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有“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之称,在山西,有官宅看王家,民宅看乔家之说。</p> <p class="ql-block"> 王家第十四世王谦受和王谦和兄弟,因资助清廷平定三藩叛乱,供应军需粮草有功,而受到康熙帝的褒扬和赏赐官职。后来,年逾古稀的王谦受还参加了康熙皇帝在乾清宫举行的千叟宴,得到了一柄御赐的龙头拐杖。下面是王谦受、王谦和与王家始祖王实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主要有两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一、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总面积25000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而建, 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p><p class="ql-block"> 二、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p> <p class="ql-block"> 司马院位于红门堡二甲西巷,是王氏十六世孙王寅德的宅院。该院落特点为一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p> <p class="ql-block"> 凝瑞居是王家大院主人用来社交的空间。凝瑞居大厅内陈列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为刊印本,但对研究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域的历史变迁是一份宝贵的科学资料。</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王氏家训立下的“规矩”让三千族人和睦相处,长幼有序,经商居官,各行其是,合族而居二百余年,成就了八代鼎盛的晋商名门望族之誉。</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在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的共同参与下,将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将儒、道、佛思想与传统民俗文化凝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德聲轩宅院里影壁墙上的四逸图。</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建筑装饰,是清代“纤细繁密”的集大成者,结构附件装饰均绚丽精致、雍容典雅。如穿廊上的斗拱、额枋、雀替等处的木刻,柱础石、墙基石等石刻装饰以及各院落内的楹联匾额,形式多样,做工极佳,体现了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民居 “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特点。</p> <p class="ql-block"> 常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榆次市西南东阳镇车辋村,距榆次17.5公里。车辋由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与四寨相距各半华里,形成一个车辐状,故名"车辋"。</p><p class="ql-block"> 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共占地一百余亩,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有谚曰:"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常氏宅院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p> <p class="ql-block"> 进入“敦艮吉”门,眼前就是保存完好的东西一条街(俗称“后街”)。花岗岩石板路的两旁是一排溜的高墙大院。</p> <p class="ql-block"> 上首第一幢建筑就是“常氏宗祠”。宗祠对面的照壁,上面刻的是常氏家训。</p> <p class="ql-block"> 常氏宗祠内陈列的家族谱系,向我们展示了常家的发家史,和治理家业、教育后代的优良传统。</p> <p class="ql-block"> 常氏车辋村的始祖常仲琳,原是太谷 县的一个苦孩子。明代弘治年间只身来到车辋,给人放牧羊群混口饭吃。由于他的勤奋刻苦,最终娶妻生子,在此地站住了脚跟。到了七世祖常进全时,开始经商,使常家逐步过上了小康生活。大清康 、乾年间八世祖常威,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发现,贩运茶叶远比原来经营布匹利润丰厚,于是果断改弦更张,率万已、万达二子以超人的胆识,开辟了一条从武夷山到俄罗斯恰克图,长达几千公里的“茶商 丝绸之路 ”,使常家迅速富裕起来,成为富甲天下的晋中望族。在发展经营的同时,常威并未忽略子孙的学业,注重对他们品德修养的培育,并留下了“学而优则贾”的遗训。以后的常氏传人恪守着这条祖训,不仅把家业越做越大,而且族中前后有146人考取了秀才、举人、进士功名,打破了封建社会中“富不过三代”的循环。</p> <p class="ql-block"> 这座威严、淳厚、古朴、典雅的过街四柱三门石牌坊,叫做奉旨承恩坊。牌坊是奉嘉庆皇帝御旨立起的,大家从上面可以看到,清政府曾一次便封了常氏九世万达、十世怀珻、怀玗、怀玠、怀佩等四人从二品到四品的官职。其实这次受封典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第十一世常秉儒。他的封职是从三品游击,比他的爷爷万达公、父亲怀玗公低一个级别,但是他还有加二级的嘉奖。这个牌坊是他为爷爷和父辈立的,所以未刻皇帝对自已的恩典。这么多的恩典,都来自于常秉儒对国家的一次捐赠,其捐赠数额有多大,大家尽可以自由想象;同时也能据此推测出当时常家富甲一方的经济实力了。</p> <p class="ql-block"> 常家庄园现存的建筑主要分布于后街以北,从东向西依次为节和堂、人和堂、慎和堂、雍和堂、谦和堂、养和堂、体和堂、广和堂、贵和堂。</p> <p class="ql-block"> 进入后院,金壁辉煌、宽敞阔绰的七开间二层的楼阁,显示出当年房主的不凡气概。按清代体制,只有王府才允许有七开间的建筑,而常氏家族尽管官宦如林,却达不到享有王府一级规制的档次。但常家素有儒学传家的底蕴,于理于情又绝不至于做出僭越、违制之举,所以就用低调的奢华,2间厢房来掩人耳目。