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2月12日,在沭东实验学校举行了小学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研究暨六年级教材培训会。 <p class="ql-block"> 按照县教体局统一要求,莒县威海路小学共10名教师线下参与了本次会议,其余老师早早的来到了学校,等待线上学习。</p> 本次会议由县教研室张海花校长主持,会议包括单元整体解读、课时备课、课堂展演、评课议课、教研室工作安排等环节。 在上午场中,县一小、县二小、县三小、县四小、县五小、县六小、青岛路小学的教研团队,先后分享了他们关于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材通研成果。 以单元评价样题为引领,设计每节课的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习题类型为基础题、变式题、拓展题。在“双减”背景下,精心设计习题,向智慧要质量,不搞题海战术。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见解,深度的解析,实用的方法,思维的碰撞,丰富的题型,让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收获满满,感慨不虚此行。 下午场由示范课、评课和总结构成。第一节示范课是上午场教材通研成果的应用展示。第二节示范课,是由现场教师客串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课堂学习的过程。 通过课堂体验,教师们感受深刻,更加明确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张海花校长用“联、类、变、简”这几个字来总结本次活动。“联”勾通知识要素的关联,“类”归类重组,“变”在变中发现不变,“简”知识串联用思维导图形式简洁。<br> 最后张校长对下步工作提出了要求:<br> 一、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按照骨干引领、个人研究、同伴互助的流程开展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应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特别从目标拟定、重难点突破、主要环境设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方面展开讨论,把专业引领、个人思考和同伴互助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提高备课的实效性。<br>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学生思维的有效度,学生情感的内化度,学生语言的鲜活度。<br> 三、优化作业设计。把课前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这三种作业进行同整式设计。同时做好对习题的增、删、改工作,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br> 四、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建议学校业务领导沉下心来钻研教学业务,抓实校本教研活动,抓细教学常规管理,用规范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次会议为推动莒县小学数学教研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引导教师学习新理念,践行单元结构化教学,提供了实践样本、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相信在本次活动的启发下,老师们会立足课堂教学,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自己,促使小学数学的教育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