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文:佘银屏</p><p class="ql-block">朋友,您到过章渡中学吗?您知道章渡中学是在什么条件下建起来的吗?让我来告诉您吧。</p><p class="ql-block">章渡中学是座落在安徽泾县章渡古镇、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青弋江河畔,这条河是青弋江上游的一条支流,也叫章渡河。</p> <p class="ql-block">(俯瞰章渡中学全景)拍摄:盛金星</p> <p class="ql-block">(俯瞰章渡中学全景)</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前,章渡镇上并无中学,周边几个公社的小学毕业生都是通过严格的升学考试,才能进入茂林中学或县城一中学习,招生指标很少,因此,想进入中学继续受教育的人也很少,屈指可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的中期),在国家政府号召要把文化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芜湖市十中的一批老教师响应号召来到章渡镇上办中学。当时校长是鲁克华、政治主任:谢育兴、语文老师:张皎月(女)、数学老师:余厚源、英语老师:吳开厚、化学老师:黄宝群、(化学、物理合为一科,称工业基础课),农业基础课老师:徐岳玲(女)、美术老师:黄宗秀、总务主任:陈克金,这一批老教师都是芜湖十中于1969年底下迁来的第一批老教师,是章渡中学的奠基人。后来,第二年相继又分配来了一些大专院校毕业的教师,有王宏业、王伟家、董祖谦、黄中明、顾德宝、沈月英、肖芝莲、舒翠华等老师。</p> <p class="ql-block">芜湖十中的教师来章渡时,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公社安排的住址是老公社办公的遗址,八间平房,有的还是俩人合住一间。校址是距章渡街有六七华里之远的肖村,一个废弃的旧庵堂,当地人称它为肖村高塬庵。老师不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都风雨无阻地去上课。因教学设施和教师都不够,当时只招了“初一”1个班,是从1965年到69年五届小学毕业生选出的,共有七十多人,学习基础不一样,参次不齐,给教学也带来很大的难度。</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教学条件,生活条件都很差,肖村庵堂是在周围都是庄稼(大小麦、黄豆、芝麻等),无人居住的野外,里面有几间简陋的房间改成的教室(文化大革命前曾是章渡中心小学校址),有一较大的厅叫大礼堂,厅的两侧各有一花壇,各种一棵柏树和桂花树,据说这两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青苔斑斑。还有一栋二层小搂,楼下是砖木结构,楼上是木板建筑。楼上就作了当时的教室,整个房子,早就无人居住,显得十分荒凉。无水无电,不能住人。老教师们每天都要走三四里的路才能赶到学校上课,走得是高低不平的泥泞小道,遇到雨雪天,可想之艰难。</p> <p class="ql-block">(根据佘银屏小学时画的高塬庵写生稿画)</p> <p class="ql-block">(根据佘银屏小学时画的高塬庵写生稿画)</p> <p class="ql-block">我是初一第二学期来校的插班生。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始,使我们中断了原来的学业。在这之前,我在茂林中学初一读了一个学期,第二学期没读完就遇上文化大革命停学闹革命,我当时年龄小没参加,也辍学在家了。1970年家门口办起了中学,我看到年龄相仿的隔壁邻居、同街好友都去上学了,于是我也动了心,因我从小喜欢读书,因此,我又到章渡中学初一班继续学习。我来到学校后,看到当时的教室是在二层小楼的楼上,只有一个班,桌子板凳还是芜湖十中带来的,一块黑板靠在墙壁,一个讲台桌,设施简陋,学生挤得满满的。但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班上学风很浓。十中的老教师个个都认真负责,敬职敬业,尤其是俩老教师:余厚源和黄宝群,教我们的数学和工业基础(化学),他们孜孜不倦地上好每一节课,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学术渊博,滔滔不绝地讲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同学之间互相友好,互帮互助,你追我赶,刻苦学习的精神也感动了我。虽然在简陋的学习条件下,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学习、生活,但处处都充满正能量,教风好,学习好。在肖村庵堂学习了一年,第二年升初二了,因庵堂出现了白蚂蚁,成了危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公社就准备把肖村祠堂划给学校。肖村祠堂是在瑶庄村,离章渡街有五里之遥,也是年久失修的老建筑,不能住人,而且缺水缺电,听到这个消息后,鲁克华校长为师生着想,非常着急,多次征求学生和当地群众的意见,到公社去反映情况,建议既然校址要迁,就应该长远考虑,为章渡中学能长久发展,为章渡镇的小孩以后上学方便,也为了在街道附近有水有电,学校便于开展学工学农的教育,应该把学校建在离街近但又不占用农田的街头空旷处。当时公社有些领导不同意,是鲁克华校长顶住压力,不辞辛苦,带领几个骨干学生,一次次地到公社去建议请求,找分管教育的主任,找宣传部的主任,找公社领导。记得有一次,鲁克华校长带了班上几个骨干学生为代表,到公社参加讨论会,参加学生有肖保子、王智华、汪前进、卜屏杰、肖爱梅等,我也在其中,宣传部的主任曹金和主持。