</p><p class="ql-block"> 后楼上匾:士诵清芬:-----山西巡抚恩寿题给常赞春的匾。</p><p class="ql-block"> 后楼下匾:分惠士林:山西提督使锡暇题给常赞春的匾。</p><p class="ql-block"> 大意:先生的品德和学术,薰陶了山西的学子们,使得士林得益非浅。</p> <p class="ql-block"> 从布局上看,主体建筑以雄浑方正的北式庭院为主体,每个正院均分内外两进,外院南房倒座一律临街,东侧辟各式门楼。前院有东西厢房各五间,正北则又一处倒座南房,正中设垂花门。里院则呈长方形,庭院宽敞,约为外院一倍,上房与南房相对称,东西各有厢房十、九、八间不等。如上房、南房各达八间时,便按正五偏三的模式,隔出偏院,从不越“方正”之规、“等级”之矩,充分显示了名门望族的气势。但其附属建筑却又充分显示了南国园林建筑的“灵秀”,使“方正”中浸透了“绮丽”,常家大院的绮丽,</p> <p class="ql-block"> 相传孔夫子讲学论经于杏林之下,常氏先人为了激励后辈努力学习儒家文化、感悟儒家思想,在杏园的槐荫树下建筑了杏坛。长者们常常来此不懈地对晚辈们进行教诲,后来便有了“常威梦圣立大志”的故事。坛台下四周工艺精湛的四幅石质浮雕,分别是孔子“周游列国”、“论穆公霜”、“杏坛讲学”、“学琴师襄”的典故。</p> <p class="ql-block"> 常家的后花园,常氏家人休闲、游乐和陶冶情操的场所,将其冠名为“静园”, 是个在山西西部地区少见的富有江南韵味的园林。</p><p class="ql-block"> 静园建于乾隆、嘉庆年间,完成于光绪初年。在全部建园过程中,正值我国造园艺术水准的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园林均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小桥流水、假山亭榭、湖光树影、曲径轩廊应有尽有。 </p> <p class="ql-block"> 静园内最吸引眼球的是园中那座高达五层的“观稼阁”,造型别致。登上阁顶可将整个庄园尽收眼底,极目远眺可望到庄园外数千亩良田。据说当年常家主人,就是为了登高远望庄稼收成年景而建造,所以取名“观稼阁”。</p> <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距离市中心25公里,是一处蜚声中外的风景名胜区。晋祠历史悠久,创始于西周初年,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p> <p class="ql-block"> 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姬诵的同母弟弟;母亲王后邑姜,是齐国开国君主齐太公吕尚(即姜子牙)的女儿。 </p><p class="ql-block"> 西周时,年幼的成王姬诵即位,一日与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随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叶,剪成玉圭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天子无戏言,于是其弟长大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山西作了诸侯。《史记》称此为"剪桐封弟"。姬虞后来兴修水利,唐国人民安居乐业。后其子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人们缅怀姬虞的功绩,便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唐叔虞祠又叫晋王祠。</p><p class="ql-block"> 唐叔虞祠是一座独立的两进院落,高大宏伟,长60.85米,宽20.1米,占地面积1223.09平方米,建筑面积813.85平方米。祠门外台阶高耸,祠门悬挂贴金篆书“唐叔祠”匾。</p> <p class="ql-block"> 院中设过殿,单檐卷棚顶,面宽三间,进深三间。</p> <p class="ql-block"> 过殿内陈列一组元代乐伎塑像。</p> <p class="ql-block"> 现存唐叔虞祠大殿为元至元四年(1267)创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大殿单檐歇山顶,前部抱厦,正面望去,大有重檐殿宇之势。殿身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高12.4米。</p> <p class="ql-block"> 唐叔虞祠大殿神龛内塑有唐叔虞像,端坐正中,身穿蟒袍,手执玉圭,神采奕奕,相貌堂堂。其神龛前两柱上各盘绕泥塑蟠龙一条,活灵活现,张牙舞爪,形态生动,粗壮有力,气势凶猛,有腾云驾雾之势。在明清时期等级制度特别严格,只有皇宫里才能见到五爪龙,民间禁用,所以唐叔虞祠的这对龙为四爪金龙。神龛内左右各有一侍童,神台下文臣武将相对而立。</p> <p class="ql-block"> 617年7月,李渊在晋阳誓师起兵前,曾到唐叔虞祠祈求晋王保佑他反隋成功。起兵后仅用了126天就攻占了长安。第二年五月称帝,李渊没有忘记这段经历,就把国号叫做“唐”,从此开创了大唐帝国300年的基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唐碑亭,在唐叔虞祠庙门外东侧。唐碑亭又名“贞观宝翰亭”,原仅一间,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邑令周贾奉命,扩建为三间。此亭是为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二十年(646年)所撰并书的《晋祠之铭并序》一碑而建的。 </p> <p class="ql-block"> 《晋祠铭》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方座螭首。</p><p class="ql-block"> 贞观十九年十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在东征高丽的归途中来到太原。第二年初驾幸晋祠,<span style="font-size:18px;">亲自撰文并书丹。碑额碑文打破以往用篆文、隶书、楷书写碑文的常规,代之以行书,</span>留下了晋祠最为珍贵的文物,树立于贞观宝翰亭内的现存我国最早的一块行书碑《晋祠铭》。</p><p class="ql-block"> 《晋祠铭》一方面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的建国事迹以达到宣扬李唐王朝文治武功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答谢了叔虞神灵保佑李氏王朝“龙兴太原,实祷祠下,以一戎衣成帝业”的冥冥之功。