其实创新起来难度也越大,往往经典的内容已经深入人心了,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改变和创新,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让人们找出纰漏,可见创新之难、能力之强。</p><p> 让我获益匪浅的不仅仅是教学设计创新的案例呈现,更在于这本书里余老师的自序内容——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创新。从八个角度来思考,也是这40篇案例背后最凝练的八个创新方法。而每一个角度之下还有多种方法,如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中就提到了很多方法——板块式教学思路、线索式教学思路、选点式教学思路、主问题引领、课中微型话题、课堂实践活动等等。阅读后我才明白,好课是思路清晰、过程灵动、训练到位的课,是学生充分、课堂丰富积累的课,是能够当堂让学生真有收获、大有收获的课。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我们需要的是:优化教材处理、强化能力训练、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美化教学手段、诗化教学语言。</p><p> 反观我自己的语文教学,如《背影》这一课,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深入,只是浮于表面,教学设计也很常规,只是关注了“望父买橘”这一个重点,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谈感受,体会自己的父母的不易和对自己的爱。其实学生能够很快清楚这篇文章写的是父爱,但如何从字里行间去体会品味那种深沉的父爱和“我”的复杂情感,从哪些角度入手,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了。余老师的教学设计则让我明白了,从语言入手,关注那些抒情性的语言和反复运用、语中含情的词语。如两个“唉”、三个“爬”、四个 “终于”和三处“嘱”,体现了父亲的爱子心切和“我”的感动心酸。这些语言同描写父亲买橘一样,在塑造父亲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p><p>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语文学习从来就是比较宽泛和琐碎的,语文教学更是充满了挑战和艰难。语文老师似乎人人都能当,但好的语文老师却很难求。读了余老师的书后,更加清楚了自己的肤浅和不足。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为了提升教学能力,还是为了充盈自己,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我都会更加努力地看书,更加用心地记录生活。希望能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也能开出一两朵创新之花,在语文教学之旅上散发幸福的芬芳!</p> <p> </p><p><br></p><p> 共读一本书,会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p> <p> 不把语文教学想得太复杂</p><p> ——《行进在教与不教之间》读后感</p><p> 李忠莹</p><p> 假期里,读了几本书,当读到钱梦龙先生的《行进在教与不教之间》时颇有共鸣与启发。</p><p> 以前刚开始教语文时,我很多时候都是把备课重心放在“怎样教”上面。我往往煞费苦心的研究学生的激趣方法,琢磨语文活动的丰富多彩。虽然课堂上学生气氛活跃,不过课后总感觉教学效果还不够好,学生的学习还比较浅表,思维深度广度始终提不上去,教了一段时间,语文的核心素养进步不明显,真正应了那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花式课堂。</p><p> 后来,教了一段时间后,在不断阅读和实践中,我逐渐发觉,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语文活动上,备课还应该把重心放在“教什么”上,也就是教学生读文章的能力,写文章的能力上。</p><p> 于是,我给了自己一个小目标:每篇课文都自己先解读文本,拟写教案后,再看教参或其他资料,力求每篇课文的讲解中都有“我”的影子。不过,这个“小目标”的实现对于我还是很有挑战,因为在具体到每一堂课备课的时候,往往会力不从心:面对课文往往不知从何入手讲,讲到那个层次;有时处理教材的方案有很多,可拿不准那个方案更适于学生;同样的一篇课文,同样的教学肯定不会适用所有的学生~~~~~故而,语文教得我心累,语文教学是长路漫漫。</p><p> 钱梦龙先生在《行进在教与不教之间》中反复强调教师要“会读”才 “会教”、“善教”。如果老师完全以一名读者、一名欣赏者的身份,全身心地沉浸到文章里去。心里想的只有一点:像《愚公移山》这样隽永的经典,怎样读才有味,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寓言丰富的内涵?自己沉下心来读好了课文,得之于心而不是仅仅求之于书(教学参考书),到处理教材和选择教学方案时,自然就能游刃有余,豁然开朗,不会再迷惑。