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厢的话匣子

时光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26日作为向建党百年献礼的第二届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博览会在宁夏中卫的宁钢集团时代光耀老火车广场开幕,24日我跟随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协会秘书长赵向红一行人员奔赴中卫参加活动。由于中卫没有通高铁,我们只能乘T21次旅客列车,一趟绿皮火车。</p> <p class="ql-block">  看见绿皮火车,总有一种穿越感。虽然现在的绿皮火车内部设置、速度、舒适度都是经过改造与时俱进的,但坐上绿皮车眼前总是浮现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场景:哐当哐当的车轮声、木板的座椅、列车员送水拎的大铝壶、还有车厢通道门口上方的话匣子。</p> <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话匣子。</p> <p class="ql-block">  话匣子是过去对收音机和有线广播的俗称,对于老人们并不陌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并不是家家拥有,只有集体(工厂、学校、机关、医院、农村大队、车站、火车车厢等处)才设置,听广播的人基本上是成群的。等到七十年代中以后,话匣子才走进了千家万户,八十年代在农村普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听广播是关注国家实事和娱乐的重要途径。当时的话匣子都是木质结构,但正面刻的字和图案具有时代特点。比如人民公社好、为人民服务、忠字、五角星、路徽等等</p> <p class="ql-block">  铁路话匣子是老绿皮火车上挂在每一节车厢过道上方的广播设置,外观是一个上宽下窄的木质盒,正面刻有路徽,路徽下方镶嵌一个长条金属片刻着生产厂家及型号,话匣子底面外露一节电线与车厢的广播线路连接。在那个经济和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话匣子是旅客在列车旅途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旅客通过话匣子收听广播员播报到站的时间、地点,在那个手表都是奢侈品的年代,话匣子它不仅是旅途中行走的时刻表,更是旅客乘坐火车时娱乐和接收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那个时候火车时速只有五、六十公里,漫漫旅途打发时间除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旅客聊天,就是听话匣子广播。列车上的广播员会提前准备好自制的播音项目,把当时群众喜欢的评书、相声、戏曲、歌曲等不间断的播放。遇到车厢里的好人好事或者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播音员会立刻通过话匣子宣传到每节车厢。播放幽默的相声时车厢里笑声一片,讲到精彩的评书车厢里鸦雀无声,听着当时流行的歌曲还会有人打节拍跟着轻声学唱。坐在一起的旅客会把自己带的家乡特产分享给周围旅客,男人们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喝点小酒打打扑克,女人们织着毛衣唠着家常,互相照看着孩子。那时旅途再长不觉寂寞。 </p> <p class="ql-block">我收藏的这张照片是1958年11月,刘少奇乘火车由天津去济南视察,途中与乘客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最后边的一个旅客回头看“话匣子”,似乎在细听广播些什么</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曾是铁路客运主力的墨绿色老式绿皮车被淘汰,时代的发展、技术力量的提高,导致客车类型大升级、多样化,绿皮车就如旧彩电、老电脑一样,成为列车史上的一个类型,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绿皮车。随着中国客车空调化和中国铁路大提速的快速发展,铁路部门都加快了客车车辆的更新、升级,绿皮车逐渐发展成为构造速度更高、设施更先进的空调客车。而在新型的绿皮车上再也看不见了话匣子,播音传导由列车通信系统网络控制,没有特出、应急的情况下,车厢广播只听到介绍担当乘坐的车次和单位、到站名、安全注意事项。旅途人们只顾观看自己的手机,几乎没有交流。相对于过去,车厢舒适安静,但只有经历过那种纯真年代的人才能感受到我们失去了点什么……</p> <p class="ql-block"> 2002年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有幸收藏到了一个老绿皮火车的话匣子 。</span>其实我真的怀念那个时代,怀念一家人围着话匣子听广播的时代,怀念车厢里话匣子里播音员激情的广播,怀念提着茶壶给旅客倒水的乘务员,怀念只是一个旅途就变成熟悉的老友和亲密家人的老绿皮车厢,只是这些场景只有在老电影(特快列车、十二次列车等)里看到了。它已经成为历史的痕迹,再也见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高铁见证着中国速度,那么绿皮车承载着一种情怀与思念,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的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