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有人说:磨课、磨理念、磨学法、磨学情才能赋予课堂第二次生命。这一点不假,教师要经营出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其实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完善,“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是一个反复打磨、反思,让顽石通透金属般质地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经过年前一周的研课、磨课活动,大家都收获满满,即使有些心力交瘁,仍然是如沐春风。我们坚信:只有付出与坚持,成功就会离我们更近!新学期,新征程,第二次研磨课在春暖乍寒的日子里又开启了!我们二年级全体老师又回到熟悉的校园,走进亲切的教室,以饱满的热情开始了新学期的研磨课活动……</p> 2月8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语文 </span></p><p class="ql-block"> 好课是磨出来的,研课磨课是教师集体反思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一个教师破茧成蝶的过程,它是艰辛的,也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上午8:30,我们13位语文老师在何艳丽校长的主持下,对第四单元《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这三篇课文进行研磨。由张娟、熊会玲、马占英三位主备教师对教案逐条解读,组内人员相互补充,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到目标导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小到反复推敲用字用词的准确,细到教案的排版整齐,序号、括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位老师针对研磨出的教案进行微课展示。“一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马占英老师以童话故事为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质疑,得到大家一致好评。熊会玲老师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走进天真烂漫的童心世界。大胆想象喜鹊之间的对话,配上入情入境的朗读,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感情,习得方法,提升能力。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难点。张娟老师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有机结合。通过游戏、猜谜语、加减分合换的方法,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将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还精心设计了板书设计:张娟的彩虹板书绘制出了彩色的梦;会玲的喜鹊栩栩如生,的确让人喜欢;占英的城堡图文并茂,让人如临童话世界!她们以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课堂训练,向大家展示了这三课的精彩瞬间。听课老师认真听,仔细记,对照自己的教学找差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数学</span></p><p class="ql-block">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今天是年后研磨课的第一天。8:30分,二年级13位数学教师相约在研磨教室。《平移和旋转》是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教材从生活入手,呈现观光电梯,推拉窗,风车,旋转小飞机,让生通过观察,体会物体运动方式不同,发现各自的共同的特点。在喻波老师备初稿的基础上,老师们开动脑筋,献计献策,进行如下补充:1、物体的运动用动画形式呈现,直观、形象;2、学生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特点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出自己平时见过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体现数学生活化;3、板书设计从形状、大小、方向、位置设计表格,区分平移和旋转,重难点一目了然,为本节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同的角度,异样的思路,使原本的教案设计锦上添花,更完美,更有深度和广度。</p><p class="ql-block"> “源头活水靠教研,研课磨课促成长”。独行快,众行远,研课磨课我们一直在路上!</p> 2月9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语文</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对第五单元进行研磨,本单元是以"办法"为主题,分别有王娅、魏群华、李卉芳三位老师主讲。</p><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针对《我是小虫子》《寓言二则》《画杨桃》三课进行组内研课活动,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大胆尝试对教材进行整合,拓展创新。尤其是在导学单的设计方面,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经过无数次修改和斟酌,确定出讲读课的两个课时导学单的基本模式:第一课时,1.初读课课文,了解大意。2.认读生字词语,交流识字方法,书写生字。第二课时,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再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活动。3.明白课文中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位老师微课展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语言得体,充满童趣。而后,组内老师畅所欲言,积极评课,讨论热烈。就存在的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金芳老师以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揭示《画杨桃》一课的道理:看的角度不同,样子就不同。何校长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我是一只小虫子》中小虫子的苦与乐,明白当一只小虫子是多么有意思,给予我们适时点拔,一语惊醒梦中人。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马占英老师亲自上台指导板书,向大家呈现出一课课图文并茂的板书设计,不仅条理清晰,高度概括课文重点,而且文质兼美,美观大方,引得大家啧啧称赞,纷纷拍照。</p><p class="ql-block"> 整个磨课过程,全组教师群策群力,开展扎实有效,大家受益颇多。实践证明,研课、磨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永远是一个过程,有了大家的这种钻研精神,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定会再上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数学</span></p><p class="ql-block"> 上午,13位数学老师对多素琴老师、郝娜老师准备的三节课进行研磨,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撰写教案的过程中,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个细节。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如何处理教材等,进行了反复研讨。</p><p class="ql-block"> 下午,两位老师针对这三节课上了微课,多素琴老师《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一课,导语简练,思路清晰,借助画图,直观理解题目表达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郝娜老师《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余数和除法的关系》两课,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初步感知剩下的是“余”,然后动手分草莓,多一个草莓该怎样平均分,通过摆和讲的过程,真正明白算式的含义,从而渗透余数和除数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通过磨课,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p> 2月10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语文</span></p><p class="ql-block"> 研的是教材,磨的是技能!通过研课磨课,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我们也反思了收获与不足,有喜悦有惆怅,那就是部分教师研课前对教材内容还不太熟悉。为此,今天我们在何校长的带领下,对教研方针稍作改变。</p><p class="ql-block"> 上午,首先组织全组教师集体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接着对照教参自学,在课本上重点批注,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由主讲教师带着大家共同学习讨论:教法学法、重点难点、导学单、板书设计、堂清训练,五步十环具体步骤操作,解答心中的疑惑。最后对课后作业、单元训练、语文练习册,有争议的地方共同制定出答案。</p><p class="ql-block"> 当大家对《绝句》一诗中“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船″到底是驶向东吴的船?还是由东吴驶来的船?