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粮道街的“汪家大户”(1)

彩彩

<p class="ql-block">  武昌粮道街的汪家,是我母亲的娘家。相传汪家原籍江西某汪家村,在母亲的高祖母那一代,因自然灾害的破坏,寡居的高祖母带着儿子和侄儿逃难离开江西去到安徽境内,有说是安徽歙县。在安徽,儿子汪正林进入餐饮行业学徒,并学有所成,后自己开起了餐馆,靠着苦心经营有了一些积累,侄儿汪正(某)学的是中医,也已能独立行医。然而太平日子过了不久,因为战乱<span style="font-size: 18px;">高祖母再次决定带领儿子和侄儿以及家眷们迁徙至湖北武昌古城内,并从此定居于武汉。这里说的</span>“战乱”指的是始于1853年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据此推算迁徙大约发生于1854—1855年间。汪氏先祖留下的家谱也随之带到了武昌,侄儿汪正某的后代汪必正舅介绍说:“至民国初年由我祖父汪有钧负责续写汪氏家谱(修续家谱之后,我父親汪开俊于1917年出生,以此推算续写家谱时间)。我一九六二年读小学时在家中书箱見过<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汪氏家谱,</span>为宣纸线装本,尺寸约320X210X35mm,另外还有折叠式的小册子,家爷辈人手一本。只可惜在一九<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六六年文革中家谱被红卫兵当成四旧给燒了,记录汪氏家族历史渊源的唯一宝贵资料毁于一旦。”</span></p><p class="ql-block"> 听了这段故事,我不禁脑洞大开了一把:因自然灾害遭遇大的变故,高祖母敢于独自带领儿子侄儿去外省谋生,到底是何等样的女子,有如此的胆识和气魄!我猜想她定非普通农家所生养,识字、会算账、见过世面,知道像武汉这样的城市及城市生活——极大可能是商家的女儿,哈哈,我的思绪是不是有点天马行空了😏😜</p> <p class="ql-block">本家堂舅汪必恩在讲述家族历史</p> <p class="ql-block">  高祖母的儿子汪正林入行厨师,侄儿行医,兄弟俩随高祖母迁徙来武昌后,在各自擅长的行当中谋发展,都有所建树,于是各立门户,汪正林一家落户于粮道街兴隆巷,侄儿一家落户于附近的候补街,这些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从高祖母算起,汪家到我母亲这里已是第五代了,随着长辈们的离世,很多历史故事也渐渐失传,现在我们能讲述的,只能是东拼西凑不太完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的母亲是汪正林的后代,汪正林育有六男一女,六个儿是汪有(天)、汪有真、汪有才、汪有葵、汪有(某)、汪有森,其中二、三、四、幺爷的名字可考,大爷的名字为推演,五爷的名字未知。这里主要讲述汪正林及其后代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高祖母治家恪守严苛的中国传统,传人至第五代一直保持大家庭格局——子孙们不分家,男丁取名都必须严格按照字辈,但允许取小名,女儿取名则不作要求,这样一来各房在取小名上就放开手脚各显神通了,男孩的排行也是根据出生先后按大家庭的顺序排列,高祖母可能无法预料这种排序一直持续下去,一来人数众多,二来大名加小名,会让后代懵圈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三爷(汪有才)的孙子汪必宝舅说:“</span>听我母亲多次讲过这件事:有字辈兄弟几个在祖宗牌位前发过誓:今生今世兄弟永不分家。”几位爷说到做到,在他们那一辈大家庭一直未分家,大家和睦相处,共谋发展。</p><p class="ql-block"> 子孙们娶妻生子开枝散叶,汪家人丁兴旺,汪家很快就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家庭,大家同住一幢二层小楼——粮道街兴隆巷八号,同吃一口大锅饭。各房媳妇负责轮流做饭,这种状况持续到我外祖母这一代,老妈多次讲起我外祖母个子小,做大锅饭连灶台都够不着,不得不脚踩板凳操作,其艰辛自不必说。汪家人口多消费必然多,而且信誉极好,在粮道街一带比较闻名,特别是那些开铺子的,给汪家送了一个雅号“汪家大户”😊</p><p class="ql-block"> 母亲曾几次跟我描述过兴隆巷八号的布局:一进大门是一个小天井,走过天井便是前堂,前堂的左右摆放着太师椅,正对面靠后沿是隔扇,这里是家人商议事情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可同时摆放四张八仙桌。隔扇后面是一个大天井,再后面是后堂,我的小姨汪秋英描述说:“后堂屋正中间有一个八仙桌,上面摆着去世了的大爷爷,二爷爷的牌位。顶上面是去世了的高祖汪正林和爷爷辈的遗像,汪正林的遗像在正中。方桌上摆着香蜡,供品。