它既是一篇代封禅之作,又是一篇对29年前李渊祷于祠下的还愿之作。</p> <p class="ql-block"> 唐太宗一生雅好翰墨,尤其酷爱王羲之的书法,《晋祠铭》碑额碑文完全以行书写成,其书法深得王体的神髓,随手挥洒,写来轻快,间有草书、行楷。字里行间,羲之的秀练之笔,较多于俊逸之笔。正如王羲之《兰亭序》中20个“之”字无一雷同一样,《晋祠铭》全篇40个“之”字也无一字雷同。</p><p class="ql-block"> 《晋祠铭》为唐太宗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李世民唯一传世的碑刻,也是一篇融其政治思想、文学书法艺术于一体的旷世之作。《晋祠铭》从碑成之日起人们就争相拓摹,被誉为仅次于《兰亭序》的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 晋祠圣母殿则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叔虞的母亲邑姜所建,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至1032年)。</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背依悬瓮山,前临鱼沼,左、右是善利泉和难老泉,坐西朝东,独居晋祠中轴线末端,冠于全祠。是现存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其形制、规格和构筑方法以,是我国宋代建筑中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大殿作重檐歇山顶,通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近似方形。四周围廊,前廊深两间,廊下异常宽阔,大殿付阶周匝的做法,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早的实例。殿堂梁架采用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形式,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惟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殿周柱子均向内倾,形成侧角,平柱至角柱逐渐升高,造成升起,致使屋檐曲线弧度显著,打破建筑轮廓僵直的格调,增强了建筑造型的艺术美和稳固力。殿顶覆盖黄绿色琉璃剪边,脊上饰各种动物走兽。廊下高悬的楹联匾额,古香四溢。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p> <p class="ql-block"> 圣母邑姜,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其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她曲膝盘坐在饰凤头的木靠椅上,凤冠蟒袍,霞帔珠璎,面目端庄,显示了统治者的尊贵和奢华。</p> <p class="ql-block"> 殿堂内宋代泥塑的圣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国现存宋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洒扫,或奏乐、歌舞,形态各异。人物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专注,衣纹流畅,匠心之巧,绝非一般,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晋祠三宝之一,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殿前廊柱上八条木雕蟠龙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孤例。这八条龙逶迤自如,盘曲有利,系北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原物,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立体木雕绕柱蟠龙。蟠龙柱形制曾见于隋、唐之石雕塔门和神龛之上,在我国古代建筑已知木构实物中,圣母殿前的这八条蟠龙,属先驱之作。</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是悬挂牌匾最多的一座宗祠。这些牌匾除了“显灵昭济圣母”是宋代的之外,大部分都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匾额,那就是在历史上晋祠在历代皇家中占有相当大的地位,时隔千年之久,仍然是一处宝藏之地。</p> <p class="ql-block"> 位于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是一座精致的古桥建筑。北宋时与圣母殿同建,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古人以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因沼中原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流量甚或大,游鱼甚多,所以取名鱼沼。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顾为鱼沼飞梁,我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参天古树“卧龙周柏”,老枝纵横,盘根错节,晋祠三宝之一。相传为西周时所植,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横卧如虬龙,斜倚在擎天柏上,披覆在圣母殿左侧。北宋欧阳修在庆历三年(1043年)来到晋祠题写诗句:“地灵草本得余润,郁郁古柏合苍烟”。</p> <p class="ql-block"> 献殿,晋祠的国宝建筑之一,在鱼沼飞梁之前,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八百多年只经过1594、1955年两次大维修,至今保护完好。献殿面宽三间,金深四椽,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屋顶平缓,单檐九脊式,梁架简洁,斗拱疏朗,前后檐明间敞门。殿身四周无壁,宽厚的槛墙上设栅栏围护,很象一座凉亭,但整体结构轻巧稳固。</p><p class="ql-block"> 献殿是祭祀圣母的殿堂,香案前供奉、陈设牺牲和钱物供品,每逢重大庙会,尤其农历七月初二,这里便是举行隆重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殿内四隅各有石碑一通,一个是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献殿碑记,另三通是明代洪武以及景泰、成化三帝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御制诰文祝辞,始建于北魏。