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逸事 第十章 千家峒开荒,永明岭种地

廖力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章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千家峒开荒,永明岭种地</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且说新田县的财主在年前被关进了宁远县的牢房。年后,知县找到陈曾祖,问案件如何处理?陈曾祖就请知县暂不要处理这个案子,先将财主关一年再说。</p><p class="ql-block">这样,财主就一直关在牢里。财主的家人在县衙找人上下打点,求着县衙的人催促知县早点审理这个案子。县衙的人则总是以知县公务忙暂时抽不出时间审这个案来推脱。于是财主在牢房里硬是苦苦的熬过了一年,在牢房里过了第二个年。</p> <p class="ql-block">这时知县又找来陈曾祖,说这个案子已拖了一年多,财主也被惩罚的够了,应该结案了。陈曾祖想一想,认为财主在牢房呆了一年多,过了两个年,算来也有三个年头了,于是就说,既然大人吩咐要结案,我明天就到牢里会会这个财主,然后就请大人结案吧。</p><p class="ql-block">于是就有衙役跑到牢房里,告诉财主,说明天陈老爷可能会到牢房里看一看,要财主抓紧机会请陈老爷高抬贵手帮忙把案结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陈曾祖果然来到牢房,装着漫不经心地从财主的牢门前走过。财主一看,连忙喊,陈老爷请留步!陈曾祖就回头,故意问,你是何人?喊我有何事?财主说,哎呀,陈老爷你是贵人多忘事呀!我是邻县的某财主呀,就是因为得罪了你才被关到这里来的呀。我已完全按你的要求要家人将那个舂碓房拆了,并且陪了礼道了歉。<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老爷,我得罪了你,受到了应得的处罚,请你高抬贵手,请县太爷早点把我的案子结了吧。陈曾祖听他这样说,就说,都怪我把你这件事忘了,既然你已改过,我明天就去请求县太爷将你的案子结了吧。财主听了,对陈曾祖千恩万谢。第二天,知县就提审了财主,对财主进行了一番训诫,就将他放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这个案子可以看出,陈曾祖是一个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的豪杰式的人物,他宁可贴钱贴物甚至卖田卖屋也要为受冤屈的人打官司。</span></p> <p class="ql-block">陈曾祖喜欢到处旅游,并且到老都还富有冒险精神。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到宁远县西南面的江永县去游玩,<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来到江永县最北面的千家峒乡。</span>江永县那时候叫永明县,因其境内有永明岭(现在又称都庞岭)而得名,该县1956年才更名为江永县。千家峒乡过去叫大远乡,1958年才更名为千家峒乡。该乡是瑶族人聚居的地方,是传说中的瑶族发源地。</p><p class="ql-block">陈曾祖听说在大远乡即现在的千家峒乡的北面有永明岭的最高峰天门岭,离天门岭不远处有一个叫千家峒的地方,那里因有一个巨大的山洞,号称可容千家人居住,故名千家峒(自从大远乡改名为千家峒乡之后,人们就误以为千家峒就是该乡,实际上真正的千家峒在该乡北面的山上,现已开辟为湖南千家峒国家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位于江永县的湖南千家峒国家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千家峒天门岭</p> <p class="ql-block">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陈曾祖决定冒险去看一下千家峒是什么样子。走到山腰时,当地住在山腰的瑶族人告诉他,从山腰到千家峒还要爬三十多里的坡,很难走。但陈曾祖不畏艰险,终于到达了千家峒。他看到山洞确实很大,可容纳数百人,但要容纳千家人居住则有点言过其实。</p><p class="ql-block">陈曾祖还惊奇地发现,在离山洞不远处,有一大片约千余亩的平地,平地上长满郁郁葱葱的青草,其中野韭菜长得特别茂盛,表明这块土地非常肥沃。他突发奇想,这块土地就这样荒废着,多可惜呀!如能将这块土地开垦出来,种上农作物,肯定会丰收,那该多好呀!</p><p class="ql-block">下得山来,陈曾祖问当地的瑶民,山上那么大一片肥沃的土地为什么没有开垦。瑶民说那里地势太高,是高寒地带,种不出农作物。</p> <p class="ql-block">我们曾到千家峒乡旅游。</p> <p class="ql-block">陈曾祖不太相信当地瑶民的话,他还是下决心去开垦那块土地。陈曾祖是说干就干的人,他回到宁远上龙盘村,立即变卖了自己的全部田产和房产,举家迁徙到千家峒,开始了开垦千家峒荒地的冒险行动。</p><p class="ql-block">陈曾祖全家住进了那个大山洞。山洞既能遮太阳又能挡风雨,而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p><p class="ql-block">陈曾祖还雇佣了几位农工,农工们也住在山洞里。山上日常生活所需如粮食等则由农工从山下购买挑上来。于是他带着全家人与农工们一起在山上每天起早贪黑地进行垦荒劳动。山上野韭菜多,他们就常常用野韭菜作下饭菜。陈曾祖在劳动中身先士卒,毫无当老板的架子,因此农工们都跟着他努力工作。那时候乡村里有地位的人同样会到田里干活,而且由于他们见识广,往往都是技术高的种田能手。</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千家峒山脚下的溪流边。</p> <p class="ql-block">经过艰苦劳动,陈曾祖带领家人和农工开垦出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这些土地种什么好呢?由于山上缺水,种水稻是不可能的了。于是陈曾祖决定将土地划分为数块,分别种上谷子、高粱、玉米、荞麦等粮食作物,以试验哪一种粮食作物适合在山上种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农作物的种植有很强的季节性。按照山下的惯例,过了清明节,播种季节就到了。可是山上春天来得很晚,清明时节山上还很寒冷,此时播种,出的秧苗会冻死。无奈,只得拖到立夏才开始播种育秧,比山下晚了足足一个多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种下庄稼后,主要的劳动就是除草了。由于土地肥沃,庄稼生长的同时,草也跟着疯长。因此除草的劳动也非常繁重。待到庄稼长齐后,抑制了草的生长,此时除草工作才告一断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肥沃土地的滋润下,各种庄稼都在茁壮地生长。在夏日的阳光下,看着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陈曾祖心里乐开了花,感到丰收已经在望了!</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山上的气温偏低,庄稼的生长发育期明显地比山下要长。一直拖到立秋,庄稼才开始扬花灌浆。<span style="font-size:18px;">庄稼的扬花灌浆期是最需要温暖阳光的时期,然而此时山上却一阵秋风一阵寒,比山下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变冷了。在湖南的乡下有句农谚:莳田不过秋,过秋九不收。可见季节对种庄稼的重要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眼看着庄稼正在扬花灌浆,而天气却一天凉似一天,陈曾祖心里着了急。这样下去,庄稼还会有收成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编者和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