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再读经典,回味无穷

黎雪丽

<p class="ql-block">文|栗筱芊</p><p class="ql-block">图|网络来源</p> <p class="ql-block">一本120多页的书,你会用多少时间读完?</p><p class="ql-block">如果按正常速度阅读的话,我想应该用不了90分钟。</p><p class="ql-block">而我这次再刷这本《老人与海》,却利用了5个早起的清晨,共计200多分钟,以默读方式读完全书。</p><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文学作品的难读在于它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对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塑造,还有就是对深层次意义的剖析。</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不认同文学作品被简单地理解为小说,文学作品更具有无比深刻的蕴味。</p><p class="ql-block">一部文学作品,我也从不敢轻易下笔去妄加评论,怕自己粗鄙的文笔,描写的不够深刻,也害怕自己浅显的理解,有失偏颇。</p><p class="ql-block">这次破例为这本《老人与海》写写感悟,仅此表达我个人阅读后的简单想法,是发自内心的有感而发,切不敢多加评论。</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感慨人在一定的年龄面前无能为力时,古巴的老渔夫圣地亚哥正在和一群鲨鱼做殊死搏斗。</p><p class="ql-block">他是一名渔夫,很老的渔夫,他的脖子和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只有那双眼睛散发出蓝色的光。</p><p class="ql-block">也是这样一双眼睛,让他看到了所有的希望。</p><p class="ql-block">你无法想象一名渔夫在海上连续84天一无所获的失望,就连唯一的捕鱼小伙伴——那个小男孩,也因为家人被迫放弃而离开了他。</p><p class="ql-block">而他是认输的老人吗?是失败的老人吗?</p><p class="ql-block">不,至少船边停留的残余鱼骨头,为他做了证明。</p> <p class="ql-block">曾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看到过这句话:</p><p class="ql-block">“人只要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就不会被打败。”</p><p class="ql-block">用在渔夫圣地亚哥身上,再合适不过了。</p><p class="ql-block">老渔夫圣地亚哥与海边的其他渔夫扳手腕,几天几夜,对手换了好几个,而他却坚持到最后一刻。</p><p class="ql-block">一个人骨子里有一股韧劲,就不会轻易说放弃。</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读《老人与海》时,读到他被这条巨大的马林鱼弄到精疲力尽,弄到左手抽筋,又在战胜了这条马林鱼后,与一群鲨鱼殊死搏斗,最终只拖回大鱼的骨刺,就想:搏斗的意义何在?</p><p class="ql-block">人要放弃一件事,往往只需要一刻钟,而坚持却需要与内心一次次地挣扎,然后让双手不断地抓得更牢固。</p><p class="ql-block">二次再品《老人与海》,感慨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让人热泪盈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一个人他可以不相信命运,但他绝不会屈服于生命仅有的限度。</p><p class="ql-block">就如老人所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p><p class="ql-block">在渔夫圣地亚哥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不向命运低头的强者,他有着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p> <p class="ql-block">《老人与海》这本书是海明威的经典之作,全书7万字,两年内就加印约20次。</p><p class="ql-block">作者海明威说:“为了让整本书没有一句废话,我有时站着写,有时饿着肚子写。”</p><p class="ql-block">最终,也让这部作品成为了经典佳作。</p><p class="ql-block">从渔夫圣地亚哥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海明威的影子。</p><p class="ql-block">海明威是美国历史上最耀眼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学生时代就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18岁就成为知名记者。</p><p class="ql-block">然而,他的一生也是不幸的,一生中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在前线被炮弹炸伤几乎丧命。</p><p class="ql-block">其独有的人生经历,也因此成为了海明威的创作源泉。</p><p class="ql-block">正是这样一位不屈服命运的老渔夫硬汉形象,让这部《老人与海》成为巅峰之作,被全球公认为不朽的名著。</p><p class="ql-block">一部优秀作品的成名,它并非是偶然的,而是经历过无数次创作与反复修改之后,完美呈现出的最璀璨耀眼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拜读,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故事的表面,那些潜在的、更深邃的寓意和暗示,才是带给我们无限心灵震撼的。</p><p class="ql-block">作家莫言说:“阅读一类在于娱乐,另一类在于功利,一名作家,拜读文学作品,其目的在于读万卷书,才能下笔如有神。”</p><p class="ql-block">也许,我们永远无法企及作家的境界,但是那些传世之作,却是值得反复品读、令人回味无穷的。</p><p class="ql-block">《老人与海》,就是这样的一本书。</p>