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谋面的邂逅

砚子李三

<p class="ql-block"><b>有幸受到邀请,参加2022年安徽卫视春晚写春联录制活动。</b></p><p class="ql-block"><b>本届春晚写春联录制不是在电台演播大厅,而是在合肥市西郊民俗博物馆“刘园”。</b></p><p class="ql-block"><b>江南牌坊、明清飞檐、小桥回廊、粉墙黛瓦,池塘残荷斜阳、岸边梅技凌空。刘园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从江南散落民间的民居整体搬来的,被旅游部门评为4A景区。春暖花开时节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休闲度假、观光游览。</b></p><p class="ql-block"><b>应安徽卫视邀请参加安徽卫视春晚写春联录制活动的大都是国家级省级的著名书画家,有前安徽省书协主席张学群,有著名的老书法家王家琰、谢道佑、耿立军、王涛,合肥市市书协主席陈智,以及石海松、王金泉、杨兴玲、李三(李斌)、童孝镛、倪进祥等近二十名书画名家。</b></p><p class="ql-block"><b>春联词是安徽卫视在全国范围征集活动,通过层层筛选选出获奖的春联,由书法家现场书写,给春晚进行中抽奖方式,赠送给中奖的幸运观众。</b></p> <p class="ql-block"><b>下午,电视台工作人正在为录制前的准备,提前来的艺术家们就在旁边厢房休息,我有幸见到仰慕已久的老书法家王家琰老先生,是我四十六年前上中学时认识他的书法却没见面的崇拜者,也是书法启蒙的老师。</b></p><p class="ql-block"><b>见面的时候,我和他提到四十六年前他曾居住在淮河路上老市政协办公楼又称八角楼大院传达室旁的一间平房里,他很惊讶,也很意外,因为这个时候是没有人能提到他四十六年前居住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一九七六年,十六岁的我,是个热血稚嫩的青春,在追赶文革耽误的学习进度,也积极要求进步。当时已是初三,担任学校(原淮河路第一小学,现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红卫兵大队部劳动委员,与分管教务老师一起分管二十多个班级卫生和黑板报、出通知任务。那个时代学校出通知没有打印,更没有喷绘,每次接到学校需要写通知(用毛笔),这个任务就交给我了。写好了,就贴在学校传达室通知栏上,那时我的字用现在眼看,叫惨不忍睹。</b></p><p class="ql-block"><b>这天又接到学校领导布置写通知的任务,我利用中午在家写好,等晾干后,圈成筒提前上学去。上学前,要到淮河路与阜阳路交口偏西市政协办公楼,去取继父给我订的报纸。当时的市政协办公楼是青砖红瓦两层的7字形八角楼,习贯称八角楼。后来才知道,这里是刚恢复的市政协办公楼,大部分老同志都是刚从“牛棚”出来的老干部,我的继父也是其中之一。也有统一或改造过来的资本家和原国民党战犯。</b></p><p class="ql-block"><b>继父看到我写的《通知》,赞不绝口,召呼在场的叔叔们来欣赏,大家都啧啧称赞,估计也有在旁边附和的,因为这些人都是有文化的。记得当时有位统战部长范维叔叔,还有经常见面的童叔叔。其中一位叔叔说:进院门传达室旁有一位写字的,叫王什么。</b></p><p class="ql-block"><b>旁边的一位叔叔补充:叫王家琰,从寿县来。</b></p><p class="ql-block"><b>继父说哪天把你介绍给他,跟他好好学写字。但大人们只是一说,时间长了,一忙就忘了,把这事也就搁置下来了。但在我的心里,烙出了深深的印记。</b></p><p class="ql-block"><b>要上学了,我背起书包,拿上卷好的《通知》下楼,来到传达室旁边的那间小平房,门锁着,窗户没有窗帘,能看到屋里。我蹑手蹑脚来到窗前,能清晰的看到房间里墙上贴满了刚写好书法作品,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叫书法,虽然那时期经常看到大字报,但这样的书法作品还是第一次。后来几次来政协八角楼,我都要透过窗户,欣赏王家琰老师的作品。之前习字临帖,只知道是写字,通过四十六年前的没有谋面而与王老师书法的邂逅,是给我对认识书法的启蒙。</b></p> <p class="ql-block"><b>王老师很高兴我提到四十六年前的往事,对于他来说,这四十六年的苍桑岁月,又有多少故事,只是我们知道的甚少甚少。王家琰老师在安徽书坛是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了,他不仅书法写的好,绘画也很了得。</b></p><p class="ql-block"><b>八十年代初,我们成立的《野草》文学社杂志刊头名字就是王老师写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