后来又通过协商和不懈的努力,公社同意了把原来作为学校的肖村庵堂拆掉重建,校址选在街道东头靠河边的一块属于章渡蔬菜队的沙丘地上,因沙子多,平时也不种什么菜。校址定后,就着手来建新学校了。记得那是1971年的春天,我们上初二了,在庵堂作为我们教室的那栋小楼先未动,因新校区未建之前我们仍然要上课。学校决定先把大厅、办公室、围墙等拆掉,请了工人来拆,拆下来的砖、瓦、木头等,我们学生利用周六、周日来搬,从庵堂搬到街上新校址,一天跑四趟,上下午各两趟,从家里带两个篮子挑砖,椽子用肩扛,还有的学生借来板车运砖,就像蚂蚁搬骨头,很辛苦,但干劲都很大,干得热火朝天。记得当时还分成两个组,体强的在搬运组,以男生为主,体弱的在敲砖组,主要是女生,任务是把拆下来的旧砖,用刀把砖上残存的石灰泥土敲掉,好让工人砌墙用。平时还要上课,就这样边学习边参加建校劳动,从初二的第一学期到暑假结束,经过半年时间,新校址上就矗立了几排平房,有三个大教室,因当时每个年级只招一个班,还有办公室、实验室。在初二的第二学期,我们就在新校区上课了,我们坐在自己参与建设的新教室里,个个都喜气洋洋,老师们也高兴,生活方便了,教学的劲头更大了。到了初三,学校的规模也大了,从初一到初三,全校已有二百多个学生,原十中下迁的教师不够了,一直教我们数学的余厚源老师因年龄大调回芜湖了。县文教局调了当地的王宏业老师教我们数学兼政治,还是我们初三的班主任。从下放知青中又选拔了老三届的高中生张午阳担任我们初三的物理教师。</p> <p class="ql-block">(图片由汪前进同学提供)</p> <p class="ql-block">到了1972年的春天,我们初三面临着毕业,毕业后有一部份同学要下到农村接受再教育,有一部份同学可以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上高中继续学习,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很兴奋,都想多读一点书。但是,高中在哪里上?那时各个公社都自己办了初中,高中还未跟上,学校的高中部建在哪里?不可能每个公社都办高中,设施跟不上,师资也跟不上,只能几个公社联合办一所高中。我们附近有中村、云岭、北贡、连章渡共四个公社,是在哪个公社办高中呢?当时,我们的章渡公社是镇,有水有电有街道,交通方便,生活方便,另外三个公社都不具备这些有利条件,于是,我们的鲁克华校长又出面到公社、到县文教局去争取,最后决定在章渡中学办高中了。我们章渡中学沸腾了,整条街都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公社并决定把处在瑶庄的肖村祠堂拆掉划给章渡中学建高中部用。于是在初三那一年,我们肩上的扁担刚放下,在教室还没坐稳,又开始了更加艰苦的建校劳动。当时学校工人和我们学生商量,准备把这座年久失修也是不能住人的旧祠堂拆掉,搬到街上新校区扩建高中部。这座祠堂可不比庵堂,就它大厅的八根柱子,据说是当年肖村前辈在朝庭做官时,从云南运来的三人才能抱得住的上等木材建的,还有迴廊式的二楼,祠堂高大,石墩、石板、门板都不计其数。拆大厅八根大柱的那一幕,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在二楼上,我们的班长王智华,团委书记肖保子,还有班干,还有其他体格健壮的男同学,有二三十个同学,在楼上用了几根特粗特长的绳子把柱子捆住,由统一指挥喊“一、二、三、放!”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把柱子放倒了,放了一根又一根,八根柱子全放倒了,四周的木板拆了,屋椽子拆了,墙拆了,瓦拆了,同学们又进行了艰苦的搬运劳动。这时,初二的同学也参加了,我们初三和初二合在一起组织了宣传组,记得当时我和初二的潘少平、初三的佘凌云(他是我弟弟,从小爱好美术),…为宣传组成员,我和潘少平组织选稿、审稿,佘凌云负责美术排版插图,两个班的各小组选两名通讯员写稿,及时表扬建校劳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份子、好人好事。在工地上有广播室、播音员;有大黑板、宣传栏,不停地报道。这次建校劳动更艰巨更辛苦,因为路途远,五里多路,木材多、砖瓦多,又是狭窄的农村羊肠小路,连板车都难以通过,我们同学就连扛带抬,有的俩人抬一块,力气大的就一人扛一根,以蚂蚁啃骨头的形式把旧木料、旧砖瓦一点一点搬到学校。我们当时的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学校领导亲自上阵指挥,班主任组织陪同,与学生打成一片,同劳动同休息。当时我们初三的班主任是王宏业老师,他为这次建校劳动付出了很多。</p><p class="ql-block">在我们初三的那年寒假,即毕业前夕,高中部的教室、宿舍、食堂……都建好了,在四个公社招来首届高中生,于1973年的春天如期开学了,章渡中学成了完全中学。通过两次艰苦的建校劳动,不仅使章渡公社有了一所完全中学,还使章渡公社有了首届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能学习、能劳动,能文能武能吃苦。在这三年中,虽然劳动耽搁了不少正常的上课时间,但是没有影响学习,我们的班主任王宏业老师把本街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各小组选出小组长,每晚在小组长家中做作业,复习功课、预习功课,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我家就有一个小组,老师晚上到各小组去检查、指导、解疑。</p> <p class="ql-block">(为建校我们学生在河滩上捡大鹅卵石)</p> <p class="ql-block">在这三年期间,我们组织了一次次的学工、学农活动。