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微课平台,助力专业成长”——记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翠云校区数学组青年教师素养大赛

一年级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为磨砺“师能”、涵养“师品”、凝聚“师力”,加速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养,积淀学校文化底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我校决定开展青年教师素养大赛。</p> 第一环节:微课展示 青年教师认真备课中 青年教师微课展示 老师们认真聆听 骨干教师点评 第二环节:钢笔字大赛 青年教师认真书写 优秀作品展示 学有所思 <p class="ql-block">  虽然说很短的准备时间,但是也是一些很完整的微型课,我们大家也都见识了,年轻老师成长的非常快,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一年级的孟老师和张老师两人讲的是十几减9、十几减8,这都是很自然的一节课就上下来了,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环节很清晰!再说一下第一节王老师的课,因为是第一个讲,难免就是紧张。但她的教派很亲切,而且王老师的板书也是很规范,讲解的很细致。她着重让学生感受了就是这个运用这个图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我想说的是,我们在上任何一节课,首先知道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首先复习,让学生知道这简单的解决问题一般用这种加法、减法。第二个就是通过咱们的新课要求,如果有多余条件的话,求另外一个加数的具体解决的方法。第三个呢,探讨过程可以让学生们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这节课通过画图的策略更好理解,其次是重点要放到第二步通过观察图片抓住这个重难点,看看这个多余条件怎么样能多方位多角度的找出来加以解决。最后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数学组 王小霞</p> <p class="ql-block">  王丹老师可能是有点儿太紧张了,整个节奏觉得稍微有点儿快,解决问题就是应该多强调一点多余条件,我觉得会更好一点,就比如说:如何寻找多余条件,如何清晰去除多余条件等。还有一点,就是板书重难点不够突出,没有重视画图辅助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数学组 冯玉丹</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六位新教师的授课,老师们精心准备、精彩绽放,离不开背后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从六位老师身上收获很多,首先王丹老师教态大方、吐字清晰。一个小建议:板书设计再调整一下,以左黑板为主、然后在用右黑板。第二位孟怡然老师进步特别大,希望注意知识前后的衔接,利用圈圈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第三位老师是宋华昳老师总体讲的特别好,好的地方有两点,一、在讲除法算式时很清楚、很突出,重视除法算式的来历,平均分的过程,语言表述的过程。二、除法算式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突出了重点。</p><p class="ql-block"> 学习时刻在路上,唯有继续前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做更优秀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二年级数学组 赵宁霞</p> <p class="ql-block">  李月莹老师讲的是平均分,李老师先回顾旧知,再次对平均分的含义进行了强化,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经验。第二,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操作1个1个分,2个2个分,3个3个分,展示多种分的过程。最后让再让学生们比较明确就是虽然说分的方法不同,但分完后每份的数量都是同样多的,即结果相同。同时在过程中引导学生有序分。在巩固在练习的过程中中分酸奶,分风车等,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当中,多次经历平均分的那个过程,建立平均分概念。</p><p class="ql-block"> 二年级数学组 黄静</p> <p class="ql-block">  本次青年教师素养大赛,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年轻教师,他们准备充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显各自的风采,讲出了自己的特色。他们每一节微课都深入挖掘了教材重难点。印象最深的是李桐老师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商中间有0》,她在讲解计算方法时,每一步都讲解细致,让学生在明确算理、掌握算法的同时,体会到了数学的简洁。榜样就在身边,成长需要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好常规教学,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不断学习他人,优化自己。</p><p class="ql-block"> 三年级数学组 吴钰倩</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青年教师素养大赛结束后,感受颇深。首先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观察力。通过这几名老师的微课展示,我感受到观察能力对一个人多么的重要。几乎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从观察开始的,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口算除法,就可以转化为表内除法来解决,这样新旧知识的衔接会更流畅自然。</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路上,需要学习,需要思考的还有很多,脚步不停,学习不止。</p><p class="ql-block"> 三年级数学组 周小群</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的白洁,王晨两位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对教材把握到位。白洁老师讲括号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摸底学情,然后讲授新知,教你学环节层层递进,娓娓道来。王晨老师讲加减法的关系,导入引人入胜,创设情境,在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关系,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理解。建议是可以沟通一年级的数的分成的知识点,加减法的关系其实一直都有渗透。两位老师在20分钟内备课并完成授课,个人基本素质非常高,很优秀。</p><p class="ql-block"> 四年级数学 杨战莉</p> <p class="ql-block">  今天六位老师随机抽取进行微课展示,老师们的教态大方,条理清晰。六位老师讲课的类型分为解决问题、十几减几、除法。关于“解决问题”教学,是有固定流程的,第一步阅读与理解(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第二步分析与解答,第三步回顾与反思。因为六位老师讲授内容都是低年级的知识,在阅读和理解环节,既需要板书例题,有时还需要结合画图让学生直观感受。比如用除法解决问题,若板书了例题,画出图,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几位老师在教学中都很注重多种方法的讲解,若能再让学生比较不同方法,找出最优方法更好。</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数学 田海美</p> <p class="ql-block">  听了6节的青年教师素养大赛课,感受颇深。被这些有思想,有朝气的年轻老师感染者。每节课都设计的完整,有深度。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节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让我们给学生已有的经验一点时间,给学生观察一点方法,给我们的思考一点方向。</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路上,需要学习,需要思考的还有很多,脚步不停,学习不止。</p><p class="ql-block"> 六年级数学组 李海丽</p> <p class="ql-block">  今天参加了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微型课的塞课,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今天各位老师都讲得太好了!👍🏻👍🏻👍🏻看来翠云数学教师,新生力量的潜力是无穷大的,未来可期。这些课的优点有:一、教学环节完整,都有导入、新授、练习、总结、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等环节,同时渗透了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二、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更好的服务于生活。三、数学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学生学习形式:有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都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相信在学校的关注下,在她们自身的努力下,她们会成长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p><p class="ql-block"> 六年级数学组 王小静</p> 寄语 <p class="ql-block">  “三尺讲台凌云志,青春正是奋进时”。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展示风采的平台,相信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翠云校区的青年教师们会继续将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紧扣孩子们心灵,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有益、有料、有思、有味”!</p> <p class="ql-block">编辑:一实小翠云校区四年级数学组</p><p class="ql-block">审核:裴艳芬</p>

老师

青年教师

学生

数学组

除法

教学

素养

学习

解决问题

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