大道至简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p><p> 在教师自主解读文本的具体方法上,钱先生提到了“五格法”即:认读感知,辩题解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和复述整理,五个环节。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深思质疑”环节。我们要善于发现文章中的矛盾处,只有读懂读透这些矛盾处,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作者和主题。</p><p> 当时的我正在备课八下六单元的唐诗三首。这三首唐诗都是古体诗,都是叙事诗,都反映了社会生活,都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p><p> 教材把这三首放在一起,它们具有整合性和连贯性的学习内容,能够彼此强化。只是怎样才能把这三首诗歌聚合拢来,找到三者的共同点,打通文本与文本,打通语用与精神,以期对学生语文素养和生命成长有所帮助呢?</p><p> 彷徨之际,恰巧读到钱老“用文章的矛盾之处”来解读主题的方法,就很想尝试一下。</p><p> 在梳理了叙事诗歌的主要故事情节和韵脚后,聚焦“悲悯情怀”,运用矛盾分析法,用新的视角来解读这三首唐诗:</p><p> 1.发现矛盾句。朗读示范时,学生找出《卖炭翁》这首诗描写矛盾心理的句子,带动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对诗人情怀的感知。</p><p> 2.寻找矛盾段。学生自主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寻找前后矛盾的段落,进入诗歌情境,想象诗人境况,感受诗人身处穷困,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伟大情怀。</p><p> 3.思辨矛盾篇。指出《石壕吏》在叙事上的疑问点,链接康震的讲座和王开东老师的言论,设置思辨话题,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思考这首诗在平静叙述中蕴含的强大张力和震撼力,从而深入领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p><p> 语文教学的最后一公里,一定是打通文本与生活。教案设计到最后,我们不妨把三首诗歌放在整个文学史中,寻找它们的源头和后浪。让学生明白,悲悯情怀从诗经源起,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底色。生活中的我们应该悲悯。</p><p> 这次用钱老的“矛盾法”来解读文本,构建教案竟是从所未有的轻松,相信在不久将来的课堂上,学生们也学得轻松,学有所成。</p> <p> 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教文言文</p><p> ——读《行进在教与不教之间》有感</p><p> 重庆八中两江新区金溪中学</p><p> 陈凤</p><p>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钱梦龙先生的《行进在教与不教之间》。钱老的这本书一看就是诚意之作——把自己跌宕起伏的语文人生、对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对当代教坛新秀的点评以及自己的课堂实录统统收录了进去,书很厚,但语言是那么地亲切自然,关注的问题又是那么地真实可感——完全是从语文真实的土壤里长出来的,所以读来轻松又上瘾,厚厚的书竟然也在不经意间翻到了尾页。</p><p> 语文难教,但钱老并没有停留在唉声叹气中,他总是在积极地寻求方法,正视问题、突破问题、解决问题,一个这么不安于现状的老师,心有壮志凌云,哪有高不可攀?他就是现实版的“愚公”,攻克了“语文教学”这座大山。</p><p>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钱老对于文言文教学的看法。文言文的传统教法是“串讲”,即由老师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知识被动地“听”和“记”。对于这样的讲法,钱老却素怀“叛逆之心”,他始终认为“所谓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因此他的文言文教学早就废止了串讲法,他的《愚公移山》采取了跟现代文一样的讲法,重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其中,他的“曲问”,让我特别受益,好一个别样的注释教学!苏州园林妙在曲径通幽,江水美景妙在波峰浪叠,文章作品妙在跌宕起伏,原来,这种审美情趣也可以应用在文言文教学上!</p><p> “曲问”即用迂回的手法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也要“拐一个弯”才能找到答案。钱老的做法——比如问愚公多大年纪,是检测学生对“且”字的理解;问智叟是不是年轻人,是落实“叟”字等等。平日里教学文言文,我总想着“字字落实”,于是,总是引导着孩子对文言文勾勾画画,然后逐字去落实翻译,真是“嚼烂了喂”的体现,自己讲得“苦口婆心”,学生听得“不胜其烦”,钱老这么一“曲问”,立马就扭转了教师絮絮叨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局面,多妙啊!