大家争论不休,各有解读,最后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观看国家教育云平台链接,听了大屏幕上专家们的讲解,心中的疑团顿时化解开来。原来是要根据诗的意境去体会比较,本诗写景远近交错、动静结合,因此取″船是驶向万里之遥的东吴"意思似乎更贴合诗的意境。原来古诗字里行间所传递的情感、意境、哲思等文化艺术之美,才是我们为之追寻,为之沉醉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下午的微课展示精彩纷呈,姚娜以儿童化的语言评价鼓励学生,信手拈来的简笔画勾勒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美景,真正做到心中有爱,眼中有光。邹云筱在教《雷雨》一课时,引导学生大量积累描写雨的词语、诗句,为写作文打好坚实的基础。马杰在快乐的游戏中,教同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如何辨别方向,教育学生要养成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史莉借助多媒体课件,以播放视频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把遥远抽象的太空与我们拉近距离,理解课文变得更加浅显易懂,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太空生活趣事多》,从而激发求知欲望,立志爱科学、学科学,长大后探索宇宙奥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数学</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二年级的13位数学老师在张敏老师的带领下对于磨课内容反复研讨,从导入,问题生成,自主学习,课堂评价,板书设计,习题设计,以及过渡语都细细推敲,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并认真的进行批注。</p><p class="ql-block"> 下午郝娜老师《除法竖式计算》,目标明确,语言简练,结合具体的操作,让学生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会正确书写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字所在的正确位置。王晓静老师《除法试商》,利用上节课已有的计算除法的经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试商的方法。《解决问题》一课,先引导学生理解“至少”是什么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只有剩下5条船,能坐下22人吗?”,通过问题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最后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微课展示,同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了补充发言。针对微课点评,提出了自己的参考意见。</p> 2月11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语文</span></p><p class="ql-block"> 上午8:30,全组教师不畏严寒准时到岗,开始磨课。今天我们对第七单元进行研磨。本单元以″改变"为主题,《大象的耳朵》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做人要相信自己、保持自我、不要盲从的道理。《青蛙卖泥塘》通过青蛙用勤劳的双手改变泥塘环境的事。《小毛虫》因为不断努力,耐心等待,最终变成美丽的蝴蝶。说课人熊会玲、马占英、王娅三位老师对照教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单设计、教学过程、堂清训练、板书设计,逐条解读。其他老师认真聆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用心批注。评课时各自发表意见,以“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为发言中心各抒己见。各种教法一“亮相”,找出本轮磨课中的教学亮点,认真分析,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师讲课的信心和热情,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也有些同事抱着“找刺”的心理,满腔热忱地帮助同仁指出毛病,良药苦口利于"行″,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以促使讲课人开拓思路、引发智慧、促进反思、改进教学方法。</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位老师吸取大家意见,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进行微课展示。把别人的方法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呈现出一节节精品课堂,大家为之点赞。在这样不断磨练中,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p><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在研课、磨课中收获快乐,在课堂中提升自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数学</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第四天,我们满怀着期待与热情又进入了研磨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喻波老师借助图片为大家展示了《找规律》一课,利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彩旗、请吃水果、喝茶等情境,流露出老师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根底上,适宜选择教学素材。在导学单中所设计的题目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操作,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规律。</p><p class="ql-block"> 李建英老师以游戏导入,激发兴趣,通过导单和堂清训练的设计,不仅让学生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趣味与便捷,感悟数学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全组人员的相互商讨,出谋划策,才定稿出了心目中的优质课!</p> 2月12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语文</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教研的主要任务是在办公室内修改、整理教案,并制作相应的课件,组合到一起,形成最后的定稿,上交学校迎接验收。经过艰苦反复修正教案的过程,我们在磨课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改造。智慧的火花在每个人的头脑中交织碰撞。胜利的曙光在望,老师们再次仔细检查有无错字、病句,文字符号是否排列正确,唯恐留下一丝遗憾。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优化了教学过程,有效的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简为易。因此,在制作课件时,大家更为用心、谨慎,电脑操作不够熟练的请家人朋友帮忙,大家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直到中午12:30还在办公室内加班。马杰、邹云筱、魏群华、姚娜协助史莉不辞劳苦整理汇集成册,争取做到精益求精,更好的服务于教学。</p><p class="ql-block">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本期的教案、课件已全部修改完毕!可谓累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数学</span></p><p class="ql-block"> 经过年前年后9天的磨课,老师们克服重重困难,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张敏老师精心指导下,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终于磨出了正果。</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13位老师在电脑前,针对我们的教案和课件进行修改订正,老师们字斟句琢,精雕细刻,深钻电脑技术,恶补编辑能力,把教案修改完毕后,郝娜组长中午一直忙到1:30,又把所有人的教案编排合在一起,辛酸只有经历的人自知,为如此认真负责的组长点赞👍 可谓人受磨练武艺高!</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几天的研磨课,大家充分展现出了集体的智慧,也展现出了每个人独特的教学思路,相信在接下来教学实践中,我们二年级数学组在这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会更上一层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总结</span></p><p class="ql-block"> 研磨课活动虽已结束,但是带给我们的思考却很深远。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通过本次研磨课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磨课能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成果,对新纲要的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剖析更深刻,也使得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都得以提升!</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精益求精中备课、上课,多遍研究,反复打磨,取长补短,不断学习。从课例打磨中,折射出我们二年级是一个精诚团结、互帮互助、奋发向上的优秀团队。“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在教学研究的路上,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