记得1970年10月份,我们自带被褥步行到五十里之外的陈村水库去参观,体验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国家的精神,既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1971年的春天,班上组织我们去建设大队拔棉花草,忙假时给章渡大队割野草积绿肥等,开展了一系列学农活动,让我们在校期间就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1971年的十月份,学校还派卜屏杰、赵仕奇、肖冬保、我四个同学,到泾县一中参观生物化肥“920”,并学习用菌种制造生物化肥“5406”,把这种化肥拌上土,化成营养泥撒到地里,不仅能促使农作物生长,还能保护土壤,是绿色环保的有机肥。</p> <p class="ql-block">(学校组织拉练参观活动之一)</p> <p class="ql-block">(学校组织拉练参观活动之二)</p> <p class="ql-block">(学校组织拉练参观活动之三)</p> <p class="ql-block">在这三年期间,我们班组织了文艺宣传队、乒乓球队、还有男子篮球队、女子篮球队,记得在革命样板戏中,有唱李玉和、唱杨子荣的王智华、唱郭建光的佘凌云、唱李奶奶的文书琴、唱李铁梅的盛宁平、跳洗衣舞演解放军班长的汪前进等。记得赵玉玲,张玉萍等同学她们篮球、乒乓球都打得好,多次与外校进行友谊比赛。</p> <p class="ql-block">(图片由汪前进同学提供)</p> <p class="ql-block">(图片由汪前进同学提供)</p> <p class="ql-block">(国庆演出后学生演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书写大幅宣传标语)</p><p class="ql-block">在这三年期间,学校还组织我们紧跟国家形势,参加一系列政治宣传活动。记得在1971年的春天,教美术的黄宗秀教师带领一批学生在镇的东头公社所在地的外墙上,用红油漆写下了“学大寨,赶大寨,誓把章渡变大寨”,每个字有方桌那么大,百米之外都能见到。</p><p class="ql-block">1972年的冬天,我们全班敲锣打鼓以文艺宣传队的形式到农村:肖村、汪村、河沿、坝埂等地宣传毛主席最新指示等。记得我们还曾经在街道办过学习毛主席著作辅导班。学校派我们担任辅导员,把街道的家庭妇女和居民组织起来学习毛主席著作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既提高了居民们的思想觉悟,也锻炼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学校蓝球队合影)</p> <p class="ql-block">(学校男子蓝球队合影)</p> <p class="ql-block">(为庆祝建党50周年,举办了中村、云岭、章渡中学师生蓝球友谊赛)</p> <p class="ql-block">(部分师生合影之一)</p> <p class="ql-block">(部分师生合影之二)</p> <p class="ql-block">这三年中,我们是按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受教育的一届学生。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招生中,就有我们班的汤良杰、董双庆同学考上重点大学,还有考上中专学校的王志、卜屏杰等同学;后来又一批同学考上银行和其它部门,有的当了教授,当了行长、主任,还有当了局长、当县长等,这些同学走向工作岗位后,都成了单位骨干。</p><p class="ql-block">我是章渡中学的首届初、高中毕业生,毕业以后,也深造了两年。我感谢我家乡的母校一一章渡中学,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教育了我,培养了我。我走向工作岗位后,离开了家乡,因工作、家庭、小孩的羁绊,很少有时间回家乡了,也不熟悉母校的发展了。后来听说母校的建设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内已有漂亮的教学楼,绿树成荫,奇花异草,像一个大花园…。</p><p class="ql-block">今年春上我抽时间回去了一次,回到母校,惊讶不己,变化太大了。学校附近的河上还架起一座雄伟的大桥,把南北即河对面的安吳和我们章渡连起来了,使河两岸的来往再不因渡船而发愁了,真是“天堑变通途”。我去了桥上,站在桥上望着母校,朝阳下的母校被镀上了一层金辉,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我们遇上好时代,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祖国繁荣昌盛,中华民族崛起,我们的章渡中学,明天也会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首届初中毕业生合影 19721201)</p> <p class="ql-block">(当年建起来的学校全景写生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老同学,我退休以后一直在外地给女儿帮忙。年纪大了,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怀念我的学生时光。于是我拿起久已放下的笨拙之笔,全凭头脑中残存的记忆,断断续续地写了这些片断记忆。因时隔久远,有些时间,有些事情,有些同学,可能都有出入。另外,还有农村很多优秀同学,因不知道他们具体参加了哪些活动而未写进去,敬请您们谅解。谢谢您们的支持鼓励!</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图文原创,旨在宣传家乡,如有不妥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