</p> <p class="ql-block">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难老泉有“晋阳第一泉”之称,晋祠三宝之一。泉水自悬瓮山下的岩层中涌出,潜流十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溏中,看似白练飞舞,听如鸣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泉水温度恒为18℃,冬温而夏凉,碧玉般清澈,不分旱涝,奔涌不息。</p><p class="ql-block"> 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 </p> <p class="ql-block"> 在晋祠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供奉的是晋祠水神。</p> <p class="ql-block"> 金人台,俗称古莲花台,长8.5米、宽8.5米、高0.93米,面积72.2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台为方形,四面围砖低栏,东西辟台,中央设琉璃阁一座,高4米,明代烧制。台四角立有宋铸铁人三尊,民国铸铁人一尊,俗称“铁太尉”,用以镇水护祠。四尊铁人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已失),威武雄健,表现了古代武士的英武气魄。因铁为五金之属,所以称之为金人台。 </p> <p class="ql-block"> 金人台西,有牌坊一座,是中轴游览线通向圣母殿的必经之路,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p><p class="ql-block"> “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相传对越坊是明万历年间太原县举人高应元出资修建。</p> <p class="ql-block"> 晋祠水镜台是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戏台分前后两部,从建筑形制来看,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前台立十二根明柱支撑卷棚式屋顶,周围加各种装饰,制作工艺精细。前后台之间设上下场门,中以木板隔开,上悬“水镜台”横匾。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六十公分高的石望柱,嵌入石勾栏,将前后台围一周,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 晋祠每年要举行数十次祭祀活动,其中的十三个祭日要唱戏,除了祭关帝时在那边的钧大乐台演出,其余都在水镜台上进行。据说台下埋着许多大水缸,每两个扣在一起,形成4个“大音箱”,这是古代一种增强音响效果的方法。因为有了这大瓮音箱,观众不论站在庙里何处,都能听到台上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水镜台造型雄奇,雕刻精巧,集楼、台、殿、阁为一体,禧太后初建颐和园时,曾派人照搬了晋祠戏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代补建的前台卷棚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晋祠人杨二酉所题,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p> <p class="ql-block"> 水镜台后台台身四角立柱,有两面围廊与前台连成一体。上部所悬匾额“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有趣的是,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各题名匾,一前一后,一文一武,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p> <p class="ql-block"> 晋祠难老泉亭西南侧,有一座幽静的院落,这就是明代重臣王琼的别墅“晋溪园”,他去世后又改为今天的“晋溪书院”。 晋溪园始建于嘉靖五年(1526年),是王琼的长子王朝立专为父亲所建。整个园子依山傍水,选址清幽,晋水鸿雁南河顺园的西墙南流,过鸳鸯口,分出鸳鸯中河,中河又沿园的南墙根东流,折向南去,陆堡河则顺晋祠祠垣南墙和晋溪园的北墙东流,整个园子三面环水,园门朝东,对面是一片十余亩荷花塘。</p> <p class="ql-block"> 真趣亭,建于民国初年,位于难老泉东北的石塘北岸,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面积25.7平方米。亭平面呈长方形四壁敞空。登临亭中,凭栏观赏,尽可体味晋祠幽雅别致的意趣。亭下石券门洞,名日“洗耳洞”,有石磴可至难老泉。</p> <p class="ql-block"> 这塔位于晋祠奉圣寺北的浮屠院中,为楼阁式高塔,高38米,八角七级,每级四门。创建于隋,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塔的名字是乾隆帝所赐,传重建此塔时,发现有许多舍利子,莫非是“佛门有灵,生生不竭”?于是叫做“舍利生生塔”。</p> <p class="ql-block"> 晋祠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p><p class="ql-block"> 1500年前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其中于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保存至今的有盛唐时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100余座,特别是主体建筑圣母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实例。保存在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为当时社会上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人物的造像,也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罕见精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