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0年,农历的庚子年。在我的印象中,庚子年是一个名声很不好的年份,更有“灾年”之说,想想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1960年的自然灾害,看如今的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我虽然并不相信某些巧合的事情会让我碰上,但小心一点也并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这样我就处处小心翼翼地过着每一天,看看已经到了12月份,庆幸一年快要安全过去了。可是俗话说得好,该来的还是要来的,想躲也躲不掉。</p> <p class="ql-block"> 12月5日,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早晨心情也不错,轻轻松松去上班。坐在座位上因为有一点歪,左手很随意地撑了一下,就听到“吧嗒”一声响,也不疼,也不痒,也就没注意。可过后总觉得左手老是碰到东西,看着平平的物体左手摸上去像是鼓了一个包。仔细看看左手,才发现无名指的第一节指尖在关节处弯曲,想伸直却不听使唤。扶直了觉得很软,一放手又垂了下来,完全不能自主伸直,不动它就一直弯垂着。</p> <p class="ql-block"> 我感觉到不对头,可能是筋断了,就决定去医院看看。因为涉及到骨关节,就到中医院去看,听说中医院的骨科挺好的。来到中医院,人不多,挂了号,医生在住院部诊疗室接诊。医生看了一下说可能是肌腱断了,先去拍张X光片。到了影像室,医生叫我把左手放在一台X光机平台上摆两个姿势,拍了两张片子,一张是手指背面,另一张是侧一个角度,突出显示无名指的屈曲状况。过了近一个小时报告出来了,结论是:“左手诸掌、指骨未见明确骨折征象,左手第四指远节关节对应关系欠佳,左手诸掌指、指间关节对应关系良好。”</p><p class="ql-block"> 病房医生看了说这就是手指伸肌腱断裂,没有附带的骨折等问题。可以做肌腱吻合手术,但这个位置肌腱很细,吻合手术成功的难度大些,而且以后很可能再次断裂。如果不做手术就只能维持现在的状况,一直弯曲。不过影响也不是很大,因为五个手指当中无名指使用率是最低的。</p> <p class="ql-block"> 既然医生也没有把握,我还是回家考虑考虑吧。我从网上得知,现在手指肌腱断裂的情况还不少,并且新流行一个名词,形象地称之为“锤指”,其中多数是发生在无名指。</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手指上有两条肌腱,一条在指背面,叫伸肌腱,另一条在里侧称为屈肌腱。顾名思义,伸肌腱就是负责手指伸直功能的。在网上还能查到许多卖“指套”的,用来固定、矫直“锤指”。关于是否应该手术治疗,网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还是一个成功率的问题。还有人说把“锤指”固定在伸直状态,几个月后断裂肌腱会自动长合起来,据说有70%的自愈率,但都没有可信的实例。</p><p class="ql-block"> 我试着把手指用东西夹起来矫直,但是因为不能绑的太紧,否则手指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而松了,手指就有活动的余地,并且每天各种事情都要用手,还要清洗,很难保证无名指远关节不弯曲。而一弯曲就等于前功尽弃,如此反复的弯折,新伤口变成老疤痕,肌腱自吻合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这样下去就意味着一辈子带着“锤指”。</p> <p class="ql-block"> 思来想去还是到医院去找一个可信的说法。到哪个医院去呢?在本市,人民医院的声誉很好,另一方面要从一个与中医院不同的视角来看一看“锤指”的观点。于是我就去了人民医院骨科。人民医院有两个骨科,一个是脊柱骨科,另一个是关节骨科。我想指肌腱离手指关节比较近,而离脊柱很远,所以就去看了关节骨科。</p> <p class="ql-block"> 我给医生看了X光片子,并说了我的一些问题。医生说目前手指肌腱断裂的治疗方法主要还是手术缝合,人民医院也做过很多类似手术。如果肌腱断裂在中间,吻合术就很好做;如果肌腱断裂在“止点”(就是肌腱与骨头连接点)处手术就很可能困难许多;如果“止点”脱落就需要打钉子,把止点重新固定住。但这些手术确实不能打包票,而且肌腱吻合处比较脆弱,以后还有断裂的可能。至于自然愈合可能性很小,因为肌腱断裂后会收缩,形成一个缺口,难以吻合。</p><p class="ql-block"> 听医生说的比较实际,有道理,也做过许多此类手术的业绩,于是我就决定在人民医院尽快做吻合手术。</p> <p class="ql-block"> 由于疫情防控,当天做了核酸检测,第二天住进了关节骨科,病房在住院部的十三楼,顶层。