靠方桌右边有一尊财神爷佛象,每天早晨敲钟敬香。”后堂的上面是二层小楼,楼梯在右边。第二个天井的右边有一个蛮大的金鱼池,中间有假山,小船,非常精美……</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二爷汪有真(1875— 1924)的后代。汪有真深得其父汪正林厨艺传承,与大爷一起开餐馆做生意。六个爷中,除了大爷和二爷开餐馆外,三爷做挑水生意,就是挑长江的水卖,四爷开剃头铺,而幺爷爷汪有森是大家庭的当家人,大家在外挣了钱都会如数交给当家人,由他统筹全家的收入支出,其实幺爷爷有点像管家的角色,负责家里的日常,比如每天早上要叫人给堂屋的先人牌位上香等等。</p><p class="ql-block"> 大爷和二爷开的馆子牌名“小有天”,因大爷的后代失去联系了,所以大爷的名字推论就叫“有天”。馆子曾因生意兴隆还开过多家分馆,类似现今的“连锁店”,在武汉——主要是武昌一时名声大噪。这也引起了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注意,总督聘请二爷汪有真到府里做厨师,因二爷手艺好,做人更是没得说,深得总督喜爱,被惯于“二轿厨师”的名号——每当出行时,第一抬大轿是总督的,第二抬轿便是二爷的,张总督比较抬爱二爷,有外出活动或看戏时,常把他带在身边,有点像随从的意思,曾数次赏过金条及金元宝,促使汪家发展起来。</p><p class="ql-block"> 有了余钱之后,家族便在粮道街一带购置房产商铺,包括整个青龙巷至横街头,还有三道街西头一带。<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片产业主要是在清朝末年由汪正林和几位有字辈的爷一起添置的,其中大爷和二爷出了大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大家庭格局在日本入侵武汉后发生了改变,兴隆巷八号位于胭脂山脚下,过去家里人常常上山拾柴火,日本人觉得胭脂山是一个制高点吧,把它用作了军事要地加以驻防,有一次我的外公上山拾柴,被日本人抓住,虽然后来放回来了,但一家人提心吊胆吓得不轻,于是决定以小家庭为单位各自逃难,母亲一家逃到了汉口租界,三爷爷一家逃到了汉阳,幺爷爷一家逃去了荆门,虽然后来大家又陆陆续续回到老八号,但各家过各家的日子,再也没有像过去那样一大家子绑在一起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日本投降,继而解放战争的胜利,大家庭随着外面的世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有人因各种原因陆陆续续搬离了老八号,老八号在五、六十年代进行过重建,房屋布局与过去大不相同,居住于此的人也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将整栋楼卖掉,便只剩下汪必忠、汪必德、汪必信等几家居住在兴隆巷了。但这里始终是汪家人心目中最留念的地方,只要有机会就会回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2012年我退休后专职照护老妈,便有大量机会听她讲述老八号的故事,对那些成年旧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2015年曾探访过兴隆巷八号,当然,这里早已不是汪家所有,是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社区卫生院。</p><p class="ql-block"> 而住在候补街的汪正(某)的后代,保留下了老房子,为一处老式院落,如今仍然有其后人汪必武舅居住于此。</p><p class="ql-block"> 汪必正舅介绍说:我的曾祖父行医,医术高明,史上曾有城外一豪门病情危重,命在旦夕,四处求医无效,找到曾祖门下,曾祖父精心把脉开方,药到病除。豪门欲重金酬谢,被曾祖谢绝,未曾想来年拜年时在年货中藏金银珠宝。曾祖德高望重,此类事件时有发生,名声大噪,在武昌和汉口都开有医馆,我的二祖父继承了他的医术,解放前在汉口行医,解放后武汉医学院想聘请他教导医学被他婉拒(同济医科大),二祖父还曾在武昌教洋人学过汉语。他的小儿子汪开宏子承父业,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同济),曾任长航医院院长。</p><p class="ql-block"> 据舅舅们回忆,住得不远的两家人过去来往十分亲密,特别说到他们小时候喜欢互相串门,年龄相近的人还成为了同班同学,好朋友,是不是很有意思呀</p> <p class="ql-block">1973年,汪必海从外地部队调回武汉任职时,大家在兴隆巷聚会,在老房子门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2015年拍下的兴隆巷入口</p> <p class="ql-block">兴隆巷八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