</p><p> 读到钱老评王君的“青春语文”章节,特别留意到王君在1997年参加全国课堂教学大赛就完全模仿了钱老的《愚公移山》的方法执教的文言文《狼》,一路过关斩将,赛到全国一等奖。我赶紧搜来了当时的课堂实录,果然——“那两条狼是远远地跟着屠户吗?”,“两条狼团不团结啊?”这不就是“曲问“么!看似不经意的提问,实则蓄谋已久,非常“经意”——无非是要孩子们理解”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并驱如故”这些重点语句。的确,曲问多见巧思,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引路人,理应成为善问的智者。我在文言文教学上的彷徨也如“太行王屋”二山般被移走了般,甚是通达舒畅呢!</p><p> 翻开初二下的文言文单元,一种痒痒的劲儿就在喉咙间游窜,对钱老的最大敬意就是要把他通过实践研究出来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p><p> 钱老行进在教与不教之间,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善学”,那么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就应该“经意”地准备,“不经意”地教,一定拿起有效“曲问”的武器,将文言文课堂变成启迪智慧的殿堂。</p> <p> 读《行进在教与不教之间》有感</p><p> 蒋鉴樱</p><p>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钱梦龙老师在《行进在教与不教之间》给了我答案。</p><p> 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老师,竟然在任教第四年获评县级优秀教师;默默耕耘二十载后,竟因为一堂课成为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的名师成长经历看似惊奇,实则充满了必然性。</p><p> 作为最早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念的钱老师,在书中自述他的成长秘诀时,只谈了一点,那就是——“自学”!</p><p> 在初中学习时,钱老师就摸索出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别的同学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记笔记,而他早已提前预习了当堂课的内容,在课上不断地将老师所讲内容与自己的思考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不仅记得牢知识,更锻炼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p><p> 因此,他也将“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确立为他的语文教学方向。自此,无论境遇如何,钱老师始终坚持对这一教学方向进行探索、实践以及反思,最终提出了理论和操作并举的“三主三式语文导读法”。</p><p> 在这一过程中,钱老师如饥似渴地学习,他不满足于自己初中阶段掌握的语文知识,不断地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像海绵吸水一般阅读书籍,甚至自学吟诗、作诗。在教学实践遇到问题时,他积极寻求理论的启发,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发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过程,并提出学生的阅读实践才是学生认识和掌握语文学习对象之一——课文——的必要途径。</p><p> 没有人要求钱老师一定要成为特级教师,甚至曾被打成“右派”的钱老师更不曾想过。</p><p>不过,老子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钱梦龙老师一直走在强化学习,突破自我的路上,因此名誉、著作等身。他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名师,不仅是因为他热爱学习,善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更是因为他永不满足已有的成绩,精益求精,有持之以恒的语文教学追求。</p><p> 钱老师从初中起就热爱读书,读书时必将朱墨列于纸上,自然也就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圈点批注;他热爱朗读,因此也会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领略文章的声情之美;他通过自学促进自己成长,因而教学实践致力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语文。钱老师所提出的理论主张均是基于其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他本人的成长经历铸就的个人特长。也就是说,我们在潜心钻研教学,积累语文素养的同时,不断打磨自己在语文教学的长处、不停反思总结实际经验,那么我们也有可能提出属于自己的关于语文教学的浅见和风格、方法。</p><p> 一个不思进取的人是不会获得更大的成长的,一名不思进取的老师同样如此。