住院之后不用说要做一系列的检查、化验,又拍了一次X光片,说可以看出肌腱断裂的情况。我的手指肌腱断裂处靠近止点,因此缝合有一定难度,愈合性也不好,容易在缝线处再次断裂,不过还是可以做的。</p><p class="ql-block"> 要做手术自然还要做些检查,其中如心电图、血常规多少还与手术有点连系,可是说进手术室必须要看胸部CT扫描片我有点不可理解,这张简单的CT片能对手指肌腱吻合有参考价值吗?确实CT片拍好后也没有医生要看。</p> <p class="ql-block"> 手术前,医生按惯例履行告知程序,告诉我手术的基本方案,要做全身麻醉,手指肌腱部位切开一个“Z”形刀口进行肌腱吻合,然后要打一根“克氏针”,这是骨科固定骨折块常用的一种内固定材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不锈钢钉子。因为我的肌腱断裂处比较近根部,缝合的接口很脆弱,容易再次拉断,所以要在手指尖骨头上钻一个孔,打一根钉子,用来固定指关节。我问医生这样一个不大的手术为什么要做全身麻醉呢?医生说这是惯例。</p> <p class="ql-block"> 终于上了手术台,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心电监护仪开着,过一会儿医生觉得没有必要就撤了。手臂从上到下消毒三遍,准备做全身麻醉。这时主刀医生来了,说不需要全身麻醉,做局部麻醉就可以了。于是在我无名指的根部注射了麻醉剂,很快手指就没有感觉了。通过医生和护士对话我知道医生在我手指尖上钻了一个洞,一直钻到骨头里,再钉进一根针。然后开始正式的手术,从指甲盖的左侧切开皮肤,划一条直线到指关节处,刀口转90度横过指背到右侧,再转而向下切开约一厘米的刀口。接着就是肌腱缝合,然后皮肤缝合、包扎、完成。总共约半个小时,挺快的,医生说手术还算是成功的。</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两天换一次药,换药时我看见了“克氏针”,指尖上露出一根针,像中号的缝衣针,头上折了一个弯。“Z”的刀口缝了七八针。手指僵直,一点不能弯曲,包扎时不需要扎得很紧,只有一点轻微的疼痛感,两天后就不疼了。手术两周后拆线,出院,继续到医院换药。</p><p class="ql-block"> 原计划手术后三周拔克氏针,为了让肌腱愈合的好一些,医生决定延长一周。拔针是在门诊换药室做的,另交手术费50元。拔针的过程似乎有点暴力,没有固定,没有麻药,一把老虎钳的棱角已经不太分明了。试拔了两下没拔出来,于是再用力转了几下,终于拔出来了。一根一寸多长的针,带着血迹扔进废料筒。交代说三天不能沾水,然后简单包扎了一下就离开了医院。</p> <p class="ql-block"> 回家两天后,我就沾着热水擦一擦手掌、手背,擦掉了厚厚一层皮。再过两天,拆掉了手指包扎纱布,仔细的清洗,真正是脱了一层皮,细了很多,皮也皱了,关节僵直,几乎不能弯曲,也不敢弯曲。整个无名指像面条一样软,摆动幅度大一点就会牵扯到肌腱部位很疼,我曾怀疑是不是没接上。</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现象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无名指的皮肤变得非常敏感,在其他手指摸上去很光滑的地方,无名指也能感觉到细小的斑痕,是手术让我的这根手指获得了新生?</p> <p class="ql-block"> 又过了半年,手指的功能在慢慢的恢复,无名指的指尖关节能弯曲一点,但不敢弯的过大,怕再把肌腱拉断,平常这个手指不用力,保持伸直状态。因为一直没弯过,所以无法确定手术缝合的好坏,有一点是肯定的,指尖的关节已经僵化了,短期也有可能是长期不能“或者说不敢”恢复到原来的灵活性。总的来说,手术让我的手指伸直了,不至于影响生活和美观。</p> <p class="ql-block"> 可是,还有一件事挺烦心的,手术完成已经七八个月了,刀口处还是碰着疼,似乎没长好。有一天,在刀口皮肤下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小段黑色弯曲的线,像一条小虫子。过两天因为肿胀又看不见了。又过了几天,一个黑点钻破皮肤露出来了,再过几天两头都露出来了,我由此确认这是遗漏的一小截手术缝合线。此后,线头周围的皮肤逐渐变硬,像是结了一个茧子,把线头包围起来,并不断的往外推,两个点缩到了一起,可能过几天就会脱落了。</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很难想象医生会把手术器械留在病人体内,现在想想这与我们的工作一样,偶尔的疏忽也是难免的。从这次的“锤指”之伤使我切实体验到人体再生的能力,也看到了人体排斥异物的特异功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