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学习的本质》是一位法国教授安德烈·焦尔当写的一本关于学习的理论书。读起来颇为晦涩,书中描述的法国教育的弊端放在时下的中国来看,一样具有现实意义。外国书籍似乎都喜欢在引言中说明读者对象——“教师、培训者,自己学习教育科学、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大学生”。加上11页的“阅读指南”,真是个贴心的传统。焦尔在这里阐述“学习是什么”时,开篇就批评了了“专家”们的“长篇大论”和“呆板言语”,似乎要借此替读者出气,从而拉近跟读者的距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本书一共有三大部分,分为16小章,接下来我会就其中的一二部分中的两点内容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读完《学习的本质》,回想自己上学的16年。竟然不知道什么是学习,更不知道如何学习。“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每一个跨入学校大门的孩子都被这么叮嘱过。所以,从进入学校大门开始,我们就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努力学习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听从老师的教诲。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告诉我他曾经在小学质疑老师的权威,我一定认为他疯了。即便我上学时是“好学生”,听话,成绩也不错,我仍然害怕老师,在老师面前会紧张,即便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也一样。我只记得父母和老师都说要好好学习,可是我的父母和我遇到的每一位老师,他们没有人告诉过我什么才是学习。所以,我毕业之后仍然不会学习,只是在最近一年中才通过自学,慢慢悟出来一点体会,对学习找到一点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有一个TED演讲叫《学校扼杀创造力》。里面提到培养人才有三个原则:多样化、充满活力和个性化。但是学校教育是不喜欢个性化的,只喜欢标准答案。</span></p> <p class="ql-block">雪化了变成了什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有一个孩子这么回答的:变成了春天!多么富有想象力的答案啊,可他的老师给了零分,这不正是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吗?我开始反思,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到底是在做面子工程还是真的在挽救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作为教育者,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但是我们的孩子却并不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这两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孩子门一生那么长,学习的路那么远,如果在小学这个初级阶段就丧失了对学习的乐趣,那岂不是很痛苦?总听到老师们说,教是为了不教,怎么才能不教呢?我能从这本书中得到的启示就是学习欲望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很喜欢这本书中关于学习欲望的几句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一项活动必须有好几种特征,它必须根据情况,将学生的需求、兴趣和愿望考虑在内。我认为可以简单的归纳成如下的小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冒犯与关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鼓励学生拥有、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这些想法出发对学生提出质疑,这类似于喜剧上的一种“冒犯”艺术;尽力让学生感受到关联,让学生意识到“这有什么用”,部编本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每个单元围绕特定的单元要素,教学计划与教学实践立足于此,学生的知识网络才得以建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渴求与发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学生在接触一项知识之前要感到一种“空虚”、一种“匮乏”,才能有填满它的需求,即教学要落在学生不会的地方、想知道的地方,可以是“这两字总是弄混,该怎么区分呢?”的知识性疑问,也可以是“这么大这么美的校园,该怎么描写呢?”的写法性疑问,这样才能有“不能错过”的学习渴求,有“不容错过”的学习决心。进入发问阶段的学习状态,更有益于知识的传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表达与对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思考、提问,既吸收新知识,也与以往的经验进行碰撞,既建构也要对质。在课堂一开始就创造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课堂情境是不够的,就像新闻链接中那些为了引人注意而编造的华而不实的标题一样,读者会感觉“上当”了,所以教学中要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引出问题而不是立刻给出答案,让学生在表达中与他人的观点对质,与自己的以往经验对质,产生自我超越之感,才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动机应该是可持续的,越是加强,学习的愿望才能越强烈并持续存在。恰到好处地打动学生是一门“艺术”,经常采用“折中方案”才能获得理想的平衡,我们思考着,寻求着……希望我真的能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