只有拥有了向上向好的内驱力,教师才能发自内心地追求教学上的进步甚至是突破,教师的学习则自然而然地成为其每日必做的功课。</p> <p><br></p><p> 教师主导作用浅思</p><p> ——读《行进在教与不教之间》有感</p><p> 何玲</p><p> 钱梦龙先生在《行进在教与不教之间》一书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描述为组织作用、引导作用、激励作用和授业作用四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让学生的一切思维及行为活动都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及时制止旁逸斜出、无关紧要的思维和行为;教师应善于设计和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激励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兴趣,但也要指出学生的错误,促使其及时改正;教师应避免灌输式教学,但在学生感到困惑、无法自己解决问题时提供适时的讲解。</p><p>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做好组织工作,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和思维围绕教学,这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思维不随意发散至无关领域,则离不开教师课前的深度备课和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教师应时刻关注全体学生,用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视线,使课堂全体成员沉浸于课堂之中。</p><p>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知、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其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的提问来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提问过于简单或将结论直接抛给学生,让其被动接受,都源于对学生发展空间的低估,不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角度宜新,具有一定的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文章具有更深一步的体悟。同时,提问并不是独属于教师,应把课堂思维空间更多地留给学生,学生也会产生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学生在课堂上同样可以提出自己值得深思、促进理解的问题,基于个体差异性提出的问题在解答后更能促进个体的理解。同时,班级中学生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对于其余同学也有一定的好处。当然,也不乏存在一些较为简单或与文章理解无关的问题,教师不应该彻底否定其提问,可以让其余学生尝试做解惑者,或通过教学机智将其转换为与文本相关的问题。</p><p> 鼓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但鼓励应当有具体的行为缘由,对错有度。给予鼓励、督促的基础是对学生个体情况的了解,个体微小的进步也应加以肯定和表扬。</p><p>教师讲授过程应避免一言堂,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不可取,教师应选择自己的讲授空间。文章中较为简单的部分和任务可以尝试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分享结论,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和语句理解仍然应以学生狗独立思考为基础,可结合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互帮互助,首先给予学生分享自身思考的空间,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补充教师的理解,教师应在文章关键之处做好授业之效。</p><p> 总的来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组织、引导、激励、授业四方面,将这四方面融会贯通于教学之中,想必展现出的课堂必为春风拂面、润物无声。</p> <p>《语文漫谈---吕叔湘讲解字词句》略谈印象一二</p><p> 肖勤梅</p><p>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想寻得一些正确的表达,不妨读读《语文漫谈---吕叔湘讲解字词句》,现就印象深刻之处略谈一二。</p><p> 先从名字谈起:</p><p> 古代皇帝的名字、长官的名字、祖宗和长辈的名字不能叫,一般人也都在“名”之外取一个“号”,彼此不称名而称号。因为他们相信一个人的名字跟人身祸福相连,因而名字要避讳。</p><p> 从前有避讳尊长的名字的习俗,有时候就闹出笑话,避讳跟歇后一样,都是把要说的字眼隐藏起来,近似谜语。举两个例子。五代时冯道连着做了几个朝代的宰相,是个大贵人。有一个门客讲《老子》第一章,头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位不敢说“道”字,就说“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p><p> 南宋时候有个钱良臣,官做到参知政事,他的小儿子很聪明,念书遇到“良臣”就改称“爹爹”。有一天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他就念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你说可笑不可笑?</p><p> 避讳不限于名字,也可以是不吉利的字眼。 </p><p> 宋朝有个秀才叫柳冕,最讲究忌讳,应考的时候,特别忌讳“落”字。同音的字比如说“安乐”,就说“安康”。他考完了等发榜,听说榜已经出来,就叫仆人去看。一会儿仆人回来了,柳冕问他:“我中了没有?”仆人说:“秀才康了也。”</p><p> 时代变化,现在没有什么名字的避讳了,但语言的忌讳还是有的。</p><p> 现在提倡要言之有物:不管是写人、写事、写物、写景,写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感受;不玩弄词语,不玩弄读者。而现在很多人喜欢堆砌一些漂亮的字眼,形成一种扭扭捏捏的花腔。</p><p> 如:滥用四字成语</p><p> 噫,曾几何时,去年往日,豁出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历经了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永诀了千古英灵、万代烈士,而奠定了为民族解放为人民翻身而发号施令的革命根据地----区区之隅。山乡,山镇,一片荒凉。地处陕北的黄土高原,峰峦重叠,沟壑间隔,塬梁茆谷,溜溜平川,现出特殊地势的奇形怪貌。处处层层的颓垣断壁,斑斑屑屑的残砖断瓦,尽是历史的废址遗迹。</p><p> 超乎想象:</p><p> 阳春三月,青海省黄河湟水沿岸农业区麦苗吐绿,杨柳返青,五万亩果园也繁花似锦,争妍斗艳。</p><p> 这段文字见报之后,就有“青海一读者”来信说:“青海主要是春小麦,阳历三月在气候较暖的地区小麦也刚出芽,大地还不见绿色,在西宁、湟源等地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春播还没完毕,已播的小麦也还没出芽。再说果园,新闻见报时这里杏花还没开,梨花更不用说,哪来的繁华似锦?”可见作者写的不是亲眼所见,而是想象之词。这也太不符合事实,太超乎想象了。</p><p> 自从提倡真实写作,忌矫揉造作,这上面两种情况有极大改观,但词序颠倒现象还是有的。</p><p> 读此书,我了解到不同的变化,不同的意义:</p><p> (1)次序不同,意义不同。</p><p>a“创作小说”是一种作品,“小说创作”是一种活动。b“一会儿再谈”是现在不谈。“再谈一会儿”是现在谈得还不够。c“电费”倒过来是“费电”,1960年发行过一种邮票,底下有四个字,从左往右念是“猪肥仓满”,从右往左念是“满仓肥猪”。</p><p> (2)分段不同,意义不同。</p><p> a有一个老掉了牙的老笑话。下雨了,客人想赖着不走,在一张纸上写下五个字:“下雨天留客。”主人接下去也写五个字:“天留人不留。”客人又在旁边加上四个圈,把十个字断成四句:“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b咸/鸭蛋,咸鸭/蛋闹出的笑话,从前一个人在一处作客,吃到南京板鸭,连声说“我懂了,我懂了”。人家问他懂了什么,他说,“我一直不知道咸鸭蛋是哪里来的,现在知道了,是咸鸭下的。”</p><p> (3)关系不同,意义不同</p><p> a“煮饺子吃”和“吃煮饺子”b“他这个人谁都认得”,也许是他认得的人多,也许是认得他的人多。这当然不是一回事。c北京一条街上有个“女子理发室”,男同志光看这五个字的招牌就不敢进去,幸而两边还各有四个字,是“男女理发”和“式样新颖”,这就可以放心进去了。</p><p>……</p><p> 吕先生里面谈得最多的是文章不可乱写。若要写,字词不可乱用:民品怎么是民用产品的简称,内矛怎能代替人民内部矛盾?请人来做报告,怎能用“限你九点到会场。”中的“限”字。什么叫“基本属实”----(河南饭庄来信:贵报反映我饭庄饭菜内有蝇事,经查基本属实。),文章多改改毕竟是好的,知名作家有时也会犯错误,比如有一本杂志里有这么一句话:“自己个人的经验便成了很大的限止”---“止”为“制”之误。我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春》中的“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中的“窠”应不应该删去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应该删去,因为“窠”的意思为地洞中的鸟窝,与此语境不合。</p><p> 面对现在一些表达,着实让人忧心,全世界都来说中国话,这真是令人可喜可贺的事情,借用吕先生的话:“把乱写混用的毛病治治好再领出国门吧!”</p> <p> 宋人程颐有语:“外之有物,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咂书之味,唯有坚持阅读,方能体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